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琦

作品数:16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直肠
  • 6篇手术
  • 5篇造口
  • 4篇直肠癌
  • 4篇肿瘤
  • 4篇肠癌
  • 4篇肠造口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穿孔
  • 2篇胆道
  • 2篇胆道取石
  • 2篇弹力
  • 2篇弹力蛋白
  • 2篇蛋白
  • 2篇直肠肿瘤
  • 2篇生物原理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机构

  • 16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克拉玛依市中...

作者

  • 16篇黄琦
  • 15篇葛步军
  • 4篇刘黎明
  • 3篇刘中砚
  • 3篇王松
  • 2篇陈泉宁
  • 2篇赵海波
  • 1篇经巍
  • 1篇张希
  • 1篇朱俩辰
  • 1篇曾郁
  • 1篇李新平
  • 1篇杨明烽
  • 1篇刁红亮
  • 1篇孙建军
  • 1篇王家亮

传媒

  • 4篇中华胃肠外科...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气腹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明显优势.不过,腹腔镜手术需建立较高压力的CO2气腹,必须行全身麻醉,而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可以克服以上缺点.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免气腹组和气腹组,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王家亮葛步军黄琦刘黎明陈清
关键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免气腹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阑尾切除手术CO2气腹
无需还纳的保护性回肠造口技术的再优化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在既往经回肠壁无需还纳的保护性肠造口技术基础上优化为经回盲部无需还纳的保护性回肠造FI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先制作“组合引流装置”(“组合装置”):根据回肠直径,先用合适型号的可降解吻合环置于避孕套内并予固定,剪去避孕套头端的储精囊.套内置人直径约0.8em、头端带侧孔的引流管,固定引流管于避孕套内。将原先切开回肠壁置人“组合装置”优化:在距回盲瓣5cm处回肠做2个距离约0.5cm的肠管环行荷包.并在对系膜缘和2个荷包缝线之间横向切开肠壁约半圈,置入“组合装置”,其远端从阑尾根部盲肠壁引出,将“组合装置”从右下腹Trocar孔引出腹腔外。结果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上海同济医院胃肠外科共完成17例超低位直肠癌保护性造口,其中6例应用优化前的经回肠壁无需还纳的保护性回肠造FI术(优化前组),1l例采用优化后的经回盲部无需还纳的保护性回肠造FI术(优化后组)。所有患者术后低位吻合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排粪顺畅。3—5周左右吻合环降解后顺利拔管。优化前组有1例患者在拔管前后出现肠鸣音亢进和轻度阵发性腹部绞痛等肠梗阻征象;而优化后组无一例出现肠梗阻。优化前组造瘘引流管拔除后的腹壁瘘FI愈合时间为5。36(平均9)d;优化后组则为3~7(平均5)d。结论再优化的经回盲部保护性回肠造FI技术拔管后腹壁造瘘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由于无需固定回肠,发生肠扭转和肠梗阻的概率也相应降低。
葛步军黄琦陈泉宁刘中砚赵海波
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手术回肠造口
一种负压吸引胆道取石辅助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吸引胆道取石辅助装置,所述的取石辅助装置包括裹石器、固定座、稳定装置;所述的裹石器位于固定座的近端,稳定装置反折于固定座远端的外周面上;所述的裹石器由乳胶构成,裹石器为裙摆状;所述固定座由软硬透明硅胶或...
葛步军王啟巍黄琦
文献传递
腋下汗腺黏液腺癌一例被引量:2
2009年
患者男,59岁。发现左腋下肿物3年,肿物生长缓慢,左上肢活动时腋下有异物感1个月就诊,查体发现肿块位于腋窝中部,约5cm×3.5cm×3cm大小,肿块表面皮肤呈桔皮样改变,并有-1.0cm×0.8cm大小的隆起,表面充血,无触痛,边界清晰,活动好。行门诊手术,术中发现肿块有包膜,沿包膜外将其完整切除,切开发现切面呈鱼肉状,表面有较多黏液,怀疑为“恶性肿瘤”收入院。门诊病理示:肿瘤病变位于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肿瘤细胞飘浮于黏液糊中,除有少量汗腺组织外,未见乳腺组织及淋巴结;癌细胞形成管状或筛状结构;肿瘤细胞表达广谱角蛋白(广CK)(图1)。
葛步军黄琦曾郁
关键词:黏液腺癌肿瘤细胞表达汗腺皮下脂肪组织乳腺组织上肢活动
应用吻合环复合装置对直肠癌手术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吻合环复合装置”行保护性回肠造口术在直肠癌术中对保护直肠高危吻合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1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及医疗联合体集团医院(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治疗并附加保护性回肠造口的116例成年直肠癌患者(同济医院90例,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26例),应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案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进行吻合环复合装置保护性回肠造口(吻合环组,58例)与传统末端回肠造口术(传统造口组,58例)的对比研究。吻合环复合装置由可降解的Valtrac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引流管和避孕套等组合而成。在完成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腹腔镜下经切口游离出回盲部;制作两个肠管环形荷包,并在荷包问切开肠壁置入吻合环复合装置:收紧荷包,闭合吻合环,包埋并将吻合环复合装置从右下腹Trocar孔引出腹腔外,腹壁外缝合固定引流管,接引流袋或外罩造口袋,完成经回肠吻合环复合装置保护性造口术。比较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转归,附加手术的相关并发症以及总住院天数、总费用支出。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造口手术。吻合环组造口手术操作时间为(34.6±13.8)min,传统造口组手术操作时间为(25.8±1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3,P=0.035)。术后共发生吻合口瘘7例,其中常规造口组3例,均症状轻微;吻合环组4例,1例再次手术切除坏死肠段后左下腹结肠造口。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环组共有17例(29.3%)发生造口相关并发症,低于传统造口组(35/58,60.3%;x2=3.216,P=0.002)。116例患者均于术后7~37d出院。吻合环组住院
黄琦曹烽周金哲刘黎明葛步军
关键词:吻合口瘘吻合环
枣核致成人肠穿孔17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 总结枣核导致成人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7例枣核异物导致肠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因枣核导致穿孔的患者有17例,在同期引发肠穿孔的食源性异物中占比达58.6%(17/29),70.6%(12/17)患者为60岁以上老年人;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穿孔各1例(5.9%),小肠穿孔15例(88.2%),其中末段回肠穿孔9例(52.9%);腹部CT检查12例(70.6%),发现消化道异物10例(58.8%)。本组17例患者中,内镜治疗1例(5.9%),开腹手术7例(41.1%),腹腔镜手术9例(52.9%)。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和脑梗死各1例(5.9%),其中1例患者因术后3 d突发大面积脑梗死死亡。结论 枣核是消化道异物致肠穿孔的重要原因之一,好发于老年人群,容易误诊;穿孔部位以小肠为主,尤其是末段回肠,螺旋CT对枣核致肠穿孔诊断具重要价值;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优势。
黄琦刘黎明刘中砚孙建军经巍李新平
关键词:肠穿孔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腹腔镜
组织分离技术治疗腹壁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的疗效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组织分离技术(CST)治疗腹壁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同济医院和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因腹壁肿瘤行CST手术治疗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腹壁肿瘤患者均采用CST技术治疗。肿瘤病理类型以隆突性皮纤维肉瘤最多(4例),其次为硬纤维瘤(2例)和结肠癌腹壁转移(2例)。术前CT测量平均肿瘤最大横径(5.3±1.5)cm,肿瘤切除后平均腹壁缺损最大横径(9.4±1.4)cm。7例患者采用前入路CST(2例保留脐周腹壁穿支血管神经束,5例采用腹横肌松解技术)。10例患者使用合成补片,2例因为感染切口或联合肠管切除未使用补片。术后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3例,腹腔高压及肺不张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患者于术后17个月死于结肠癌肝转移,其余11例无肿瘤复发,无腹壁切口疝发生。结论在保证充分切缘的前提下,在腹壁肿瘤患者中使用CST技术可以有效关闭缺损,重建腹壁功能,防止切口疝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刁红亮倪志展王松葛步军黄琦
关键词:腹壁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我国结直肠癌发生率和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过Sm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等信号通路调节肿瘤的发生、侵袭及免疫逃逸。目前以TGF-β为靶点的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研究包括受体激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反义寡核苷酸等。本文就TGF-β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松葛步军黄琦
关键词:结直肠癌转化生长因子-Β
GE式造瘘-一种预防性造瘘的新方法
葛步军黄琦刘黎明刘中砚
自从GE式造瘘技术被提出以后,该技术方法首先在《中华外科杂志》新技术栏目中予以介绍、推广,课题组于2009年3月开始,在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应用到临床,并在临床实践中对该技术方案不断优化,相关的经验已发表在今年的...
关键词: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手术
一种负压吸引胆道取石辅助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吸引胆道取石辅助装置,所述的取石辅助装置包括裹石器、固定座、稳定装置;所述的裹石器位于固定座的近端,稳定装置反折于固定座远端的外周面上;所述的裹石器由乳胶构成,裹石器为裙摆状;所述固定座由软硬透明硅胶或...
葛步军王啟巍黄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