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林非
- 作品数:24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吴芳吉新旧文学观解析
- 2017年
-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吴芳吉对文学的历史进化观念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文学无新旧之分,因此"新文学"、"文学革命"等提法不能成立。他对当时影响甚大的"八不主义"逐条分析反驳,进而从八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旧文学观。吴芳吉有关新旧文学观的系列文章立论公允,文风厚朴,体现了平情立言、慎思明辨的学术精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中亦可看出《学衡》诸君在新旧对立的文化语境中试图超越古今中西之争的博大襟怀。
- 黄林非
- 关键词:吴芳吉新文化运动
- 公务文体的阅读与写作——高校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论稿之五
- 2018年
- 阅读公文时要从文书的标题中了解发文机关、主体事项和文种,从小标题或者段旨句中寻找文书的要点,根据文书惯用的结构有针对性地获取信息.熟悉公文的适用范围和结构是写好公文的前提.此外,每一种文书还有各自不同的写作要求,这也是学习者应当注意的问题.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精讲多练是教师打造有效课堂的不二法门.
- 黄林非
- 关键词:写作
- 论早期创造社美学倾向中的理性精神
- 2009年
- 以往学界对早期创造社文学观念所作出的"反理性"的论断是仓促而简单的,事实上,早期创造社的主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的美学倾向中包蕴着鲜明的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可以在其"不用之用"的美学命题与康德的"鉴赏的二律背反"原则的深层联系中得以还原和呈现。不过,由于科学理性对早期创造社骨干分子的浸润性影响及其文学观念中普遍存在的主体性偏执,其美学建构中已经隐含着令文学理性精神全线溃败而迅速走向合理性的潜在可能。
- 黄林非
- 关键词:美学倾向
- 理性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
- 2009年
-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理性"始终是一个关键词,围绕着这一词语所展开的相关理论表述与创作实践,构成了一个有迹可循、延绵不断的话语体系——"理性话语"。而现代中国的这一个核心话语的构建历程,不仅凸现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品格和价值取向,而且也有效地、结构性地规约着其生产动力、运作机制以及主题追求。在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时顾及对现代中国理性话语的考辨应当是对以往研究方法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新的尝试。
- 黄林非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 现代中国功利主义文学观的源流
- 2018年
-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功利主义文学观占据主流地位,其影响甚大,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后世文学史家的历史叙事。从五四文学革命到写实主义思潮再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这一线索清晰地呈现了现代中国功利主义文学观的发展历程。现代中国的功利主义文学观是在晚清改良主义意识形态以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双重影响下而产生的,其文化基因可上溯至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说,其学理动因则应归于科学理性对文艺领域的入侵。
- 黄林非
- 关键词:文学革命写实主义革命文学
- 论《新青年》的反孔非儒被引量:2
- 2005年
- 把《新青年》的反孔非儒看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是对历史的误解。从启蒙思路的演进、文化反思和现实批判的融合以及历史性格和言说策略的链接等角度来考察,不难发现,《新青年》的反孔非儒具有理性和激情的二重个性。它既是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改革社会现实的激情的一次炽烈燃烧,也是对传统儒学所作的一次深刻的理性拷问。
- 黄林非
- 大学《阅读与写作》教材编写问题初探
- 2017年
- 目前,不少高校对“阅读与写作”课程还不够重视,关于如何编好相应的大学教材这个问题,也鲜有人提出明确的意见。阅读与写作是与语言符号直接相关的最基本的人类活动,它涉及人的精神生活,作为一种技能,它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得到提高。《阅读与写作》教材的编写应当做到博采众长、守正出新,避免将“阅读”和“写作”二者割裂开来,以便收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 黄林非
- 关键词:写作技能
- 2002-2003年中国现代文学报刊研究述评
- 2011年
- 2002-2003年,报刊研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生长点。由于强调"触摸历史"、进入当时的历史语境,重视对研究对象的贴近与理解,相关研究成果以重返历史现场的方式着力呈现中国现代文学原生态,并提供了可能改变以往文学史叙述的新材料和新观点。
- 黄林非
- 关键词:学术生长点
- 重新考量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被引量:2
- 2009年
-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以及与之相关的文艺理论等研究范围内,出现了数量可观的运用理性概念来进行文学阐释和评论的著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走向深入的一种表征。但在考量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的进程中也存在着诸如概念的含混不清、逻辑的自相矛盾、视野的狭隘和思维方式的僵化等学理问题。当务之急是通过对理性概念的界定为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提供一个逻辑前提,同时应将实证与话语分析作为重新考量中国现代文学理性精神的重要方法。
- 黄林非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如何可能被引量:1
- 2009年
- 文学的理性精神应该从文学与大理性的相关性上作考虑,合理性是外于文学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包括文学具有深度思想的功能、文学写作过程需要被看护、文学具有向上超越的性质、文学提供乌托邦,为人类保留理想等要义。只有在这一个合法的范围之内进一步开掘,才可能切实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理性精神的具体内涵,发现和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的规律性经验,为当下的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 黄林非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