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钊

作品数:145 被引量:463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5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卒中
  • 27篇急性
  • 25篇缺血
  • 24篇梗死
  • 23篇脑梗
  • 23篇脑梗死
  • 21篇细胞
  • 21篇脑卒中
  • 16篇脑脊髓
  • 16篇脑脊髓炎
  • 16篇脊髓炎
  • 16篇出血
  • 13篇左旋咪唑
  • 13篇急性期
  • 11篇咪唑克生
  • 10篇预后
  • 10篇脑出血
  • 9篇动脉
  • 9篇灶性
  • 9篇重症肌无力

机构

  • 134篇温州医学院附...
  • 19篇温州医学院
  • 9篇温州医学院附...
  • 5篇舟山市人民医...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华西医大
  • 3篇华西医大附一...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温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45篇韩钊
  • 49篇郑荣远
  • 38篇叶祖森
  • 24篇王苹莉
  • 23篇臧秋玲
  • 18篇张征
  • 18篇肖美娟
  • 18篇王贞
  • 15篇殷为勇
  • 13篇朱振国
  • 12篇耿媛媛
  • 11篇陈国钱
  • 11篇张红霞
  • 10篇田继沙
  • 10篇夏念格
  • 10篇曹云刚
  • 9篇樊恺
  • 9篇邱伟文
  • 8篇杨金龙
  • 8篇程建华

传媒

  • 12篇心脑血管病防...
  • 10篇温州医学院学...
  • 9篇中国临床神经...
  • 6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2009年浙...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2008年浙...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药师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2007年浙...
  • 2篇第九次全国神...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护理

年份

  • 6篇2013
  • 13篇2012
  • 14篇2011
  • 22篇2010
  • 33篇2009
  • 19篇2008
  • 13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法在中国卒中人群应用的比较研究
韩钊臧秋玲王苹莉肖美娟叶祖森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构成比一致性
左旋咪唑对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MCP-1、MIP-1α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了解左旋咪唑(LMS)不同阶段给药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内MCP-1、MIP-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分别在免疫前(LMS1)、免疫同时(LMS2)、免疫后(LMS3)给予LMS10mg·kg-1,采用行为学变化观察发病情况,常规苏木精-伊红和Kluver&Barrera髓鞘染色法观察CNS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及原位杂交法观察MCP-1、MIP-1α的表达。结果:LMS1及LMS2组能加重行为学及病理变化(P<0.01,P<0.05),而LMS3组出现复发。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和EAE组相比,LMS1,LMS2组MCP-1、MIP-1α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LMS能明显增加EAE大鼠CNS内MCP-1、MIP-1α的表达。提示LMS有促进EAE炎性细胞的趋化、激活作用,在免疫反应炎症细胞向CNS迁移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卢晔芬郑荣远吴赛珍邱伟文韩钊陈国钱
关键词: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左旋咪唑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左旋咪唑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脊髓IFN-γ、TGF-β_1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左旋咪唑(LM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脊髓IFN--γ、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GPSCH免疫Wistar大鼠制作EAE模型,分别在免疫前(LMS1组)、免疫同时(LMS2组)、免疫后(LMS3组)给LMS10mg·kg-1。比较各组行为学和组织学的变化,用RT-PCR测脊髓IFN-和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LMS1组和LMS2组的行为学表现和炎细胞浸润加重(P<0.01,P<0.05)。LMS3组出现EAE复发。与EAE组比,LMS1组和LMS2组脊髓IFN-mRNA表达升高,TGF-β1mRNA表达降低,但仅LMS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S可升高脊髓IFN-mRNA表达,降低TGF-β1mRNA表达,提示LMS对EAE的促发作用可能与Th1/Th2失衡有关。
吴赛珍郑荣远卢晔芬邱伟文韩钊张磊
关键词:左旋咪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姜黄素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新生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姜黄素对新生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分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给药组;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 h腹腔注射姜黄素,连用7 d后处死,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梗死侧侧脑室下区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新生神经细胞。结果:7 d后姜黄素给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现下降的趋势;脑梗死体积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BrdU标记的新生神经细胞数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姜黄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促进BrdU标记的新生神经细胞增殖。
刘双程建华韩钊杨金龙程朝晖候圣陶
关键词:姜黄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神经再生
多模式CT指导下的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5例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指导下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在3~8小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多模式CT筛选后,在发病9小时内给予静脉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0.9mg/kg溶栓治疗,评估溶栓前、溶栓后24小时及7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评估溶栓后90天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溶栓后24小时复查多模式CT。结果溶栓前和溶栓后24小时及7天的NIHSS评分分别为(12.47±4.45)、(12.01±5.83)、(12.93±10.02)分(P〉0.05)。溶栓后90天mRS(3.53±1.77)分。90天mRS独立(0~2分)4例,严重残障或死亡(3~6分)11例。14例溶栓前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显示有颅内大动脉狭窄,溶栓后有9例显示狭窄血管再通或部分再通的。结论多模式CT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显示超过常规溶栓时间窗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减少。
张征殷为勇王贞段玉霞付凤丽韩钊陈伟建
关键词:脑梗死静脉溶栓纤溶酶原激活物
左旋咪唑对大鼠脑组织咪唑啉2受体-配体结合试验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与大鼠脑组织咪唑啉2受体(imidazoline I2 receptors:I2R)的关系。方法: 1、脑组织受体膜成分制备:Wister大鼠断头取脑,加入匀浆液电动搅匀...
殷为勇郑荣远陈国钱韩钊潘建春李云峰陈洪霞
文献传递
成人单侧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单侧烟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成年单侧烟雾病患者的发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CT和D S A的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5例单侧烟雾病都表现为脑出血,女男比例为0.92:1,年龄44.40±10.61...
程建华韩钊叶强李则群
关键词:成人单侧烟雾病
文献传递
大黄酸对脑出血大鼠神经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脑出血(ICH)大鼠神经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尾状核注入collagenaseⅣ(0.05U/0.5uL)诱导ICH,假手术大鼠在相同位置注入相同剂量的氯化钠注射液。大鼠术后分别在3h.6h、12h腹腔注射大黄酸注射液(70mg/kg)或相同剂量的氯化钠注射液。Western blot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TUNEL标记凋亡细胞,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结果大鼠脑出血后3h和6h给予大黄酸注射液明显抑制casepase-3的激活(P〈0.001),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P〈0.05),减少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次数(P〈0.05);脑出血后12h给药无效。结论脑出血后早期给予大黄酸,可能通过阻断凋亡通路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陈凌韩钊胡万华支英豪
关键词:脑出血大黄酸细胞凋亡
温州地区中青年卒中各年龄段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中青年脑卒中流行现状,为预防中青年卒中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02年至2007年收住于我院脑科中心的年龄在18~50岁的1740例卒中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类型,病因诊断。另统计我院2002/2007...
王贞韩钊范虹张征冯靓叶祖森
文献传递
经不同咪唑啉类药物长期处理后大鼠脑内I_2R密度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咪唑啉类药物长期处理后大脑组织中咪唑啉2受体(I_2R)密度和亲和力的变化以及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胍丁胺组、育亨宾组、咪唑克生组、左旋咪唑组及2-(2-苯并呋喃基)-2-咪唑啉(2-BFI)组,腹腔注射×2周。采用放射性配体结合试验检测大脑和脑干匀浆中I_2R B_(max)和K_d变化,免疫组化测定小脑和颈髓中GFAP的表达。结果:反映I_2R密度的B_(max)值,咪唑克生、2-BFI和左旋咪唑组较NS组分别上调了80%、93%和122%(均P<0.01)。反映受体亲和力的K_d值,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咪唑克生、2-BFI和左旋咪唑组中GFAP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咪唑克生、2-BFI和左旋咪唑表现为拮抗剂特性;I_2R可能参与调节GFAP表达。
夏念格郑荣远李佳殷为勇韩钊陈国钱徐惠琴
关键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咪唑克生左旋咪唑胍丁胺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