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昕

作品数:18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腭裂
  • 14篇唇腭裂
  • 6篇单侧
  • 6篇完全性唇腭裂
  • 5篇婴儿
  • 4篇单侧完全性唇...
  • 4篇牙槽
  • 4篇疗效
  • 4篇疗效初探
  • 4篇矫治
  • 4篇NAM
  • 3篇新生儿
  • 3篇计算机
  • 3篇辅助设计
  • 3篇CAD
  • 2篇单侧唇腭裂
  • 2篇形态学
  • 2篇牙槽骨
  • 2篇软组织
  • 2篇术后

机构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8篇龚昕
  • 13篇于泉
  • 9篇钱玉芬
  • 4篇沈刚
  • 3篇王国民
  • 3篇陈荣敬
  • 2篇杨育生
  • 2篇嵇国平
  • 2篇潘国燕
  • 1篇潘晓岗
  • 1篇陈振琦
  • 1篇马晓飞
  • 1篇陆静
  • 1篇赵宁
  • 1篇俞哲元
  • 1篇张艳
  • 1篇杨臣杰
  • 1篇朱明
  • 1篇宫耀
  • 1篇柴岗

传媒

  • 3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第十次全国口...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唇腭裂新生儿术前计算机辅助设计鼻-牙槽骨塑形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唇腭裂术前矫治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单侧完全性唇腭裂40例,术前矫治组患者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对照组患者20例(男性15例,女性5例);术前矫治组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术前鼻-牙槽骨塑形矫治,对照组不进行术前矫治.使用Rapdiform XOR3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上颌牙槽数字模型进行形态学测量,并对两组各测量项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术前矫治组矫治前后各项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术前矫治组患者矫治后唇裂裂隙宽度为(4.6±3.5) mm,上颌中线偏斜量为(2.8±2.0)mm,裂隙侧乳尖牙区牙槽骨垂直高度为(3.7±1.1) mm,非裂侧为(4.6±0.9) mm,与矫治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术前鼻-牙槽骨塑形治疗是有效的唇腭裂新生儿术前矫治方法,能实现精确量化的上颌牙槽骨块移动,但可能导致牙槽骨高度降低.
于泉龚昕沈刚杨育生潘国燕陈荣敬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唇裂腭裂
术前鼻-牙槽骨塑形在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双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术前鼻-牙槽骨塑形的方法与技术,并进行初步疗效评价。方法:9例双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进行术前鼻-牙槽骨塑形治疗。将前颌骨向后移动,排列在两侧牙槽骨之间,使牙槽骨成为较为规则的弧形排列;鼻软骨塑形及鼻小柱延长。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9例患儿经5个月左右的术前鼻-牙槽骨塑形,前颌骨的前突量从37.64mm减至29.94mm,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牙槽骨排列成较为规则的弧形;鼻翼塌陷畸形得到改善,鼻尖形态改善,鼻底宽度减小(P<0.05),鼻小柱得到延长,从1.13mm增加至3.78mm(P<0.05)。结论: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为了获得较为理想的鼻唇形态及牙槽骨的规则弧形排列,术前鼻-牙槽骨塑形是值得采用的序列治疗方法。
龚昕钱玉芬
关键词:婴儿唇腭裂序列治疗
CAD-NAM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鼻唇形态的疗效初探
龚昕于泉钱玉芬
唇腭裂致上颌狭窄患者的腭扩展潜力分析
目的:评价双侧唇腭裂致上颌狭窄患者的腭穹窿形态与正畸腭扩展效果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7例先天性上颌双侧唇腭裂伴有上颌狭窄病例(男性9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13.8岁),使用上颌合垫分裂基托式扩弓器进行正畸腭扩展,在...
于泉潘晓岗钱玉芬龚昕
文献传递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唇腭裂新生儿术前鼻-牙槽骨塑形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唇腭裂新生儿术前矫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病例40例,术前鼻-牙槽骨塑形治疗组患者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对照组患者20例(男性15例,女性5例),使用Rapdi...
于泉龚昕沈刚杨育生潘国燕陈荣敬
关键词:唇腭裂
文献传递
双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术前鼻-牙槽骨塑形疗效初探
目的:探讨双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术前鼻-牙槽骨塑形的方法与技术,并进行初步疗效评价。方法:9例双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进行术前鼻-牙槽骨塑形治疗,包括前颌骨向后移动排列在两侧牙槽骨之间,使牙槽骨成为较为规则的弧形排列;鼻软骨塑...
龚昕钱玉芬
文献传递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术前矫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前矫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取模,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模型进行扫描并实现三维重建,三维诊断设计软件模拟整个错位上颌骨各骨段的矫正过程,并输出用于矫治器加工的数字模型。快速激光成型技术恢复矫治过程的模型并制作一系列矫治器,临床应用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的术前矫正治疗。结果:经过3~4个月的术前矫正,错位牙槽骨排列成较为规则的弧形;唇部裂隙宽度减小,鼻翼塌陷畸形得到改善,鼻小柱偏斜得到纠正。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前矫治能实现精确、量化的矫治目标,同时减少复诊次数,是一种高效、简洁的术前矫治方法。
龚昕于泉俞哲元王国民钱玉芬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双侧唇腭裂新生儿鼻唇部软组织在NAM矫治后的形态学分析
目的:先天性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畸形,可导致颜面形态异常。由于鼻软骨解剖位置的异常,肌动力平衡失调和上颌骨发育异常,唇裂修补术后鼻部畸形的情况仍较常见并将持续存在,其中鼻小柱缺少或变短是典型的临床表现。对于唇腭裂新...
于泉龚昕钱玉芬王国民
文献传递
固定矫治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6
2006年
目的:观察正畸患者在固定矫治治疗中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分布及变化。方法:实验组为331例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半年以上的正畸患者,其中男101例,女230例,年龄12~15岁,均居住城市,无开口呼吸的不良习惯。另以12~15岁初中生37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6例,女179例,无正畸治疗史;检查4个上切牙和4个下切牙的PLI、GI和SBI值,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相关组间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正畸患者的PLI、GI和SB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中男性的PLI值显著高于女性(P<0.01);在正畸患者中,PLI值无性别间差异(P>0.05),但男性的GI和SBI值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性下切牙的PLI、GI值显著高于上切牙(P<0.01),女性上、下切牙的PLI、GI和SBI值均无差异(P>0.05),说明戴固定矫治器使口腔卫生难以实施,在矫治期间男性的口腔卫生情况较女性差,而下切牙的卫生情况较上切牙差。结论:为维护牙周健康,对接受固定矫治的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十分重要,特别需注意对下切牙菌斑的控制。
龚昕陈蔚宫耀周蕾
关键词:固定矫治器牙周健康
快速成型三维模型在唇腭裂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通过三维激光扫描、CAD、快速成型技术,建立唇腭裂患者齿槽区精确的数字三维模型,并快速成型制作三维实体模型。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10例唇腭裂患者,取齿槽区石膏模型,经三维激光扫描、CAD软件处理、快速成型等步骤,制作齿槽区三维实体模型。结果对传统石膏模型和数字三维实体模型的裂隙曲线进行测量比对,数字三维实体模型精确度达97.7%~99.01%,平均精确度为98.51%。结论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建立唇腭裂齿槽区的精确化数字三维实体模型可替代石膏模型,对于病情判断、术前分析模拟以及未来新型唇腭裂术前矫形器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马晓飞张艳龚昕朱明柴岗
关键词:唇腭裂快速成型技术矫形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