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整体自尊
  • 2篇人际
  • 2篇人际互动
  • 2篇人格
  • 2篇自我
  • 2篇自尊
  • 2篇互动
  • 1篇道德
  • 1篇道德理论
  • 1篇道德判断
  • 1篇道德情感
  • 1篇动机
  • 1篇新教
  • 1篇新教育
  • 1篇心理学
  • 1篇信心
  • 1篇社交
  • 1篇社交需求
  • 1篇实证

机构

  • 8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昆明冶金高等...

作者

  • 8篇何亚云
  • 6篇张锋
  • 1篇冯江平
  • 1篇周艳艳
  • 1篇殷素梅
  • 1篇冯庆林
  • 1篇马定松

传媒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心理科学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应用心理学
  • 1篇学术探索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外部评价条件下自尊对人际互动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根据Swann的自我确认(self-verification)理论模型(Swann,1983,1987,1990,1999,2002a),自我确认是个体界定自我存在、组织经验、预测未来以及引导社会交往的心理倾向,而稳定的...
何亚云
关键词:整体自尊人际互动社交需求
文献传递
当代组织创新的理论及其应用意义被引量:10
2003年
组织环境里的创新不只是独立的个人创新 ,而具有更加复杂的内容。建立在等级体制和官僚体制基础上的解决问题的传统规则和组织的运行机制 ,受到来自市场方面的严重挑战。当代组织创新的理论模型强调 ,个人的创新性成就依赖于组织运作的开放性 ,以及组织给予个人在经济和精神上的投入 ,并找到维护组织利益和保证个人创造性发挥彼此平衡的运行机制。
张锋何亚云
关键词:系统模型
对创新教育实施途径的思考被引量:4
2002年
本文通过对国外最新心理学的研究,认为虽然目前国外创新教育的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创新教育的操作性方案,但是国外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一问题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研究者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帮助学生树立创新信念、鼓励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特定领域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的选择与发现提供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元认知)的技能等几个方面入手.
计丽娟何亚云张锋
关键词:创新教育心理学好奇心自信心自我管理
人格与认知融合的尝试:历史与现实被引量:4
2005年
人格和认知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两大基本领域,对二者的研究具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内容和方法论取向,二者分属不同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其理论和研究都很少有交叉。尽管许多心理学家为促进其融合做了相当的努力,但这一过程远没有完成。未来的研究如能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取向出发,通过寻求表征人格特质的有效行为指标,则有望促进二者的融合过程。然而,针对人格特质开展的认知实验研究具有脱离传统人格特质研究的生态化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同时引入现场研究和纵向追踪研究。
马定松何亚云张锋
关键词:人格
20年来的西方创造性心理测量研究:方法与问题被引量:12
2003年
结合西方国家近 2 0年来有关创造性的心理测量学研究文献 ,分析和评论了心理测量研究技术的发展、特点、主要的实证研究 。
张锋冯庆林何亚云
关键词:实证研究
人格研究中的注意过程:实现动机与认知整合研究的纽带被引量:1
2003年
由于注意过程的神经生理机制得以破译,人格研究者发现,通过把注意分解为由神经系统调节的不同操作成分,可以在人格的动机系统和认知过程间形成多种特定的联结,以使生物过程与认知过程形成一个连续体,从而使生物的和认知的两种研究取向有了相互融合的可能性。
张锋殷素梅何亚云
关键词:人格动机
道德理论的新进展——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式被引量:21
2004年
道德判断的研究一直遵循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理性主义模式 ,但随着人们对认知双重过程论的逐渐认可 ,传统的道德判断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介绍了道德判断的一种新的理论模式———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式。该理论认为 ,道德判断是由迅速、自动的评价 (直觉 )所导致。
何亚云冯江平
关键词:道德理论道德判断道德情感
自尊与人际互动:理论、研究与问题被引量:5
2005年
基于自我确认理论开展的大量研究,有助于理解自尊对人际互动行为的调节作用。然而,研究者对自尊的测量工具不尽相同,筛选实验被试的标准也不尽一致,实验范式忽略了对实际人际互动情境的操纵,单纯采用人际选择反应作为测量自我确认的指标,因而难以形成具有整合性的理论模型。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在编制合适的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将整体自尊与特殊自尊作为两个独立的变量置于整合性实验范式下开展研究,同时采用对人际评价信息的认知判断和对评价者的交往选择的双维指标,以全面揭示整体自尊与特殊自尊对自我确认过程的相对作用及其心理机制。
何亚云张锋周艳艳
关键词:整体自尊人际互动自我确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