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琦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主题

  • 9篇模糊语
  • 6篇语言
  • 5篇翻译
  • 4篇语词
  • 4篇语境
  • 4篇模糊语言
  • 3篇英汉
  • 3篇文化语境
  • 3篇模糊语词
  • 2篇语境顺应
  • 2篇语义
  • 2篇顺应论
  • 2篇交际
  • 1篇代语
  • 1篇伊莉莎
  • 1篇语词翻译
  • 1篇语言现象
  • 1篇语言学
  • 1篇语义翻译
  • 1篇原型范畴理论

机构

  • 13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黄琦

传媒

  • 2篇湖南科技学院...
  • 2篇河北理工大学...
  • 2篇琼州学院学报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东南亚纵横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联理论翻译观与模糊语言的翻译被引量:2
2009年
关联理论翻译观强调语境对认知的意义,这为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提供了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本文试分析关联理论翻译观对模糊语言翻译的指导作用,探讨关联理论翻译观指导下的模糊语言翻译的实践,认为模糊语言的翻译应该要根据语境分析交际中的模糊意图寻找最佳的关联,才能收到模糊语言的最佳语用效果。
黄琦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模糊语言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下的模糊语言翻译被引量:2
2010年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模糊语言的特点及其与关联理论的相关性,探讨模糊语言翻译是一种双重明示——推理的实质,以期探究有效的模糊语言语际翻译的途径。
黄琦
关键词:模糊语言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法国中尉的女人》
2010年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女主人公的神秘形象分析读者的期待视野,分析这一神秘性格与接受美学的关系,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及其女主人公。
黄琦
关键词:接受美学
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汉模糊语言的差异被引量:2
2010年
范畴化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认知范畴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知范畴的模糊性。认知科学上的范畴理论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模糊性的认知根源及原型范畴理论界定下的模糊,主要探讨在认知原型范畴理论的指导下英汉模糊语言存在的差异,即:范畴体系差异、范畴结构差异、原型内涵差异及范畴的缺失;以期探究语言模糊的实质及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黄琦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范畴化模糊语言
模糊语词与文化语境
2008年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模糊语词,但这两种模糊语词有其内在的共同点,也存在本质区别。正确理解这样的模糊语词的意义,借助文化语境是关键,因此,模糊语词的表达,应充分考虑到文化语境,从而传达清晰准确的文化信息。
黄琦
关键词:模糊语词文化语境文化差异语言
认知视角下的英汉模糊语词差异
2009年
模糊语词作为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放到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去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某些机制,同时可以揭示模糊语言的认知特点。本文试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英汉模糊语词的认知心理、思维模式和情感认知等三个方面的差异,考察英汉模糊语词的意义构建和内在认知机制,以求较为客观地揭示不同语言背后的个性化特征。
黄琦
关键词:模糊语词
认知关联与语境顺应——认知视角下的模糊语言翻译被引量:1
2011年
探求关联-顺应理论指导下的模糊语言的翻译应是一个以关联和顺应为手段,以最佳语境效果为目的,在明示推理中寻找最佳关联和在语境顺应中寻找最佳译文的动态过程。
黄琦
关键词:顺应论模糊语言语境顺应
模糊语义的功能认知与翻译
2009年
语言的模糊性是作为比较普遍的语言现象,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客观世界固有的属性,是人类思维本质的特征之一,早在1923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Russdl)就在论《模糊性》一文中指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到1965年,Zadeh首次提出模糊集合论以来,语言变量中的模糊性开始受到广泛重视,人们开始将一般模糊理论和现代语言学结合起来分析人类自然语言的模糊性。Joanna Channell在她的《模糊语言》(Vague Language)中讨论了模糊语言现象及其语用功能。
黄琦
关键词:模糊语义语言现象翻译自然语言模糊集合论现代语言学
“菊花”与“苹果”的角逐——对约翰·斯坦贝克《菊花》的现实思考被引量:5
2010年
斯坦贝克在《菊花》中,以敏锐的洞察力,不动声色的对话与细节描写,刻画了女主人公伊莉莎的内心自我挣扎与现实世界的矛盾,"菊花"是精神世界的象征,而"苹果"则体现了物质世界的诱惑,"菊花"与"苹果"的角逐是当代社会方方面面存在的危机对人内心真实自我摧残的表现,展现了女性意识从萌芽到发展到毁灭的心理历程。文章试图分析文中暗示的男女性别的抗争、物质与精神的冲突及人与自然的搏斗等各种社会矛盾,以充分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个性意识斗争与自我价值压抑和束缚,以此来呼吁现代社会人们对人的内心冲突的关注,寻求人与真实自我的和谐相处。
黄琦
关键词:约翰·斯坦贝克菊花伊莉莎自我价值
文化语境顺应与模糊语词的翻译
2009年
模糊语词的模糊性特征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求模糊语词的翻译必须借助文化语境,文化语境顺应为模糊语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模糊语词翻译时,其词义的选择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作相应的变化。
黄琦
关键词:顺应论文化语境模糊语词词义翻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