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柏峰
- 作品数:65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历史时期青海城镇体系发展轨迹探赜被引量:3
- 2016年
- 青海的城镇是在青海地区特定的历史、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与内陆地区城镇发展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更多的特殊性。历史时期青海地区的大型聚落出现较早,但城镇发展相对滞后,规模小,数量少,城镇功能单一而且区域分布极不平衡。同时,由于青海东部是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过渡地带,这种特殊的区位又使青海城镇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与内陆地区有非常大的差异。
- 丁柏峰
-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青海明长城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
- 2023年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为研究青海明长城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青海明长城的历史作用,也有助于更好地阐释青海明长城的现实意义。历史上的青海明长城在增强河湟地区军事防御、保障地方和平稳定,平衡民族势力、奠定民族格局,以及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等方面曾起到积极作用。新时代的青海明长城在丰富历史文化研究、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激发家国情怀,以及助力区域发展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 李宇业丁柏峰
- 关键词:历史作用
- 地理环境对藏传佛教在甘青地区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 2024年
- 甘青地区是我国藏传佛教流布的重要地区,是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区域。宗教产生与传播的前提是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协调、适应,藏传佛教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藏传佛教在甘青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和此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发展,以及甘青地区的地理区位都密切相关。青海和西藏山水相连,青海省以及甘肃部分地区与西藏自治区共同构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主体。由于地理的、宗教的、军事的、政治的、民族的,以及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西藏与甘青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互牵动与影响非常明显。甘青地区尤其青海和甘南地区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传播区域,而甘肃其他区域作为农牧交错的过渡地区,在吐蕃王朝势力强大时也几乎被其全部占领,也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程度不一的影响。甘青地区是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控厄西北的核心地带,又是中原联结新疆、西藏等地的锁钥之地,甘青不稳则新疆、西藏必失。甘青地区这种不可替代的区位特征,对历代王朝在这里所推行的藏传佛教的政策具有深刻影响,继而对藏传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丁柏峰
- 关键词:地理环境藏传佛教
- 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初辟——先秦时期青海交通状况考述被引量:2
- 2018年
- 丰富的考古资料表明,青海地区至迟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区域性的交通路线,伴随着人类在青藏高原的生息活动,逐渐开辟了这里最古老的道路。交通路线的开辟,使青海地区的古人类摆脱了环境的束缚,拓展了生存空间,也使得他们始终保持着与其他地区古人类的密切联系。这些青海境内最原始的道路,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后,随着青海与外部联系的加强,不断扩展并逐渐被固定下来,最终形成了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线——青海道。
- 丁柏峰
-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
- 南京国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互动情况述论
- 2020年
-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相继派贡觉仲尼、刘曼卿、谢国梁、黄慕松、吴忠信等人入藏,代表中央政府沟通关系、办理事宜。西藏地方政府也设立了驻京机构,十三世达赖喇嘛不断派代表与南京国民政府进行沟通、表达诉求。总体而言,这一时期中央与西藏的关系得到了改善,朝向良性发展。1940年4月,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的成立,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基本恢复正常。
- 丁柏峰
- 关键词:国民政府方略
- 中国原始文化中的图腾崇拜及社会影响述略被引量:3
- 1999年
- 图腾文化是人类精神家园中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作为世界古老民族之一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曾创造过极富特色的图腾文化。只是在漫长的历史风云岁月中,图腾与神话、史话相互纽结,以致神话化、史话化,渐次湮没不彰,罕被道及。本文不揣浅陋,通过对中国古代史籍...
- 丁柏峰
- 关键词:图腾崇拜原始文化图腾文化《史记·五帝本纪》文化现象同一性
- 土族的生命周期调查——青海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调查报告
- 2004年
- 通常,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在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生活习惯和礼节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要求。在多数社会中,人的一生分为婴儿、儿童、成年、老年等阶段。每一个民族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过渡仪式,如出生礼、成丁礼、婚礼和葬礼等。
- 丁柏峰
- 关键词:成丁礼丧葬习俗生命周期婚姻习俗丧歌
- 明代对河湟地区的经营及其效果
- 河湟地区即今青海湖以东,兰州以西,祁连以南,黄河以北的湟水流域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因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西汉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重点经营的区域,在河湟开发的漫长历史中,明代是一个关键时期。明王朝总结汉唐以来历代政府经营河湟地...
- 丁柏峰
- 简论吐谷浑西迁之后与慕容鲜卑的历史分野
- 2013年
- 吐谷浑民族是公元4世纪初至7世纪中叶活动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民族,它所建立的政权前后存在了350年,对西北地区尤其是青海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西晋末年,吐谷浑民族万里跋涉,由东北出发,在西北扎根,其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吐谷浑部虽然与留居辽西的慕容鲜卑同根同源,但在其西迁以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自吐谷浑西迁之日,就开始了与辽西慕容鲜卑的历史分野。
- 丁柏峰
- 关键词:西迁文化变迁
- 多种宗教并行不悖的民间信仰体系——以云南维西玛丽玛萨人为例
- 2015年
- 玛丽玛萨人是生活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族群,在上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时被划为纳西族的支系。由于历史及周边环境的原因,其传统的宗教信仰体系比较复杂,既有自身原始的图腾崇拜,又有纳西族全民信奉的东巴教,还有在迪庆地区占有重要地位的藏传佛教。在玛丽玛萨人的日常生活中,这几种宗教信仰同时并存,并行不悖。
- 丁柏峰逯文杰
- 关键词:东巴教藏传佛教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