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蕾
- 作品数:20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UPLC法测定秋海棠和中华秋海棠中5种成分的含量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秋海棠、中华秋海棠的块茎、茎、叶中5种成分(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芦丁)含量的UPLC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 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所有样品5个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5%、96.92%、99.69%、98.42%、99.75%(RSD均小于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能较好的反映秋海棠、中华秋海棠的质量情况,为秋海棠、中华秋海棠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涂志超李丹平聂晶丁晓萍黄蕾郑丽慧
- 关键词:秋海棠UPLC原儿茶酸原儿茶醛
- 秋海棠的性状与显微鉴定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对秋海棠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研究。方法:采用生药性状、显微鉴别方法。结果:描述、绘制了秋海棠药材的性状特征、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发现其含有草酸钙方晶、非腺毛、导管等主要显微特征。结论:研究结果为秋海棠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鉴定参考依据。
- 黄蕾李丹平聂晶董远文杨希郑露露
- 关键词:秋海棠显微特征
-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建立元胡止痛系列制剂统一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Thermo Acclsim 120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甲醇(4∶1)为流动相A,25 mmol·L-1乙酸钠溶液(含庚烷磺酸钠15 mmol·L-1,用冰醋酸调pH=6.4)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流速:1 mL·min-1进行梯度洗脱。结果指纹图谱共标定9个共有峰,利用对照品比对归属了5个峰,另采用Waters xevo G2 Q-Tof LC/MS对另外4个色谱峰进行了指认。结论该方法分析时间短、耐用性好,可用于元胡止痛系列制剂的质量控制。
- 郑露露董远文黄蕾杨希聂晶
- 关键词:指纹图谱UPLCDAD
- UPLC/Q-TOF-MS特征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秋海棠属5种药材质量
- 2024年
- 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综合评价秋海棠、中华秋海棠、掌裂叶秋海棠、长柄秋海棠和柔毛秋海棠的质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C_(18)(2.1 mm×100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同时扫描,以MSE方式进行采集,建立秋海棠属5种药材UPLC/Q-TOF-MS特征图谱,并对它们各自共有峰进行确认和归属,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秋海棠、中华秋海棠、掌裂叶秋海棠、长柄秋海棠和柔毛秋海棠药材各自的共有特征峰分别为15、13、12、12、15个,且共鉴定出29个化合物;秋海棠属5种药材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柔毛秋海棠与其他4种药材的化学成分差异显著,秋海棠与中华秋海棠药材之间化学成分差异较小,掌裂叶秋海棠与长柄秋海棠药材之间化学成分差异较小;还筛选出对该5种药材区分贡献显著的8个化学标志物,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葫芦素D或其同分异构体、葫芦素D葡萄糖苷和葫芦素B为潜在鉴别特征性化学标志物,原花青素B1、儿茶素和芦丁为潜在含量差异性化学标志物。结论:该方法直观、准确地反映了此5种药材的整体质量及化学成分差异情况,并对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秋海棠属药材质量评价方法和安全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其整体质量评价和控制及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 郑丽慧夏俊锋黄蕾胡敏肖凌汪波徐玲
-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 消痤合剂对痤疮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消痤合剂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量消痤合剂对2种痤疮致病菌的抑菌圈大小,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消痤合剂对2种痤疮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500μL/m L、250μL/m L。结论消痤合剂对痤疮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黄蕾
- 关键词:消痤合剂抑菌最小抑菌浓度
- 多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连降脂合剂的提取工艺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优选黄连降脂合剂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建立合剂中葛根素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基于药材浸润时间和溶剂用量、料液比、提取时间的单因素考察结果,设计L9(3)4正交试验,以葛根素含量和干膏收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提取水量、时间、次数3个影响提取效果的工艺参数。结果:葛根素质量浓度在5.16~165.20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3%(RSD为1.20%,n=9)。单因素考察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顺序:提取次数﹥提取水量﹥提取时间;优选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0 h。葛根素平均转移率为73.72%。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黄连降脂合剂的规范化生产。
- 刘新国程璐黄蕾张耕
- 关键词:葛根素正交试验
- 秋海棠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秋海棠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制备秋海棠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以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活化,不同溶剂提取物作用24 h后,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秋海棠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能极显著抑制TNF-α、IL-1β、NO的含量(P<0.01),秋海棠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极显著抑制NO的含量(P<0.01)。结论:秋海棠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抗炎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 黄蕾郑丽慧何开勇吕晓君李丹平
- 关键词:秋海棠提取物抗炎作用
- 复方体外培育牛黄微乳凝胶的经皮渗透研究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不同体外培育牛黄浓度复方微乳凝胶的经皮渗透行为,以及透皮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不同药物浓度复方体外培育牛黄微乳凝胶分别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透皮接收液中指标成分盐酸小檗碱和丹皮酚含量,以零级、一级、Higuchi动力学方程对结果进行数据拟合,阐明载药量对制剂经皮渗透速率的影响及其递变规律,并采用相同方法考察两个指标成分单用与合用透皮行为的差异。结果在考察药物浓度范围,复方体外培育牛黄微乳凝胶中盐酸小檗碱成分经皮渗透参数均以零级动力学方程拟合为优,表明该成分透过皮肤是一个被动扩散过程,单位时间透皮量与基质药物浓度呈正比,且Q-t关系可用Ficks扩散定律来描述。而丹皮酚成分经皮渗透参数则均以Higuchi动力学方程拟合为优,表明在此浓度范围内丹皮酚从凝胶基质骨架中释放量遵循单位面积释放量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的规律,但基质药物浓度增加与单位时间透皮量提高不呈比例。盐酸小檗碱单一成分制剂16 h内累积透皮量显著大于复方制剂(P<0.05),而丹皮酚单一成分制剂与复方制剂在考察时间内累积透皮量差异较小。结论虽然提高体外培育牛黄浓度可以不同程度增加复方体外培育牛黄微乳凝胶中盐酸小檗碱与丹皮酚的经皮渗透速率,但仍存在影响盐酸小檗碱释放或透皮的不利因素,需要加以改进与克服。
- 程璐黄蕾刘新国
- 关键词:丹皮酚经皮渗透微乳痤疮
- 多成分定量结合指纹图谱评价羊眼花药材质量
- 2024年
- 目的:研究羊眼花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羊眼花的指纹图谱,并测定羊眼花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苷、芦丁、芹菜素、槲皮素的含量,通过指纹图谱分析结合成分定量评价不同产地羊眼花的质量。结果:35批羊眼花样品指纹图谱标记了17个共有峰,经对照品比对指认了8个成分,35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902~0.998。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苷、芦丁、芹菜素、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0.8452~1.6452 mg/g、1.7415~2.6577 mg/g、0.9521~1.3314 mg/g、0.6929~1.2154 mg/g、1.1541~1.8821 mg/g、1.7814~2.9848 mg/g、2.9987~3.9323 mg/g、1.8452~2.9812 mg/g。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的研究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评价羊眼花药材的质量。
- 黄蕾郑丽慧黄凤娇刘新国舒翔朱琳
- 关键词:HPLC法指纹图谱
- 一清系列制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比较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对一清系列制剂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HIEID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0∶2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为254 nm。结果:根据日服量计算,颗粒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总量含量最高(日服用量为12.983 mg),片剂最低(日服用量为2.153 mg)。结论:同一处方不同剂型不同制备工艺,其成品中有效成分有较大差异,通过对一清系列制剂含量进行研究测定,不仅对不同制剂的质量进行了比较,而且为制定一清系列制剂通用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杨希聂晶谭静玲董远文郑露露黄蕾张立群
- 关键词:大黄素大黄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