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治疗
  • 1篇正中线
  • 1篇三维重建
  • 1篇数字化
  • 1篇数字化三维重...
  • 1篇切除
  • 1篇瘘管
  • 1篇骶尾
  • 1篇骶尾部
  • 1篇骶尾部藏毛窦
  • 1篇尾部藏毛窦
  • 1篇立体成像
  • 1篇疗效
  • 1篇解剖学
  • 1篇筋膜
  • 1篇筋膜炎
  • 1篇局部解剖学
  • 1篇括约肌
  • 1篇后正中线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凌光烈
  • 4篇于伟刚
  • 4篇王竞
  • 3篇詹娇阳
  • 3篇张清月
  • 2篇刘天牧
  • 1篇苏航
  • 1篇吴琼
  • 1篇董大海

传媒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国人肛门括约肌的数字化三维重建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人体连续横断面图像数据集和计算机三维重建形成数字化的肛门括约肌。方法将人体连续横断面图像数据集的括约肌部分,通过3D-MAX软件建立成数字立体的肛门括约肌三维图像。结果建立了我国第一份肛门括约肌的数字立体模型,并渲染、导出顶视图,前视图,侧视图及任意的剖面图。结论为研发集局部解剖学和肛肠科疾病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及模拟手术程序,提供基础平台。
苏航王竞于伟刚凌光烈
关键词:肛门括约肌局部解剖学数字化立体成像
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治疗体会被引量:7
2011年
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的肛周、阴囊及会阴坏死性筋膜炎,以肛周及会阴部筋膜组织迅速普遍坏死而不侵及肌肉组织为首要病理特点,是一种极严重而罕见的感染性疾病。本病发病急骤,发展迅速,患者常死于感染性休克或其他并发症,病死率达36%~45%[1]。一。
于伟刚王竞张清月刘天牧詹娇阳董大海凌光烈
关键词: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Parks法分段剔除瘘管结合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观察与评价被引量:7
2011年
复杂性肛瘘是临床常见疾病,约占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肛瘘住院患者的20.6%。目前,复杂性肛瘘治疗比较困难,治疗方法也较多,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复发率高,并发症和后遗症多等。我科在研究中医传统挂线术和现代医学切除术的基础上,改进了复杂性肛瘘手术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治疗本病68例,全部治愈。术后6个月内复发3例,二次同法手术治疗,术后12个月跟踪随访,未再发生复发现象。结果表明,该术式治疗复杂性肛瘘疗程短,痛苦小。
张清月王竞刘天牧于伟刚詹娇阳凌光烈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瘘管挂线术
改良式病灶切除和创面敞开引流治疗骶尾部藏毛窦被引量:7
2012年
骶尾部藏毛窦(pilonidalSinUS)系骶尾部的一种慢性瘘道性炎症。本病常发生在肛门后正中线骶尾部皮肤内,形成含有毛发的瘘道,故称骶尾部藏毛窦。本病为一种罕见疾病,多见于白人,黑人和黄种人发病罕见,男性多见,多在20—30岁发病,但也有文献报道1例73岁高龄患者,实属罕见,肥胖和毛发浓密者易发病。本病起病缓慢,隐匿。在我国发病率低,较为罕见,误诊率高,复发率亦高,诊断和治疗有一定难度。本研究对12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采用改良式病灶切除和创面敞开引流,报道如下。
于伟刚王竞吴琼张清月詹娇阳凌光烈
关键词:骶尾部藏毛窦引流治疗病灶切除改良式创面后正中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