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瑞华

作品数:39 被引量:31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成像
  • 23篇磁共振
  • 10篇血管
  • 10篇磁共振成像
  • 6篇血管造影
  • 6篇造影
  • 6篇磁共振血管
  • 5篇血管成像
  • 5篇脊柱
  • 5篇关节
  • 5篇MRI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肿瘤
  • 4篇病变
  • 3篇动脉
  • 3篇血管病
  • 3篇数字减影
  • 3篇数字减影血管...
  • 3篇缺血

机构

  • 3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海事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无锡市第四人...

作者

  • 37篇乔瑞华
  • 22篇李明华
  • 14篇何鸿渊
  • 10篇王皖
  • 9篇杨世埙
  • 6篇许建荣
  • 5篇姚伟武
  • 5篇赵俊功
  • 5篇胡丁君
  • 5篇程英升
  • 5篇朱莉莉
  • 4篇肖云峰
  • 4篇顾一峰
  • 4篇朱珠华
  • 3篇靳激扬
  • 3篇李文彬
  • 3篇魏小二
  • 3篇沈艳
  • 3篇贾伟平
  • 2篇李梅

传媒

  • 8篇中国医学计算...
  • 6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2005年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4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膝部骨挫伤的MRI评估被引量:15
1998年
目的:进一步认识膝部骨挫伤的MRI表现以及与其他结构损伤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膝部外伤后6周内行MRI检查的58例连续性资料,骨挫伤与其他结构损伤诊断由两位骨关节放射专家一致认可,采用相关分析法确定二者有无关系。根据损伤机理,就其挫伤部位推断其他哪些结构可能出现损伤。并将21例骨挫伤MRI表现与退变对照比较。结果:骨挫伤与其他结构损伤有关系(OR=5.15),扭伤为骨挫伤最常见的原因,胫骨平台后外侧与股骨外髁中部骨挫伤多见,常伴有前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撕裂,软骨、内侧半月板损伤及创伤性滑膜炎。其次为胫骨平台内侧与股骨内髁挫伤,多伴有外侧副韧带撕裂、软骨、内侧半月板损伤及创伤性滑膜炎。根据病变部位、形态及T2W信号特点等,结合临床可与膝关节退变鉴别。结论:根据骨挫伤的MRI表现可引导发现相关隐匿性损伤。
杨世埙靳激扬许建荣王皖顾一峰何鸿峰乔瑞华
关键词: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膝部骨胳隐匿性病灶的磁共振成像分析被引量:9
1998年
目的:分析膝部骨结构隐匿性病灶的MRI特点以及与关节损伤的关系。资料与方法:膝关节MRI检查连续资料中发现70例明确骨内信号异常,其MRI表现分为五种类型。按临床表现不同分为三组。19例施行关节镜检查,9例同时做CT检查。结果:膝关节急性损伤组的骨内MRI异常信号多呈Ⅰ~Ⅲ型表现,即主要表现为片状模糊的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反映骨挫伤、隐匿性骨折或骨软骨骨折。慢性损伤组的骨内信号改变多为Ⅳ~Ⅴ型表现,病灶紧贴关节软骨下,T1WI和T2WI以低信号为主,反映骨软骨慢性损伤或退变。亚急性组的骨内病灶MRI表现类型则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许建荣杨世勋靳激杨朱珠华王皖何鸿渊乔瑞华
关键词:骨挫伤骨关节炎
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诊断和分期被引量:15
1997年
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MRI)表现和手术病理结果,探讨MRI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子宫内膜癌诊断和分期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术前MRI检查采取冠状面和矢状面的T1WI和T2WI成像,双盲法MRI阅片,子宫内膜癌MRI分期基本按FIGO分期原则。结果:病灶区在T1WI像上为等信号(不伴出血),T2WI呈现5种表现。MRI分期准确率达83.8%,分辨工期的准确率达90.9%。结论:子宫内膜癌MRI表现多样化,有44.4%病例表现不典型。MRI对子宫内膜癌(尤其对占多数的Ⅰ期病例)的分期具有很高的价值。
许建荣杨世埙王皖李明华何鸿渊乔瑞华李骊顾一峰朱珍朱珠华
关键词:子宫肿瘤肿瘤分期MRI子宫内膜癌
301人体脂分布测定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改变被引量:11
1997年
301人体脂分布测定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改变贾伟平项坤三丁炜陆俊茜杨世勋王皖何鸿渊乔瑞华我们应用磁共振(MRI)技术测定了301人的体脂分布,探讨中国人体脂分布的模式及发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后的变化。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共...
贾伟平项坤三丁炜陆俊茜杨世勋王皖何鸿渊乔瑞华
关键词:糖尿病NIDDM体脂分布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及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比较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前、后糖脂代谢、体脂分布、肝脏脂肪含量及胰岛B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予9例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250~500mg/次,每日3次,治疗24周。在试验前、后及期间,测量体重(Wt)、腰围(w)、臀围(H)。计算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胰岛素(FI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验前、后,采用MRI检查检测腹内、外及股部脂肪分布和含量,应用超声直方图技术进行肝脏脂肪含量半定量测量(计算衰减系数值),间接反映肝脏脂肪含量。采用精氨酸刺激试验测定胰岛B细胞功能,以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反映胰岛素敏感性。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口服二甲双胍24周后的FPG、2hPG、HbA_(1c)、腹部内脏脂肪(VAT)、总腹部脂肪(TAAT)和大腿部筋膜下脂肪(SFAT)含量、Wt及WHR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VAT、TAAT降幅分别为6.7%和7.9%。反映肝脏脂肪含量的肝脏左叶剑突下纵切位(LL)、右叶肋间切位(MR)、右叶肋下斜切位(OR)的衰减系数以及3个切面衰减系数均值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并明显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VAT、TAAT及SFAT含量。
朱洁华贾伟平包玉倩陆俊茜乔瑞华陈亚青项坤三
关键词: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内脏型肥胖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I诊断
目的: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I表现,认识MRI 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侵袭性纤维瘤病病人的MRI 资料,包括病变的部位、形态、边界和信号特点。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11例病例均行...
朱莉莉李明华姚伟武乔瑞华肖云峰
文献传递
延长急性脑缺血溶栓时间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尝试人体白蛋白、硫酸镁与溶栓联合应用延长脑缺血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方法利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对建立的MCAO模型按照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对评分≥3,应用随机数据表法进行随机分组:A组为缺血3h后溶栓(8只);B组为缺血6h后溶栓(8只);C组为缺血3h后神经保护药物干预后溶栓(8只);D组为缺血6h后神经保护药物干预后溶栓(8只)。溶栓治疗是在脑缺血的不同时间把线栓拔出后以尿激酶2500u稀释后自股静脉缓慢注入。神经保护药物干预,即在线栓拔出前0.5h,将5%硫酸镁溶液,按照500mgkg体重的用量自腹腔注射;然后再自股静脉缓慢注入20%人体白蛋白2ml,15min内注射完。分别对脑缺血MCAO模型3h或6h治疗前、治疗后3h、治疗后2d和9d分别行MRI检查。在DWI和T2WI图像上观测梗死灶的变化,T2WI图像上测量梗死灶大小,采用PWI测量梗死中心区(即DWI上高信号中心,gs)、梗死边缘区(DWI上高信号边缘)、皮质区(pz)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重点测量相对脑血流量(rCBV)、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相对上升斜率(rMSI)。最后一次MRI检查结束后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MMP2的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LCMS)。结果B组溶栓后,DWI上高信号中心(gs)、pz及pbra区的rCBV均有进一步的提高。gs区的升高,达对侧的240%,同时伴有gs区的rMSI进一步下降,提示gs的过度灌注,伴有对比剂的大量漏出。与脑缺血3h溶栓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D组治疗后3h,gs、pbra区的rCBV稍下降,pz区rCBV稍升高,与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gs和pz区rMSI缓慢上升,pbra区缓慢下降,与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治疗后9d随访,gs、和pz区的rCBV降低,pbra区的rCBV稍降低,与D组治疗后3h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gs、pbra区和pz区rMSI于治疗后9d缩短至对侧的40%~60%,与治疗后3h相比,
李明华赵俊功程英升方淳乔瑞华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扩散成像急性脑缺血溶栓时间窗MCAO模型神经保护药物硫酸镁溶液
大鼠急性脑梗死后不同区域扩散和灌注成像的变化特点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后不同区域的PWI和DWI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病理基础,确立评估急性脑缺血可逆性梗死的MRI特异指标及标准。方法利用线栓法建立实验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A组(单纯脑缺血组):①1.5h(3只),②3h(6只),③6h(3只),④9h(5只)。另设立假手术组作对照组(B组,5只,仅分离颈总动脉)。对上述各组大鼠在规定的时间内行MRI检查,重点测量梗死中心区、梗死边缘和皮质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对血流量(rNEI)、相对峰值时间(rTTM)、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相对上升斜率(rMSI)和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相对下降斜率(rMSD)。将结果与TTC染色、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A组于缺血1.5h后梗死中心区ADC降低(0.29×10-3mm2s),不同时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梗死边缘区ADC随时间延长进一步降低,其ADC于脑缺血后1.5h与9h、3h与9h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脑缺血后1.5h,梗死中心区、皮质区之间ADC差异显著(P<0.05),ADC位于皮质区与梗死边缘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病理结果和LSCM结果,ADC大于0.51×10-3mm2s,rNEI大于70%和rTTM小于120%,提示脑组织的损伤轻微或可逆。结论急性脑缺血后其DWI、PWI参数值随时间、空间变化,DWI、PWI的半定量化分析,可以鉴别脑缺血发生后脑缺血不同区域的变化,为我们鉴别缺血半影区的存在及范围提供新的方法。
赵俊功李明华程英升方淳乔瑞华
关键词:扩散急性脑缺血表观扩散系数实验大鼠脑梗灌注成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MR表观弥散系数定量测定对脊柱压缩性骨折病因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 评价MR表观弥散系数 (ADC)定量测定对脊柱压缩性骨折病因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73例脊柱压缩性骨折MRI平扫和弥散成像 (DWI)检查。病理性骨折 32例 ,包括转移性肿瘤 2 3例 ,骨髓瘤 2例 ,嗜酸性肉芽肿 1例 ,结核 6例 ;单纯性骨折 4 1例 ,包括单纯外伤所致 2 3例 ,骨质疏松 18例。病理性骨折者中 2 4例行CT导引下经皮骨穿刺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 ,另 8例转移有明确原发肿瘤病史 ;外伤或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均符合临床及MRI表现 ,部分随访证实。结果 急性单纯性压缩骨折ADC值为 (4 .5 6± 0 .5 )× 10 -4mm2 /s ,病理性骨折ADC值为 (2 .0 8± 0 .7)× 10 -4mm2 /s ,经统计P <0 .0 5。单纯性压缩骨折与病理性椎体压缩骨折DWI信号互相重叠 ,DWI上均呈高信号的单纯性压缩和病理性压缩经统计分析P >0 .0 5。结论 MRIADC定量测定能在很大程度帮助鉴别脊柱骨折的病因。
姚伟武李明华杨世埙乔瑞华何鸿渊
关键词:脊柱压缩性骨折病因
症状性颅、颈部动脉狭窄在3.0T上的MRA与DSA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前瞻性分析3.0T应用SENSE技术的高分辨率对比增强容积扫描MRA(CEMRA)和3DTOFMRA在临床疑有颅、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临床怀疑颅、颈部动脉狭窄的患者接受头颅MRI平扫、头颅3DTOFMRA和颈部CEMRA检查。动脉狭窄的程度与DSA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MRA显示各段颅、颈部动脉狭窄的不同程度和DSA检查显著相关(Rs=0.97,P<0.01)。以DSA结果为金标准,狭窄程度超过50%者MRA诊断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4%、准确率为99.4%。结论3.0T的3DTOFMRA和高分辨率CEMRA检查能可靠和有效地评价颅、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可作为DSA术前必要的检查技术,或可替代传统DSA诊断性检查。
李梅李明华王建波王珏方淳乔瑞华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