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羽
-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清前期德国传教士穆天尺四川活动述略被引量:2
- 2009年
- 德籍传教士穆天尺是罗马教廷传信部派往中国的早期遣使会传教士之一。他在华传教四十余年,曾任四川宗座代牧主教27年之久(1715-1742)。期间与来自巴黎外方传教会的马青山主教对四川教域权的归属周旋颇久。穆天尺同时致力于在川传教,重视培养中国籍神职人员,并制定和颁布规范神职人员与宗教生活的训令。虽然自穆天尺之后,四川成为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势力范围,但是他的种种努力,为四川在禁教时期仍然成为天主教传播的良壤奠定了基础。
- 韦羽
- 关键词:清前期传教
- 广州宗教生态思考——以新世纪以来广州宗教活动场所变迁为视角被引量:1
- 2014年
- 宗教活动场所的合理布局与否,更多的是需要一套能够有效缓解变迁压力的运作体系,需要在宗教事务管理的机制上进行创新,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解放思想和转换观念,把握时机切实推进宗教事务的法治化,这样对宗教本身和宗教事务部门来说才能获得双赢的局面。
- 韦羽
- 关键词:宗教生态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事务管理
- 深化理论研究 推动实践发展 “宗教中国化与广东的实践”座谈会综述被引量:1
- 2018年
- 2017年12月23日,由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和广东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承办的"宗教中国化与广东的实践"座谈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广东省内外专家学者、省宗教团体负责人20余人汇聚一堂,围绕"宗教中国化与广东的实践"主题,就广东各宗教坚持中国化的实践做法、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进行深入座谈。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黄强主持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研究员,宁夏宗教局副局长胡绍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一虹研究员,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和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广东省政府特聘参事胡浩民,广东省委党校张志湘教授,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副院长何方耀教授,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吴青副教授,以及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省道教协会会长赖保荣道长、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陈彦华、省天主教爱国会主席黄炳章主教、省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主席梁明、广州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郭云等14位同志在会上发言。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指出,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宗教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内涵,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宗教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强调要全面分析、准确把握广东各宗教中国化现状,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各宗教中国化的努力方向和重点任务。一是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对全面提升广东宗教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解决广东各宗教领域突出问题的迫�
- 韦羽吴宁
- 关键词:宗教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18世纪四川天主教徒群体身份认识
- 2014年
- 对十八世纪法国传教士在四川采取的下层传教路线策略的论述,以及对当时天主教徒群体身份的识别与分析,对教徒皈依方式和原因的讨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有别于明末清初天主教在中国宫廷传行的图景,也从个案上论证了清代中叶以后天主教在华本土化的表征取向。
- 韦羽
- 关键词:天主教身份
- 清前期四川教域权之争被引量:1
- 2009年
- 清代前期四川宗座代牧区发生的教域权之争,是四川教会史上值得关注的事件。教域权最后由巴黎外方传教会名正言顺获得,由此奠定了该会在四川长达百年的传教事业的基础。这场教域权之争的过程和结果,反映出当时中国传教形势的变化和天主教会对中国传教地盘的争夺。
- 韦羽
- 关键词:清前期
- 清中前期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四川传教活动研究(1696-1815)
- 韦羽
- 关键词:巴黎外方传教会天主教传教活动
- 罗光生命哲学的美学思想探微
- 2016年
- 美学作为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罗光先生在建构生命哲学的开始,就对之有重要的思考与阐述,他对生命哲学体系的建构与展开过程,同时也是他对'美'的论述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故此,罗光生命哲学思想的论述为我们了解其美学思想提供了切入的路径,反之,我们亦能检视到其美学思想又是如何契合其生命哲学的。本文拟从罗光对美的意义、美感、美的欣赏等三个方面的阐释进入,并结合对其生命哲学之形上学'存有''生命''创生力'的认识与理解,来考察其生命哲学的美学之发展向度,进而在此基础上认识罗光本人是如何在生命中践行其美学思想,并体悟他所认为的生命哲学的美学之超越所在——美是得享'幸福的观照'。
- 韦羽
- 关键词:生命哲学美学践行
- 清中前期巴黎外方传教会与中国礼仪问题——以丧葬为中心
- 2009年
- 巴黎外方传教会对中国礼仪的态度比较鲜明地体现在对丧葬的问题上。该传教会坚定的执行和实践罗马教廷关于禁止中国礼仪的敕令,不仅是天主教排他性的表现,更是为了适应当时恶劣的传教环境。
- 韦羽
- 关键词:巴黎外方传教会丧葬
- 嘉庆时期的教案与天主教的传播
- 嘉庆时期承袭了乾隆朝对待天主教的态度,但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其中教案频发即是其中之一。这一时期天主教在华传教形势有所变化。传教士并没有被彻底驱逐。传教士在北京仍有较大活动自由。由于嘉庆皇帝对天主教认识的转变以及白莲教起义...
- 韦羽
- 关键词:嘉庆时期天主教禁教教案
- 文献传递
- 清宫画家法国传教士王致诚(Jean-DenisAttiret)新探
- 2009年
- 从清康熙朝后期起,宫廷里开始出现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传教士画家,他们成为这一时期西洋艺术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法国传教士王致诚(JeanDenisAttiret)即是其中一人。近年来新挖掘的史料有助于全面了解这位有着双重身份的传教士。而对王致诚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认识传教士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 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