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凯 作品数:7 被引量:11 H指数:3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儿童半椎体畸形的手术进展及并发症预防策略 体畸形是引起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常见原因,所引起的脊柱畸形常常进行性加重,早诊断、早治疗成为各家共同的观点.儿童半椎体畸形常常伴发其他系统的畸形.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是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发展比较成熟,但是仍存在很多严重... 覃佳强 顾凯关键词:半椎体畸形 儿童患者 术后并发症 Ⅰ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术后并发症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术后并发症原因、预防策略,提高此类手术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2月确诊的64例因脊柱半椎体畸形引起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27例,平均年龄6.6岁,术中共切除半椎体68个。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18.4月。术后4例出现腹胀,3例出现腹痛,4例出现神经损伤症状,1例出现褥疮。无置钉不良、固定松动、棒断裂等发生。结论Ⅰ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治疗此类先天性脊柱侧弯的首选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若有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就应尽早手术治疗。 顾凯关键词:半椎体切除术 脊柱侧弯 并发症 大转子骨骺阻滞术在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疗效 2022年 目的:评价大转子骨骺阻滞术(greater trochanteric epiphysiodesis,GTE)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Legg-Calve-Perthes disease,LCP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取手术治疗的78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X线是否存在大转子上移(overgrowth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OGGT)危象分为危象组与无危象组,危象组中根据术式不同分为阻滞组与未阻滞组。阻滞组给予包容手术联合大转子骨骺阻滞术治疗,共14例16髋,未阻滞组仅给予包容手术治疗,共33例33髋。无危象组共31例31髋。对以上病例进行术后随访,通过调查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89个月,平均30.6个月。有危象未阻滞组大转子上移率(75.8%)较无危象组(6.5%)明显增加(P<0.001);阻滞组患儿大转子上移率(21.4%)较有危象未阻滞组(75.8%)明显降低(P=0.001)。阻滞组患、健侧大转子发育对比分析,阻滞侧平均每年大转子生长值较健侧减少约1.3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心钉阻滞可达约1.77 mm/年。临床疗效方面,阻滞组术后优良率也高于未阻滞组。结论:大转子上移早期X线危象对大转子上移具有确切的预判意义,可作为实施大转子骨骺阻滞术的手术指征;选择性大转子骨骺阻滞术可有效抑制大转子生长,避免大转子上移的发生,联合传统包容手术,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陈国强 王忠良 覃佳强 南国新 宿玉玺 蔡文全 何波 陈凯 顾凯 梁珣 严格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儿童 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鉴别诊断儿童腹膜后混杂型与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以临床及超声表现鉴别儿童腹膜后混杂型(GNBi)与结节型(GNBn)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腹膜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患儿,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GNBi组(n=42)和GNBn组(n=31);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尿香草基扁桃酸(VMA)、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骨髓穿刺结果,以及超声表现如肿瘤形态、最大径、边界、有无液化、是否包绕腹膜后大血管、是否跨越中线、内部回声、是否出现钙化及钙化类型及Alder血流分级;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根据临床及超声表现鉴别不同病理类型GNB的效能。结果组间血清NSE、骨髓穿刺结果、肿瘤钙化类型及Adler血流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单一基于年龄、肿瘤钙化类型及Alder血流分级及联合应用上述三项鉴别GNB病理类型的AUC分别为0.619、0.702、0.611及0.864,三项联合高于任意单一项(P均<0.05)。结论联合应用年龄、肿瘤钙化类型及Alder血流分级有助于鉴别不同病理类型儿童GNB。 贺爽 汪朝霞 唐毅 顾凯 杜逸飞 蔡文瑜 钟艺关键词:儿童 腹膜后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 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门诊手法复位失败的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15例,年龄8.5~16.2岁,平均12.3岁。右踝骨折39例,左踝骨折10例。手术在C型臂X光机监视下进行,行踝关节轴向牵引,根据骨折类型对患者足部进行内旋或外旋,达到解剖复位后行跨关节外固定架固定,远端螺钉固定于距骨颈与跟骨,近端固定于胫骨近端。如骨折断端嵌有软组织阻碍复位或牵引复位不成功,则行切开复位。术中行X线检查,确定骨折是否解剖复位,骨折间隙<2 mm为复位成功。术后无需石膏固定,术后1周开始下床负重,术后3周活动踝关节,并采用AOFAS评分系统评估整体疗效。结果49例中,闭合复位成功30例,有限切开复位固定19例。随访12~90个月,平均38个月。末次X线片检查提示49例均骨性愈合,未发现关节面不平整现象,无踝关节内外翻和短缩畸形,术后5~8周拆除外固定架。AOFAS评分系统判定结果:优39例,良9例,一般1例。患者均能正常参加体育活动。结论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折整体疗效满意,能有效恢复踝关节关节面的平整,避免踝关节僵硬,是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可选方法之一。 蔡文全 宿玉玺 覃佳强 南国新 王忠良 何波 陈凯 顾凯 严格 梁珣关键词: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儿童 儿童半椎体畸形的手术进展及并发症预防策略 半椎体畸形是引起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常见原因,所引起的脊柱畸形常常进行性加重,早诊断、早治疗成为各家共同的观点.儿童半椎体畸形常常伴发其他系统的畸形.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是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发展比较成熟,但是仍存在很多... 顾凯 覃佳强关键词:半椎体畸形 并发症 手术治疗 儿童患者 文献传递 儿童半椎体畸形手术进展及并发症预防策略 被引量:4 2013年 半椎体是引起先天性脊柱侧弯常见原因之一,属于椎体形成缺陷。根据两端软骨板及椎间盘发育情况,McMaster等[1]将半椎体分为:完全分节的半椎体、部分分节的半椎体和未分节的半椎体3类。特别是胸腰段、腰段的单侧完全分节的半椎体,由于脊柱力线不平衡,尤其是处于生长高峰的儿童,侧凸常迅速加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脊髓压迫、神经损伤、瘫痪等症状[1-2]。 顾凯 覃佳强关键词:畸形 儿童 手术后并发症 半椎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