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如兰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遥感
  • 3篇遥感监测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城市
  • 2篇生态
  • 2篇文化
  • 2篇GIS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遥感技术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三北
  • 1篇三北防护林
  • 1篇三北防护林建...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态城
  • 1篇生态城市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人工神经
  • 1篇人工神经网络

机构

  • 9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9篇马如兰
  • 7篇庞国锦
  • 6篇李波
  • 3篇孟杰
  • 3篇董晓峰
  • 2篇颜长珍
  • 2篇段翰晨
  • 2篇宋翔
  • 1篇郭立磊
  • 1篇蒋小荣

传媒

  • 3篇甘肃科技
  • 2篇中国沙漠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选择甘肃省县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8个指标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同时借助GIS软件分析了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缩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庞国锦孟杰马如兰李波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县域经济
兰州市南北两山生态建设效应的遥感监测
利用1999年Landsat ETM+、2005年Landsat TM卫星影像和2009年“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影像提取兰州南北两山地区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兰州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的实际相结合,运...
段翰晨颜长珍马如兰庞国锦蒋小荣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技术GIS技术
近30年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林地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使用ERDAS和GIS分析工具对陇东地区1978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4期遥感影像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得出近30年来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林地的动态变化信息.结果表明,近30年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林地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表现为1978—1990年林地面积减少,1990—2000年林地面积增加,2000—2007年林地面积大幅增加.对林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表明,人类活动是影响林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气候变化、虫害等因素对林地时空变化也产生了影响.
董晓峰马如兰庞国锦李波宋翔
渭河下游沿线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景观格局数量分析方法,利用1998年、2005年和2008年3期TM遥感影像对渭河下游沿线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渭河下游沿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除城乡建设用地增加外,草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均呈现减少的总体趋势,耕地先增加后减少.景观格局分析表明,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研究区景观内部聚合度先减少后增加,景观异质性先上升后下降,各景观斑块之间的面积差异先减少后增加.渭河下泄水量的持续减少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渭河下游沿线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董晓峰李波马如兰庞国锦
关键词:土地利用渭河下游
文化社区及文化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被引量:11
2010年
改革开放进程和旧城改造、环保、节约、集约等理念催生出了新型城镇化浪潮,文化力量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通过分析文化社区及文化城市的类型、选址布局特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提出构建文化社区和文化城市,挖掘城市文化潜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源的有效手段。
马如兰孟杰李波庞国锦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社区文化城市
兰州市南北两山生态建设效应的遥感监测被引量:12
2011年
利用1999年Landsat ETM+、2005年Landsat TM卫星影像和2009年"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影像提取兰州南北两山地区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兰州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的实际相结合,运用GIS分析、景观指数计算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兰州南北两山地区1999—2009年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 a来兰州南北两山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草地和农田的减少;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多样性增大,景观结构趋于多样化和均匀化。驱动力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和政策因素是导致该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段翰晨颜长珍马如兰庞国锦蒋小荣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GIS
文化生态城市发展探讨——以敦煌为例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各具特色,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弘扬城市文化特色和发展我国旅游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立足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这种文化又是以当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作为根基发展起来的。文化与环...
马如兰
关键词:城市发展
文献传递
“三北”防护林建设以来河西走廊林地变化的遥感监测被引量:12
2012年
为了对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建设区河西走廊的防风固沙林工程建设成效进行客观评估,选取4期Landsat MSS、TM/ETM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对1978—2007年期间面状林地的动态进行遥感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林地面积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表现为1978—1990年林地面积明显减少,1990—2000年林地面积大幅度上升,2000—2007年林地呈缓慢上升状态;在不同空间范围内,山区各县林地变化较为缓和,平原区各县林地变化较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林地变化特征,得出人为因素是本地区林地变化的主要原因。
庞国锦董晓峰宋翔李波马如兰
关键词:河西走廊遥感GIS
甘肃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研究
2010年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省12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并对结果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兰州市土地利用节约程度较高,河西地区高于河东地区,且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
李波郭立磊马如兰孟杰庞国锦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