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妮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被引量:6
- 2007年
- 文章认为,通过在高校加强党内民主,保障高校师生的民主权利,不断提高校党支部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助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高凤妮李寿国
- 关键词:党内民主高校党建
- 社会网络视域下地方政府对群体应激行为风险管控机制研究
- 群体应激行为的发生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其出现有多种原因,更多反映了地方政府应对风险能力及地方政府权力运用是否得当的问题。本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分析和处理我国群体性事件中的个人和群体非理性行为以及政府应对风险机制和策...
- 高凤妮
- 关键词:社会管理群体性事件风险管控
- 文献传递
-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
- 民营企业的现状如何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都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作者认为制约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有两方面: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宏观因素是来自企业外部的社会环境,微观因素是来自企业内部自身...
- 高凤妮
- 关键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文献传递
- 当代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的路径浅探
- 2014年
-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目标,也是我们现实社会不断努力的方向。共产主义成了飘渺的梦想,现实中我们坐等之到来,无所行动。当代中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其具体的、阶段性的含义。如何在现阶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至关重要的启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马克思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含义入手,阐述了现阶段自由全面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中国现阶段实现的路径。
- 高凤妮乔娜汪锐
-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被引量:2
- 2007年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也是中国文化自身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着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和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引领社会主流意识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 高凤妮李寿国
-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 清代移民对汉中地方戏曲的影响
- 2020年
-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汉中民俗文化是独具地域风格的,体现了汉中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汉中文化的多元性。在区域文化发展当中,新产生的文化和传统文化经常会发生冲突和对抗。在这个过程里,作为传统文化的表征,民俗文化往往首当其冲。民俗不仅通过大众习以为常的认同力量与新产生的文化发生"竞争",还用其鲜明的地域性试图兼容外来文化。不过,斗争的结果往往依赖地区人民的文化选择,最终是传统文化的变化和新"体质"文化的产生。
- 周强高凤妮
- 关键词:民俗文化外来文化地域性
- 建构地方政府治理群体失范行为的新理念
- 2014年
-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其出现有多种原因,更多反映了地方政府应对风险能力及地方政府权力运用是否得当的问题。研究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失范行为,增强各级政府对群体失范行为的敏感性,发挥地方政府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纠正功能,可以为妥善解决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一种新的治理思路。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将"以人为中心"的柔性治理和"以制度为中心"的刚性治理相结合,建构起一套刚柔并济、行之有效的治理群体失范行为的机制。
- 高凤妮周恩毅
- 关键词:地方政府
- 建筑行业群体应激行为治理的社会网络视角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出发,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对建筑行业群体应激行为的信息传播机制以及在社会影响下的网络个体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掌握建筑行业群体事件社会网络中信息流动和传播途径,以及群体应激行为在群体事件中发展轨迹和特点,以帮助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将"以人为中心"的柔性治理和"以制度为中心"的刚性治理相结合的刚柔并济、行之有效的治理建筑行业群体应激行为的公共危机风险控制机制,形成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功能齐全的建筑行业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 高凤妮周恩毅
- 关键词:建筑行业社会网络分析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
- 2005年
- 当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这种转移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借鉴国外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转移途径角度,要合理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社会制度系统角度,要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政府服务角度。
- 高凤妮李寿国
-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