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亚楠

作品数:27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细胞
  • 6篇代谢
  • 6篇血清
  • 6篇肝癌
  • 5篇代谢组学
  • 5篇术后
  • 5篇子痫
  • 5篇子痫前期
  • 5篇肝细胞
  • 5篇癌患者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耐药
  • 4篇检验科
  • 4篇肝癌患者
  • 3篇凋亡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妊娠
  • 3篇鼠肝

机构

  • 24篇天津市第三中...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天津市肝胆疾...
  • 1篇天津市人工细...

作者

  • 27篇马亚楠
  • 13篇刘树业
  • 9篇谭兵
  • 7篇张健东
  • 7篇张磊
  • 3篇任超逸
  • 3篇戈海泽
  • 3篇王素梅
  • 2篇庞国菊
  • 2篇刘怀平
  • 2篇李倪
  • 1篇余红艳
  • 1篇杜双双
  • 1篇王毅军
  • 1篇张立
  • 1篇刘世国
  • 1篇张建东
  • 1篇王剑
  • 1篇王宇凡
  • 1篇舒桂明

传媒

  • 3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器官移植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3
  • 6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理体液法分析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的血清氨基酸变化
目的分析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氨基酸的变化,探讨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的氨基酸代谢模式。方法随机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体检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肝硬化住院患者30例为肝硬化组,肝癌20例为肝癌组,采用生理体液法进行氨基酸分...
马亚楠刘树业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代谢组学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比较妊娠子痫前期(PE)患者分娩前后血清代谢轮廓的变化,建立疾病区分模型并筛选出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特征代谢物。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入院的孕妇共45例,其中PE患者(PE组)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25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UPLC-MS)分别检测PE组孕妇分娩前、分娩后以及对照组的血清标本,筛选出差异性特征代谢物并进行分析。结果:构建了妊娠PE组血清代谢轮廓模型,共筛选出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物质LPC 18:0、LPC 22:6、14-甲基十六烷酸、二十二酸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26,23内酯共5种差异性代谢产物,且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物质LPC 18:0、LPC 22:6和14-甲基十六烷酸3种物质在PE分娩前与分娩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构建代谢轮廓模型具有很强地区分PE患者分娩前后及正常孕妇的能力,筛选出特征代谢物能够反映PE患者代谢水平的变化趋势,为PE的预测、诊治提供参考。
谭兵马亚楠张磊李倪刘树业
关键词:先兆子痫代谢组学质谱分析法
TUNEL法测定肝移植术后大鼠肝脏T淋巴细胞的凋亡
目的 通过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肝脏T淋巴细胞凋亡的检测,分析T淋巴细胞凋亡和肝移植免疫耐受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Kamada二袖套法建立Wistar→SD原位肝移植大鼠模型,实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A组:同基因对照组...
王素梅张磊戈海泽马亚楠刘树业
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感染研究进展
2023年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中以肝细胞癌为最主要的病理类型。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细胞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可引起术后感染、肝衰竭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常见的术后感染类型包括手术部位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和胆道感染等。研究表明患者基础疾病、年龄、营养状况、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输血、胆漏、住院时间、引流管滞留时间等因素与患者术后感染存在相关性,临床医生可以采用术前使用抗生素、控制血糖、补充白蛋白、术中止血、尽早拔除引流管等措施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手术预后。
谭兵马亚楠任超逸张健东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肝切除术术后感染
T2DM肾脏损伤患者血清FFA、β_2-MG及ADA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FA)、β2-微球蛋白(β2-MG)、腺苷脱氨酶(ADA)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脏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98例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蛋白与肌酐比值(m Alb/Cr)分为无糖尿病肾病(DKD)组45例、早期DKD组31例、临床DKD组22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79例为正常组,检测各组血清FFA、β2-MG、ADA水平,分析其与m Alb/Cr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T2DM早期肾损伤诊断的效果。结果早期DKD组和临床DKD组血清FFA、β2-MG、AD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无DKD组,P均<0.05;早期DKD组血清FFA、β2-MG、ADA与尿m Alb/Cr均呈正相关(r=0.601,0.507,0.558;P均<0.05),临床DKD组血清FFA、β2-MG、ADA与尿m Alb/Cr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FFA、β2-MG、ADA水平与T2DM肾损伤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T2DM早期肾脏损伤诊断的筛查指标。
庞国菊马亚楠
关键词:Β-微球蛋白腺苷脱氨酶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特征代谢物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通过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代谢轮廓进行比较分析,探寻在GDM的筛查诊断及干预治疗中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确诊GDM的病例29例(GDM组),同期选取正常妊娠妇女29例为正常妊娠组,体检健康育龄妇女29例为对照组。基于UPLC-MS平台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检测所有样本,对所得数据预处理后,再构建PCA模型和OPLS-DA模型,基于GDM组和正常妊娠组初步筛选代谢物离子。再利用IBM SPSS 19.0对初筛代谢离子进行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排除P>0.05的代谢物离子,筛选出GDM组和正常妊娠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特征代谢物离子,并进行鉴定。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特征代谢物对GDM的诊断效能。结果 (1)共筛选鉴定出了8种特征代谢物,其中,棕榈酸、植物鞘氨醇、神经鞘氨醇、棕榈酰胺以及植烷酸在GDM组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增高(P<0.05);磷脂酸、孕烷三醇、二羟基丙酮磷酸盐在GDM组较正常妊娠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OC曲线结果表明,棕榈酸、植物鞘氨醇、神经鞘氨醇、棕榈酰胺、植烷酸这5种特征代谢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9,对GDM的诊断效能较高。结论有8种特征代谢物在GDM患者和正常妊娠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些代谢物都与GDM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有5种特征代谢物,对GDM的诊断效能较高,可将GDM患者和正常妊娠者良好地区分开来,有望成为GDM的临床筛查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并为寻找GDM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谭兵张磊马亚楠顾春刚刘树业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生物标志物
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感染列线图的构建与评估
2024年
目的:构建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感染列线图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实施肝切除手术的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共入组229例患者,其中男性174例,女性55例,年龄(58.2±11.4)岁。LASSO回归筛选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建立预测术后感染的列线图。利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用决策曲线分析该模型的临床适用性。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使用LASSO回归筛选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共筛选出9个变量,分别为性别、吸烟史、体质量指数、甲胎蛋白、手术切除方式(非解剖性/解剖性)、术中出血量、手术方式(腹腔镜/开腹)、血肌酐和术后胆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体质量指数、手术切除方式、术中出血量>500 ml和术后胆瘘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均 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感染列线图,C-index为0.839(95% CI:0.768~0.91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95% CI:0.795~0.912),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吻合。决策曲线分析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内部验证的C-index为0.829(95% CI:0.766~0.892)。 结论:基于体质量指数、手术切除方式、术中出血量>500 ml和术后胆瘘构建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感染列线图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可用于术后感染的预测。
谭兵马亚楠于珍任超逸张健东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列线图术后感染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rs2228570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292例子痫前期患者和547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纳入研究.应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VDR rs2228570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x2检验比较组间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 结果 子痫前期患者VDR rs2228570位点GG基因型频率为42.1%(123/292),高于对照组[28.7%(157/547)],AG基因型频率为42.8%(125/292),低于对照组[53.4%(292/5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422和8.514,P值均为0.000).GG基因型者患子痫前期的相对风险增加(OR=1.808,95%CI:1.343~2.433,P=0.000),AG基因型者患子痫前期的相对风险降低(OR=0.654,95%CI:0.491~0.870,P=0.000).子痫前期患者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5%(213/584)和63.5%(371/584),与对照组[分别为44.6%(488/1 094)和55.4%(606/1 09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均为10.357,P值均为0.000).G等位基因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OR=1.403,95%CI:1.141~1.724,P=0.000),而A等位基因则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OR=0.713,95%CI:0.580~0.876,P=0.000). 结论 VDR基因rs2228570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遗传易感性相关,携GG基因型者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较高。
马亚楠刘世国蒋峰丽刘怀平刘树业
关键词:子痫前期基因多态性
肝细胞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差异代谢物的研究
目的: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条件下,代谢组学技术能够定量测定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的整体及其变化规律,确定正常的代谢机制,以及如何把异常的代谢机制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UPLC-MS)代谢组学研究平台,...
马亚楠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代谢组学液相色谱
胎盘生长因子在子痫前期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浆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对子痫前期(PE)患者的早期预测意义。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69例轻度PE患者(轻度组)及54例重度PE患者(重度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免疫分方法测定血浆中PLGF的浓度。使用ROC曲线分析PLGF,预测PE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重度组患者血清PIGF水平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且轻度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IGF水平在预测PE发生中,曲线下面积0.962(95%CI:0.921~1.000,P<0.05),取截点值47.5pg/ml,特异度为0.907,敏感度为0.900。结论PE患者外周血PLGF水平明显降低,PLGF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LGF或许可以作为早期筛选PE患者的方法之一,预防和控制PE,为母婴安全提供帮助。
蒋峰丽马亚楠乌丽
关键词:子痫前期胎盘生长因子灵敏度特异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