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基生
- 作品数:51 被引量:243H指数:7
-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设计被引量:3
- 2015年
- 论文探讨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量化评价方式。基于相关理论框架和评价实践,编制了一份包括自我定向阶段、应用学习策略阶段、自我监控阶段和自我评价阶段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问卷,通过对问卷结果的主成分因子分析,构建了一个由四个阶段、九个因子构成的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模型和量表。数据分析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为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量化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 何基生刘湘娇
- 关键词: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
- 提升地方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性策略——以湘南学院为例被引量:6
- 2015年
- 地方本科院校临床专业临床技能实践教学环节被弱化的现象严重。为适应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院校迫切需要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切实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实践能力,主要措施包括:增加临床技能实践教学学时,构建合理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注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临床实践基地建设,重视临床见习和实习等等。
- 苏维何基生宋新志
-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
- 关于“导向型自主学习”概念的探讨被引量:6
- 2009年
- "导向型自主学习"与人赖以存在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导向型自主学习"理论就是教师采用有效的引导方式帮助学习者形成某种学习心理机制。我们从文化哲学的整体主义的视角出发,尝试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导向型自主学习"的概念进行界定。
- 何巧艳何基生
- 关键词:导向型自主学习文化背景
- “师生互位”教学法在高师教育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 2008年
- "师生互位"教学法引入教育学教学的意义毋庸置疑。教育学教学采用"师生互位"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独立学习、小组集体研究、个人撰写教案、课堂讲解、全班讨论等活动,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丰富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健全专业情感,进而促进学生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 何基生
- 关键词:教育学教学
- 运用“师生互位”教学法引导高师生的自主学习被引量:1
- 2009年
- 教育学教学通过"师生互位"教学实验,组织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小组集体研究、个人撰写教案、课堂讲解、全班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增强学习动机,改良学习方法与习惯,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健全专业情意,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 何基生
- 关键词:教育学教学高师生
- 人工智能时代“新教师”的发展策略被引量:2
- 2020年
- 人工智能(AI)因其价值之大,不仅仅受到科技界的欢迎,也成了教育界的座上客。该文阐述了"AI+教育"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新教师"进行"AI+教育"教学模式探索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新教师"发展的策略。
- 孟钲钧王廷凤何基生覃兰燕
-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师发展
- 对完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若干思考被引量:3
- 2012年
-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点在于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重点在于校长如何负责,难点在于正确处理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党政职责不分、书记校长关系微妙和相互制衡不力等问题。只有构建党政既制衡又协调的权力机制,形成程序合理、管理规范的制度机制,强化学术权力,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才能促进高校领导体制的和谐健康发展。
- 李克勤何基生
- 关键词: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权力机制
- 理解与对话:师生共享共生的平台被引量:3
- 2010年
- 理解就是理解者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对话过程。对话实质上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致力于和睦相处、共享共生和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理解与对话的过程。理解与对话彰显出师生一种幸福的生存方式,教学需要理解与对话。通过理解与对话促进师生共同追求幸福生活,不断提升生命质量,促使师生共享共生。
- 苏传盛何基生
- 关键词:共享
- “国培计划”引发对地方高校师资培训的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从2008年实施"国培计划"以来,我国农村的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笔者因"国培计划"引发对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师资培训中问题的思考,对我国地方高校师资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借鉴国外和"国培计划"的培训经验,推广我国地方高校师资培训,以适应高校教育教学需要的建议。
- 张慈珍何基生
- 关键词:国培计划地方高校师资培训网络教育
- 生态可持续性视野下的课程与教学愿景
- 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必将导致人类加速走向毁灭。面对当前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各国政府必须跨越政治、经济和宗教的分歧结成团结的联盟,制定共同的环境保护策略,以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传递环境信息、培养全球意识...
- 黄乃祝何基生
- 关键词:学校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观可持续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