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晖
- 作品数:97 被引量:43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 肩胛骨侵袭性成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者 男,47岁,主因左侧肩部疼痛10年,加重1年,肩关节活动受限伴发现肿物3个月就诊.体检:左侧肩胛冈下可触及3 cm×4cm×5 cm肿物,有压痛,质韧,边缘清晰. X线片:左侧肩胛骨可见一骨质病变区,呈不均匀高密度影,其内上缘可见线状低密度影围绕,肩胛盂及肩胛骨下缘不完整(图1).CT:左侧肩胛类圆形不均匀骨性高密度影,4 cm×5cm×8 cm,高密度影周围被软组织密度影围绕,高密度影内及周围组织密度影内可见斑点状高密度影,肩胛盂关节面及肩胛骨下缘皮质破坏,病变边缘较清晰(图2,3).MR图像:左侧肩胛骨肿物,T2WI肿物中央部分呈低信号或无信号区,对应CT图像成骨区,低信号或无信号区内及边缘可见稍高及高信号影,可见液平面,病变边缘清晰(图4).术后病理:显微镜下示新生骨组织周围大量上皮样细胞,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核仁明显(图5).诊断为侵袭性成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
- 李晓娜崔建岭彭志刚孙英彩何杰马晓晖魏培健张英华
- 关键词:动脉瘤样骨囊肿成骨细胞瘤肩胛骨侵袭性肩关节活动受限骨质病变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扫描及后处理成像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临床诊断或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CTA图像,记录扫描期间心率变化情况,利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重组,并制定冠脉成像质量评价标准。结果图像质量为优的48例,图像质量为良的27例,差的10例;心率<70次/min的图像质量明显好于心率>70次/min的图像质量;68例在60%~70%的R-R间期内采集数据显示冠脉最佳。结论只有充分认识了在扫描及后处理成像中的影响因素,并努力将其去除,才能充分发挥64层螺旋CT的优势,获得更好的冠脉图像。
- 马晓晖孙英彩张敏陈勇李石玲
- 关键词:冠状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影响因素
- 胫骨下1/3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隐匿性骨折的影像分析被引量:34
- 2012年
- 目的分析、评价x线、MSCT、MRI对胫骨下1/3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1例胫骨下1/3螺旋骨折进行了X线检查,未发现后踝骨折的患者行MSCT及MR检查。MSCT与MRI对于后踝骨小梁骨折和骨皮质骨折的显示能力比较采用二项分布检验。结果151例胫骨下1/3螺旋骨折患者中有126例(83.4%)发现合并后踝骨折,其中x线检出27例(21.4%)。124例行MSCT和MR检查,MRI检出后踝隐匿性骨折有99例,其中MSCT检出8l例。MRI诊断后踝隐匿性骨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99/99)、100%(25/25)、100%(124/124),MSCT分别为81.8%(81/99)、100%(25/25)、85.5%(106/124)。MRI对后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高于MSCT(Z=2.56,P=0.01)。MSCT和MRI检出的99例后踝隐匿性骨折中,MSCT检出骨折累及骨皮质78例,MRI检出5l例,MSCT诊断后踝隐匿性骨折累及骨皮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78/78)、100%(21/21)、100%(99/99),MRl分别为65.4%(51/78)、100%(21/21)、72.7%(72/99),MSCT对后踝隐匿性骨折累及骨皮质的诊断准确度高于MRI(Z=4.02,P=0.00)。结论MRI对胫骨下1/3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高于MSCT,MSCT对后踝隐匿性骨折累及骨皮质的诊断准确度高于MRI。
- 郭智萍赵建李石玲张英泽张伟陈伟马晓晖卢军丽
- 关键词:骨折闭合性诊断显像
- MRI对成人无放射学影像异常颈髓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成人无放射学影像异常颈髓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被确诊为无放射学异常的成人颈髓损伤患者的MRI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98例无放射学异常成人颈髓损伤患者受伤原因以交通事故为主。患者MRI检查特征明显,好发部位以C4和C5多见;出院时患者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水平评分均有改善,其中83例(84.7%)患者完全康复或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MRI检查能准确显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变部位及特征,可为临床判定脊髓损伤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但早期MRI检查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颈髓受损。
- 刘倩张英华马晓晖崔建岭赵建
- 关键词:脊髓损伤
- 青少年急性单纯膝关节软骨骨折的MRI表现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分析青少年急性单纯膝关节软骨骨折的 MRI 表现,以提高对 MRI 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手术证实的26例27处急性单纯膝关节软骨骨折的 MRI 表现,重点观察软骨、软骨下低信号线和软骨下骨髓的改变。26例均采用矢状面和冠状面扫描,矢状面应用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序列 T_1WI 加脂肪抑制(FLASH-FS-T_1WI)、SE-T_1WI 和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T_2WI 加脂肪抑制(FISP-3D-FS-LWI)序列,冠状面应用多回波数据结合成像序列 T_2WI(ME-T_2WI)和SE-T_1WI,有5例还加扫了横轴面 ME-T_2WI。结果 26例27处软骨骨折中髌骨8处,股骨内髁7处,股骨外髁11处,胫骨平台1处。单纯软骨骨折有3种类型,软骨全层缺损(7处,其中髌骨3处、股骨内髁2处、股骨外髁1处、胫骨平台外后髁1处)、裂隙状软骨骨折(3处,其中股骨内髁2处、股骨外髁1处)、软骨部分缺损(17处,其中髌骨5处、股骨内髁3处、股骨外髁9处)。关节镜手术发现21例有关节内软骨游离体,而 MRI 仅发现3例。全部患者软骨骨折附近均有骨髓挫伤,软骨下低信号线形态、信号均正常。结论膝关节股骨和胫骨平台软骨骨折采用矢状面 FLASH-FS-T_1WI、SE-T_1WI 和FISP-3D-FS-T_2WI 序列及冠状面 ME-T_2WI、SE-T_1 WI,髌骨软骨骨折加扫横轴面 ME-T_2WI 序列可显示急性单纯膝关节软骨骨折的部位、范围和类型,是软骨骨折最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 孙英彩崔建岭张英泽马晓晖李石玲
- 关键词:软骨骨折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 阑尾黏液囊肿并膀胱瘘一例
- 2006年
- 孙英彩马晓晖赵振江
- 关键词:阑尾黏液囊肿膀胱瘘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糖尿病史抗感染
- 怎样消除患者做MRI检查的紧张恐惧心理
- 2003年
- 谢兰新马晓晖
- 关键词:MRI磁共振成像恐惧心理心理障碍
- 髋臼唇MR成像技术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马晓晖赵建李石玲郭智萍蔡鹏利
- 关键词:MR成像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造影纤维软骨有创检查
- 表观扩散系数值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MRDWI的ADC值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8例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和26例恶性骨肿瘤行DWI。采用单激发EPI序列,3个扩散敏感梯度,b值分别为0、500、1000s/mm^2。在ADC图上测量每个病变的最低、最高和整体ADC值。结果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最低ADC值[(1.28±0.49)×10^-3mm^2/s]高于恶性骨肿瘤[(0.92±0.35)×10^-3mm^2/s,t=2.839,P〈0.01],整体ADC值[(1.62±0.51)×10^-3mm^2/s]也高于恶性骨肿瘤[(1.21±0.36)×10^-3 mm^2/s,t=3.092,P〈0.01],但两者都有很大重叠。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最高ADC值[(2.02±0.55)×10^-3mm^2/s]与恶性骨肿瘤的最高ADC值[(1.71±0.65)×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9,P〉0.05)。去掉以囊腔为主的骨囊肿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病例,则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最低、最高和整体ADC值分别为(1.11±0.31)×10^-3mm^2/s、(1.88±0.49)×10^-3mm^2/s和(1.45±0.35)×10^-3mm^2/s,与恶性骨肿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28、0.964、2.012,P值均〉0.05)。结论ADC值不能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刘记存崔建岭李石玲郭智萍马晓晖
- 关键词:骨肿瘤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
- 三维CT测控对股骨头内蘑菇状植骨的意义
- 2009年
- 目的利用 CT 对术中股骨头进行三维测量,精确控制股骨头内挖出空腔的大小,实现对兴趣区内坏死骨的广泛清除,使植骨形态呈蘑菇状,增强对关节面的支撑作用。方法手术中,对股骨颈内骨性隧道进行冠状位扫描重建。在股骨头内,可以精确测出骨隧道中心到关节面的距离。通过控制铰切刀的大小将头内空腔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结果经过对股骨头内兴趣区的三维测量,可以挖出预设的空腔。结论对股骨颈内骨性隧道进行冠状位扫描,是实现精确定位蘑菇状植骨的关键。
- 张奇张纯朴郭智萍李少伟蔡鹏利马晓晖
- 关键词:骨坏死股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