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16S测序技术分析功能性便秘患者不同结肠传输动力肠道菌群的差异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运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结肠传输动力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招募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60例FC患者,根据结肠传输试验结果分为结肠转运时间延迟(DCTT)组20例、结肠转运时间正常(NCTT)组40例,同时招募3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留取各组新鲜粪便,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的差异,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基因功能预测。结果①α多态性分析:在菌群丰度指数(Chao1、observed_otus)上DCTT组较NCTT组与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3组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群落组成分析:3组均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为优势菌门,以拟杆菌属、粪杆菌属为优势菌属。在属水平上,Blautia、Roseburia、Agathobacter、Klebsiella、Fusicatenibacter、Ruminococcus_gnavus_group、Romboutsia、Eubacterium_hallii_group、Dorea、Lachnospiraceae_ND3007_group菌属DCTT组与NCTT组较正常对照组水平下降(P<0.05),但DCTT组与NCT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alister、Lactobacillus、UCG_002、Lachnoclostridium、Christensenellaceae_R_7_group、Family_XⅢ_AD3011_group菌属DCTT组与NCTT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但DCTT组与NCT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rabacteroides、Subdoligranulum、Flavonifractor菌属NCTT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与DCT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tyricimonas菌属DCTT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与NCT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rasutterella菌属DCTT组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与NCT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EfSe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以Blautia、Roseburia、Agathobacter、Escherichia-Shigella、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 group、Anaerostipes、Intestinimonas、Fusicatenibacter、Ruminococcus_gnavus_group、Romboutsia、Klebsiella为生物学标记,DCTT以Lactobacillus、UCG_002、Alistipes、Clostridia_
- 胡露楠刘启鸿柯晓杨正宁方文怡赵培琳任彦
-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肠道菌群
- 内镜操作视频联合PBL教学法在消化内镜临床实习教学中的研究
- 2021年
- 消化内镜目前在消化内科占据重要地位,这也给本科生实习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需求,我们鉴于上述教学问题,基于实习生反馈。对内镜操作视频结合 PBL 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了应用和探讨。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01月--2020年06月进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100名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内镜操作视频+PBL)和对照组(LBL组)。研究组通过内镜手术视频联合PBL教学模式,进行讨论学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实习生100名(研究组50名,对照组50名),两组间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理论成绩平均(93.7±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5.6±2.7)分(P<0.01)。学生问卷显示在提高学习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加强实践能力及总体满意度几个项目的评分,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并建立内镜操作视频+PBL 讨论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消化内镜的教学障碍,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 王薇徐丛荣任彦付肖岩
- 关键词:临床教学消化内镜实习生
- 基于“态靶辨治”思想探讨排便障碍型便秘的辨治
- 2024年
- “态靶辨治”理论体系由仝小林院士首次提出,“态”定位疾病所处的阶段,指的是疾病的状态,“靶”是在“态”的基础上患者出现的异常理化指标等表象。该理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临床可用于指导排便障碍型便秘(DD)的辨治。DD首分虚、实两类,再分不协调性排便、直肠推进力不足两型,辨以郁滞态、虚损态、血瘀态三态,结合发病机制以识靶标。治疗上进行态靶结合、分型辨治。不协调性排便型便秘从肝入手,注重疏肝气、调肝血,兼顾活血化瘀;直肠推进力不足型便秘立足于脾,重视调气养血,兼顾治肾以平衡阴阳。运用“态靶辨治”理论体系治疗DD,临床获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 胡露楠刘启鸿柯晓柯晓赵培琳方文怡
-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Hp感染、NF-κB、TGF-α表达的相关研究
- 胃炎是我国普遍存在的消化道常见疾病,慢性胃炎的组织病理学发现,湿热证常与炎症有关联,有临床调查显示,慢性胃炎湿热证占52.38%,Hp(+)占53.27%,湿热证Hp(+)占69.75%。表明湿热邪气-慢性胃炎-湿热证H...
- 柯晓任彦武一曼葛振华周凡
- 文献传递
- 联合用药肠道准备法在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10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对照组(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波士顿肠道评分量表(BBPS)、结肠镜进镜时间及退镜时间、腺瘤检出率和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肠道准备评分[(7.21±1.05)分]和肠道准备有效率(9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6.03±1.14)分,78%](P<0.05)。研究组的进镜时间[(5.5±3.2)min]较对照组[(6.1±3.7)min]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的结肠腺瘤检出率较对照组高,然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4%)显著低于对照组(32%)(P<0.05)。结论: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使用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具有增加清洁度、提高镜检效果、增强患者耐受性和安全可靠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王薇任彦付肖岩
-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小麦纤维素颗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
- 组学技术与脾胃病证候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结合组学技术的时代背景,回顾应用组学技术进行的脾胃病证候的初步研究,浅析当前研究所面临的辨证标准、模型制备、数据处理等难点及研究思路。认为遵循中医整体观念,采用组学技术深入开展脾胃病的证候研究势在必行,对于阐明脾胃病证候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 任彦
- 关键词: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
- 基于伪无菌实验与肠菌移植技术研究气滞证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对肠道动力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运用伪无菌实验与肠菌移植技术,探讨气滞证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肠道菌群对肠道动力的影响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气滞证STC组6只、伪无菌组12只。气滞证STC组采用洛哌丁胺混悬液3 mg/kg灌胃联合夹尾刺激建立气滞证ST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采集气滞证STC组和正常组大鼠的新鲜粪便制备100 mg/ml粪菌混悬液。伪无菌组采用抗生素鸡尾酒法(给予含杆菌肽、硫酸链霉素、硫酸新霉素各20 mg/ml的混合抗生素混悬液灌胃)建立伪无菌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粪菌液组、气滞证STC粪菌液组各6只,再分别给予制备的相应大鼠粪菌混悬液10 ml/kg灌胃;气滞证STC组大鼠给予等体积无菌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7天。比较气滞证STC组、正常粪菌液组、气滞证STC粪菌液组小肠推进率;ELISA法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5-羟色胺3受体(5-HT3R)、5-羟色胺4受体(5-HT4R)阳性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色氨酸羟化酶1(TPH1)、色氨酸羟化酶2(TPH2)、5-羟色胺转运体(SERT)、单胺氧化酶A(MAO-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粪菌液组比较,气滞证STC组、气滞证STC粪菌液组大鼠小肠推进率、血清5-HT水平,结肠组织5-HT3R、5-HT4R阳性表达以及TPH1、TPH2、SERT、MAO-A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气滞证STC组和气滞证STC粪菌液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证STC大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肠道传输功能减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5-HT的合成、转运、代谢等途径而导致肠道动力障碍。
- 刘启鸿柯晓骆云丰胡露楠任彦方文怡赵培琳严锦贤
-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证肠道菌群肠道动力
- 基于GC-MS法分析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粪便短/中链脂肪酸与便秘严重程度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采用气相质谱联用(GC-MS)法探讨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粪便短/中链脂肪酸(SCFAs/MCFAs)的变化及其与便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30例STC组和30例正常组研究对象的新鲜粪便,采用GC-MS法分析粪便SCFAs/MCFAs情况,并探讨其与便秘严重度评分(CSS)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到9种SCFAs,4种MCFAs,STC组总SCFAs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Z=4.355,P<0.001),2组总MCF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28,P=0.304)。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显示2组SCFAs/MCFAs存在差异,且该评估模型稳定(Q^(2)=0.446,P<0.005),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STC患者与正常组相比,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水平下调,己酸、庚酸水平上调。KEGG分析发现,2组差异性代谢物共涉及16条通路,其中STC组碳水化合物消化与吸收通路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乙酸、丙酸、丁酸水平与CSS呈负相关,己酸、庚酸水平与CSS呈正相关。结论STC患者粪便SCFAs/MCFAs水平与健康人存在差异,表现为总SCFAs、乙酸、丙酸、丁酸水平降低,己酸、庚酸水平升高。
- 胡露楠刘启鸿柯晓柯晓林湖灿方文怡赵培琳方文怡
-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短链脂肪酸
- 杨春波教授辨治脾胃湿热临证法要被引量:23
- 2019年
- 杨春波教授是全国第3届国医大师,脾胃病名家,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科研研究60余载,对脾胃湿热证有较深入研究。杨老将湿热理论,由外感温病引入内伤脾胃,整理并创建了系统的脾胃湿热理论体系,广泛应用于临床,临证经验丰富,兹将其治疗脾胃湿热中的一些法要机窍,述于此与同道共享。
- 杨春波骆云丰任彦陈锦团柯晓
- 关键词:脾胃湿热名医经验
- PBL教学法联合多媒体技术在消化内科胃肠镜教学中的应用
- 2022年
-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内科实习带教中的重点及难点。胃肠镜检查的相关知识更新快,且涉及较多动态图像,传统授课方式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运用学生自学结合教师指导的PBL 教学法,辅以多媒体技术,可有效调动实习生的学习能动性,帮助学生“看得见”的同时还“看得懂”。本文主要介绍PBL教学法联合多媒体技术在消化内镜本科生胃肠镜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和体会。
- 徐丛荣任彦俞静廖春丽王薇
- 关键词:消化内科本科实习生PBL教学法多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