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爽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春季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有机物
  • 2篇颗粒有机物
  • 2篇赤潮
  • 1篇电位
  • 1篇电位滴定
  • 1篇断面
  • 1篇有害赤潮
  • 1篇有机碳
  • 1篇再悬浮
  • 1篇植物
  • 1篇日变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酸度
  • 1篇尿素
  • 1篇周日变化
  • 1篇总酸

机构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5篇黄爽
  • 4篇石晓勇
  • 2篇刘超
  • 2篇张传松
  • 2篇梁生康
  • 2篇王丽莎
  • 1篇卓书辉
  • 1篇程君
  • 1篇李鸿妹
  • 1篇武侠
  • 1篇孔祥平
  • 1篇刘东生
  • 1篇王娟

传媒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春季黄东海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1年
根据2009年4~5月对黄东海大面积调查的资料,分析研究了黄东海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的浓度和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叶绿素(Chlorophyll a,Chl-a)和C/N摩尔比值探讨了POC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春季黄东海POC的浓度范围是24.33~2 817.29μg/L,平均值为230.76μg/L.POC整体上呈现近岸浓度高、远岸浓度低的特点.在苏北近岸、长江口外以及闽浙沿岸均存在POC高值区,尤其是苏北近岸,表层和底层POC浓度非常高,最高浓度达到2 817.29μg/L,这主要是受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垂直分布上,近岸浅水区POC浓度高,水体上下分布均匀,POC的主要来源是陆源输入和再悬浮作用;远岸深水区,POC浓度小于75μg/L,并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呈现出大洋海水的性质,POC的来源是海洋自生.周日变化上,东海中部海域,除底层外,各层POC浓度整体上表现出半日周期变化,在午后和深夜出现高值,傍晚出现低值,这主要是受现场生物活动的影响.
程君石晓勇张传松王丽莎黄爽刘东生
关键词:颗粒有机碳周日变化
乳酸菌处理虾壳发酵液总酸度的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常规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测定乳酸菌处理虾壳发酵液的总酸度,并通过F检验法和t检验法判断两种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发酵液稀释20倍可以降低溶液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微型常规滴定法可以取得与常量滴定法一样的结果,但对实验人员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电位滴定法和微型常规滴定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均适合于测定产乳酸、蛋白酶菌发酵脱除虾壳钙盐和蛋白质制得甲壳素发酵液的总酸度。
孔祥平王娟黄爽武侠
关键词:乳酸菌总酸度电位滴定虾壳
春季东海赤潮高发区颗粒有机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4年
依据2010年5月对东海赤潮高发区的现场调查数据,分析研究了颗粒有机物的浓度变化和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春季东海赤潮高发区颗粒有机物(POC和PON)的浓度范围为91.15~3655.17μg·L-1和12.59~684.57μg·L-1,平均值分别为(745.64±632.05)μg·L-1和(126.04±106.32)μg·L-1;平面分布上,颗粒有机物整体上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特点,长江口外、舟山群岛东南海域以及闽浙沿岸都出现高值;垂直分布上,颗粒有机物呈现出典型的表层高、底层低的特征,表现出大洋水的性质;周日变化上,除了30 m层以下颗粒有机物比较稳定外,各层颗粒有机物整体上表现出全日周期变化.长江口外颗粒有机物的高值中心主要受陆源输入(主要是长江径流)的影响,舟山群岛东南海域以及闽浙沿岸海域颗粒有机物高值区主要受浮游植物活动的影响,底层颗粒有机物主要受到了底层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
刘超王丽莎梁生康石晓勇黄爽
关键词:颗粒有机物影响因素
2010年春季杭州湾邻近海域尿素含量及平面分布被引量:11
2012年
根据2010年4月在杭州湾邻近海域进行的现场调查,结合同步的化学和水文环境要素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尿素的浓度变化以及占溶解氮的比例,探讨了尿素的分布特征与主要来源。结果表明:(1)调查海域尿素平均值为(1.14±0.90)μmol/L,浓度范围为0.19~6.55μmol/L,尿素含量相当于无机氮盐总量的7%,同时占有机氮含量的7%~12%,占总溶解氮含量的3%~7%。(2)其平面分布特征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口海域,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其中表层受影响较为显著。
黄爽石晓勇张传松卓书辉
关键词:春季尿素
东海赤潮生消期典型断面颗粒有机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4年
依据2011年3-5月对东海赤潮高发区典型断面Za的8次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在赤潮生消期颗粒有机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赤潮爆发前颗粒有机物浓度高值中心主要集中在近岸海区,主要受陆源输入和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外海受少量浮游植物活动影响出现次高值区。赤潮爆发期,颗粒有机物浓度的高值区由近岸转为外海,浮游植物的活动成为影响颗粒有机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垂直方向上,赤潮爆发前由于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底层出现最大值,表层次之,中层最低。而赤潮爆发期,由于浮游植物活动的影响,表中层最高,赤潮爆发前后颗粒有机物与叶绿素的含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刘超石晓勇黄爽梁生康李鸿妹
关键词:有害赤潮颗粒有机物浮游植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