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灵玉

作品数:10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用药
  • 6篇合理用药
  • 4篇药物
  • 4篇肿瘤
  • 3篇药品
  • 3篇药品不良反应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2篇点评
  • 2篇点评分析
  • 2篇循环管理
  • 2篇医嘱
  • 2篇医嘱点评
  • 2篇用药分析
  • 2篇肿瘤药
  • 2篇门急诊
  • 2篇抗肿瘤
  • 2篇抗肿瘤药

机构

  • 10篇贵阳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韦灵玉
  • 8篇邱晓春
  • 4篇王作荣
  • 2篇张琼
  • 1篇冯苏
  • 1篇李家丽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2篇2016年中...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健康之路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DCA循环管理在我院2011-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监测管理办法,提高医疗单位ADR报告和监测管理质量。方法:运用PDCA循环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分析我院2011-2015年ADR监测情况,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促进我院安全、合理用药。结...
韦灵玉邱晓春周彦来王作荣
关键词:PDCA循环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文献传递
我院2015.06-2016.05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为门急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药师处方点评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综合院区开业一周年(2015.06-2016.05)所有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和总结。结果:2015.06-2016.05我院综合院区门急诊总处...
韦灵玉邱晓春周彦来王作荣
关键词: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文献传递
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医疗单位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监测管理办法,提高ADR报告和监测管理质量,促进医院安全、合理用药。方法:运用PDCA循环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分析贵州省肿瘤医院2011-2015年ADR监测情况,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促进我院安全、合理用药。结果:我院5年上报ADR数量为1363例,其中运用PDCA管理方法前(2011年)有效例数仅为47例,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2012-2015年ADR有效例数分别为171、286、417、442例,报告总例数逐年升高;2011-2015年严重的ADR报告例数分别为0(占0.00%)、58(占33.92%)、142(占49.65%)、118(占28.30%)、172(占38.91%)例;有效报表的比例从2011年的82.46%上升到2015年100.00%;对比实施管理前我院ADR报告的品种和数量明显增多,以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为主,占57.45%;2011-2015年抗肿瘤药物引发的严重ADR累及系统以红细胞异常为主,占68.67%。结论:运用PDCA循环和质量管理工具,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序渐进,能有效提高ADR监测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减低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韦灵玉邱晓春周彦来王作荣
关键词:PDCA循环药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
2014—2017年贵州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三阶梯止痛药应用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贵州省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三阶梯止痛药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4—2017年我院7个肿瘤内科三阶梯止痛药的品种、规格、使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和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的比值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7年,我院肿瘤内科使用的三阶梯止痛药主要有18个品种,其销售金额逐年平稳增长,第三阶梯止痛药的销售金额最高;第二、三阶梯止痛药的使用量和累积DDDs较高,DDDs排序居前5位的药品依次为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盐酸曲马多缓释胶囊、硫酸/盐酸吗啡缓释片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和盐酸曲马多缓释胶囊的DDC<12元、B/A>1,芬太尼透皮贴剂和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DDC>110元,B/A<1,盐酸吗啡片、盐酸/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注射液及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等的B/A接近于1。结论:我院肿瘤内科三阶梯止痛药的使用为口服优先,按阶梯给药,并遵循整体、合理、规范和经济原则,基本符合癌痛三阶梯止痛用药的原则,临床医师优化阶梯给药的意识不断增强,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韦灵玉谢丹邱晓春
关键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肿瘤内科
1例耐碳氢酶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HAP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大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2:1)联合米诺环素对耐碳氢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导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例耐碳氢酶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使用大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2:1)联合米诺环素的临床疗效进...
韦灵玉张琼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鲍曼不动杆菌
文献传递
我院907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至2016年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907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从患者的基本情况、发生时间、涉及药品、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治疗及结局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7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中,男女比例为1.01:1;发生ADR的患者多数(74.42%)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ADR多数(82.58%)发生在给药后0~7 d以内;ADR报告涉及抗肿瘤药8大类,其中顺铂居首位;抗肿瘤药物以合并使用为主(90.86%),合并用药前3位为注射用顺铂、多西他赛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发生ADR比例最高(74.54%);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以血液系统、胃肠系统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在患者转归方面,好转和痊愈共占87.10%。结论临床应用抗肿瘤药时,应加强监护以减少ADR的发生,及时正确地处理以降低其危害,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韦灵玉邱晓春周彦来王作荣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合理用药骨髓抑制
408例肿瘤患者不合理肠外营养制剂医嘱点评分析
目的 为规范我院肿瘤患者肠外营养医嘱开具,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合理获得肠外营养支持。方法 通过HIS 系统回顾性分析2018 年11 月出院并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肿瘤放化疗或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医嘱,依次从营...
韦灵玉谢丹
关键词:肿瘤患者肠外营养医嘱点评
我院2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为加强药品安全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度上报国家ADR监测网并通过中心审核的286例ADR报告,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药品剂型、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占51.05%);静脉滴注给药是引起严重ADR的主要途径(占77.85%);引起ADR的药品以抗肿瘤及辅助药为主(占66.08%);严重的ADR表现以红细胞异常最为常见(占34.51%);引起严重红细胞异常的前10位药品均为抗肿瘤药,报告最多的是顺铂、多西他赛、环磷酰胺等。结论:临床应加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ADR的认知度,尤其是应重视对抗肿瘤药ADR的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邱晓春韦灵玉韩昊颀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抗肿瘤药合理用药
我院2015.06-2016.05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为门急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药师处方点评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综合院区开业一周年(2015.06-2016.05)所有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和总结。结果:2015.06-2016.05我院综合院区门急诊总处方量为32878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为2480张,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7.54%,符合国家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关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的要求。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28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比为11.53%。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适宜,占54.34%,用药缺乏皮试结果,占20.58%;诊断书写不全,占8.68%。不合理抗菌处方患者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44.67%。不合理抗菌处方科室主要为急诊科,占46.50%。结论:我院综合院区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但是同时存在系列突出问题。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使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同时处方点评工作仍需提升和完善,以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李家丽韦灵玉邱晓春
关键词: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我院2012-2014年抗菌药物医嘱点评分析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2-2014年所有出院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17个临床科室各5份出院患者病历进行医嘱点评,2012、2013、2014年各抽取病历1 005、1 020、1 020份,共计3 045份。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归纳。结果:2012-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9.90%、36.27%、32.84%,抗菌药物医嘱合理率分别为40.90%、68.11%、82.67%。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药时机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适应证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超说明书用药等。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事前干预"和医院行政部门的"行政干预",我院病区抗菌药物的使用趋于合理,但仍需加强意识与管理,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邱晓春韦灵玉张琼冯苏
关键词:抗菌药物医嘱点评合理用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