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建成

作品数:492 被引量:2,223H指数:2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9篇期刊文章
  • 104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8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学

主题

  • 200篇中医
  • 151篇帕金森
  • 150篇帕金森病
  • 79篇证候
  • 66篇中医证
  • 64篇衰竭
  • 60篇心力衰竭
  • 56篇中医证候
  • 47篇中医药
  • 43篇充血性
  • 42篇充血性心力衰...
  • 34篇多巴
  • 34篇心肌
  • 33篇药疗
  • 33篇药疗法
  • 33篇医药疗法
  • 33篇帕金森病大鼠
  • 33篇中医药疗法
  • 29篇细胞
  • 27篇地黄

机构

  • 401篇上海中医药大...
  • 97篇甘肃中医药大...
  • 2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9篇解放军第25...
  • 11篇浙江医院
  • 10篇复旦大学
  • 8篇教育部
  • 8篇解放军252...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陕西中医药大...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兰州大学第二...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沈阳市第四人...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69篇何建成
  • 42篇曹雪滨
  • 41篇王忆勤
  • 39篇李小茜
  • 36篇庄燕鸿
  • 35篇丁宏娟
  • 34篇李福凤
  • 30篇燕海霞
  • 30篇王利
  • 29篇梁建庆
  • 27篇滕龙
  • 26篇王文武
  • 25篇洪芳
  • 25篇胡元会
  • 22篇罗瑞静
  • 22篇袁灿兴
  • 21篇冉秋
  • 21篇李果刚
  • 19篇刘永琦
  • 19篇陈汝兴

传媒

  • 29篇中华中医药学...
  • 26篇时珍国医国药
  • 2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7篇中华中医药杂...
  • 16篇中国老年学杂...
  • 16篇甘肃中医
  • 1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1篇中医杂志
  • 10篇上海中医药大...
  • 8篇上海中医药杂...
  • 8篇医学研究杂志
  • 7篇中国中医药科...
  • 7篇新中医
  • 7篇甘肃中医学院...
  • 7篇光明中医
  • 6篇中国实验动物...
  • 5篇浙江中医杂志
  • 5篇西部中医药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

  • 12篇2023
  • 15篇2022
  • 17篇2021
  • 14篇2020
  • 13篇2019
  • 17篇2018
  • 14篇2017
  • 28篇2016
  • 23篇2015
  • 26篇2014
  • 23篇2013
  • 19篇2012
  • 22篇2011
  • 21篇2010
  • 33篇2009
  • 30篇2008
  • 7篇2007
  • 11篇2006
  • 9篇2005
  • 11篇2004
4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花注射液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内源性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内源性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pMCAO模型,在缺血后24h,红花注射液各剂量组给予腹腔注射红花注射液,维脑路通组同时给予相应的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每天1次,连续14d。于术后1、3、7、14天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肌力评定;14d后抽血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6、C反应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DF-1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各组在术后第1天,Bederson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肌力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红花中剂量的效果越明显。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L-6、CRP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较模型组,维脑路通组、红花中剂量组亦有显著差异(P<0.001)。SDF-1蛋白表达,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维脑路通组、红花中剂量组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1);较模型组,维脑路通组、红花中剂量组亦有很大的差异性(P<0.001);相比维脑路通组,红花中剂量组SDF-1的表达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内源性修复,其机制研究可能是通过提高缺血梗死部位趋化因子SDF-1的表达实现的。
王利何建成庄燕鸿张建英张成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缺血性脑卒中
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体系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将最优化理论运用于铁道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研究领域,建立了转向架轴箱定位参数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多种优化算法。通过比较分析,找到了较有效的算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采用双设计变量及目标函数构成的三维图和临界速度等值线图证实所获解的正确性。
何建成陈跃来
关键词:辨证论治方剂中医药疗法中国医药学
何建成教授从肝肾论治帕金森病被引量:16
2021年
帕金森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何建成教授基于肝肾同源的基本理论,提出肝肾不足为疾病基本病机,治疗以滋补肝肾为主,创立复方地黄方经验方,并通过研究揭示了复方地黄方改善帕金森病症状,减轻西药不良反应,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机制。
张蕾何建成
关键词:帕金森病肝肾同源
心肌康对小鼠应激能力的影响及其毒性实验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初步探讨心肌康对小鼠应激能力的影响及该制剂的毒性情况。方法:通过测定心肌康对小鼠游泳时间及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来观察心肌康对小鼠应激能力的影响;同时作最大耐受量试验观察该制剂的安全性。结果:心肌康可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及常压耐缺氧时间,最大耐受量试验无小鼠死亡。结论:心肌康可显著提高小鼠抗应激能力,并且安全无毒。
李沛清刘雄刘永琦席时燕何建成
关键词:抗应激最大耐受量
美多芭对帕金森病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美多芭对帕金森病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 6 羟基多巴胺(6 OHDA)注射于大鼠脑右侧黑质造成偏侧帕金森病模型 ,并用美多芭进行治疗 ,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用TUNEL染色和透射电镜的方法观察美多芭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美多芭治疗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 (2 3 5 0± 3 85 )个 ,比模型组 (37 83± 6 4 6 )个明显减少 ,阳性细胞计数结果比较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电镜检查结果显示美多芭治疗组细胞改变明显比模型组为轻 ,表现为细胞膜稍有皱缩 ,细胞体积略缩小 ,线粒体等细胞器形态正常 ,细胞核稍呈皱缩状态 ,染色质有轻度凝聚成块并有边聚倾向 ,核膜基本完整。 结论 美多芭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元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
何建成袁灿兴卫洪昌陈汝兴
关键词:美多芭帕金森病细胞凋亡脱噬作用
心复康口服液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ND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心复康口服液对压力超负荷心衰大鼠心肌线粒体ND4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模型组(模型组)、心复康口服液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法制作心衰大鼠模型,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分别大鼠第4、8、12周心肌线粒体ND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术后第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D4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ND4 mRNA表达升高(P<0.01),ND4蛋白表达也升高(P<0.05)。②术后第12周,与8周时比较,模型组大鼠ND4 mRNA含量降低(P<0.05),ND4蛋白显著降低(P<0.01);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治疗组ND4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较8周时也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心复康口服液可上调压力超负荷心衰大鼠心肌线粒体ND4 mRNA的表达,提高心肌细胞ND4蛋白含量,改善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徐淑乐张刚曹雪滨平政崔英凯何建成胡元会王士雯
关键词:心肌能量代谢心复康口服液
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7
2010年
目的研究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注射于脑右侧黑质造成单侧PD损毁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天麻钩藤饮组(给药浓度为5.13g/ml),共给药14天。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应用TUNEL、透射电镜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Bcl-2、Bax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均能检测到TUNEL染色阳性细胞核,且模型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P<0.01)。天麻钩藤饮组也能检测到凋亡细胞核,但与模型组比较,凋亡细胞数较少(P<0.01)。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ax和Bcl-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以Bax蛋白升高为主;而与模型组比较,天麻钩藤饮组Bcl-2显著升高,Bax显著降低(P<0.01)。电镜结果显示,天麻钩藤饮组神经细胞病理变化比模型组明显为轻。结论天麻钩藤饮对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应激,升高Bcl-2,抑制Bax激活而实现的。
何建成王文武
关键词:帕金森病细胞凋亡天麻钩藤饮多巴胺能神经元
气岸遥凌豪士前 风流肯落他人后——国医大师周信有教授学术思想索源
周信有教授是全国首批和第二批、甘肃省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医、教、研80多年.2001年,被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中国老龄协会等单位授予“全国健康老人”荣誉称号.2004年...
梁建庆何建成
关键词:中医理论学术思想
复方地黄颗粒治疗帕金森病胃肠动力障碍
2021年
目的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胃肠动力变化及复方地黄颗粒作用效果和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右侧黑质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备阴虚动风证PD大鼠模型,以APO诱发大鼠向健侧旋转行为作为判断模型成功指标,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地黄颗粒给药组。观察大鼠粪便质地和含水量,胃排空法检测各组大鼠胃动力,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Cajal间质细胞数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胃窦部位c-kit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减少(P<0.05),大便含水量降低(P<0.05),ICC数量减少(P<0.05),c-ki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方地黄颗粒组大鼠胃排空率增加(P<0.05),大便含水量增加(P<0.05),胃窦部ICC数量增加(P<0.05),c-kit蛋白明显增加(P<0.05)。结论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大鼠胃动力减低,与胃窦部ICC数量、C-kit蛋白表达水平有关,中药复方地黄颗粒能有效增强胃动力、增加粪便含水量,该作用与调节胃窦ICC细胞数量、c-kit蛋白表达有关。
张建英王利何建成
关键词:帕金森病胃肠动力障碍
中医面诊检测仪在慢性肾衰不同肾功能分期面诊信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对慢性肾衰患者不同肾功能分期面色特征信息进行了客观化探讨,探讨慢性肾衰不同分期与面诊信息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中医面诊检测仪采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面色特征信息,同步收集其病理生化指标。结果:与肾功能代偿期相比,肾功能失代偿期、尿毒症期面色指数明显降低;与尿毒症期相比,正常组、肾功能代偿期面色指数明显升高。结论:慢性肾衰不同肾功能分期与面色参数变化有一定相关性,提示可通过无创的面色检测对慢性肾衰分期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郭文良郑晓燕李福凤王忆勤何建成李果刚庄燕鸿钱鹏赵洁
关键词:慢性肾衰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