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艳红

作品数:12 被引量:10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锆石
  • 4篇同位素
  • 4篇HF同位素
  • 3篇地质
  • 3篇地质意义
  • 3篇碎屑
  • 3篇碎屑锆石
  • 3篇年代学
  • 2篇岛弧
  • 2篇岛弧火山岩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片麻岩
  • 2篇化学特征
  • 2篇火山岩
  • 1篇地壳生长
  • 1篇地幔
  • 1篇地幔柱
  • 1篇东段

机构

  • 12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陕西国际商贸...

作者

  • 12篇何艳红
  • 5篇陈亮
  • 3篇孙勇
  • 2篇李振华
  • 1篇袁洪林
  • 1篇冯涛
  • 1篇高明
  • 1篇刘林玉
  • 1篇柳小明
  • 1篇赵国春
  • 1篇李阳
  • 1篇徐可心
  • 1篇王博

传媒

  • 3篇地质科学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西北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宁海城地区老虎沟基性岩墙锆石U-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胶-辽-吉活动带是华北板块重要的古元古代造山带,与南北两侧的狼林地块和龙岗地块通过断层接触,共同构成了东部陆块。造山带内分布有大量的变沉积岩系,并在多期岩浆-变质事件的改造下,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其中,在辽宁海城—草河口地区分布着大量古元古代变质基性岩墙,分别为北东—南西走向的什司县基性岩墙群和北西—南东走向的老虎沟基性岩墙群。什司县基性岩墙与北辽河群中的浪子山岩组和里尔峪岩组呈互层状产出于胶-辽-吉带内,老虎沟基性岩墙高角度侵入到龙岗地块东南缘新太古宙片麻岩中。LA-ICPMS锆石U-Pb-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老虎沟基性岩经历(1 864±15)Ma的变质作用,锆石Hf同位素一阶段模式年龄(T_(DM1))为2 040~2 293Ma,代表了老虎沟基性岩从地幔中抽取出来的时间。以上测试结果与辽阳地区什司县基性岩年代学记录和Hf同位素数据一致。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亦表明,老虎沟基性岩墙与什司县基性岩墙的地化特征基本一致,均具有右倾型的稀土配分模式,选择性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暗示两者形成于相似的构造环境。在Nb/Yb-Th/Yb图解中,老虎沟基性岩和什司县基性岩样品均具有Th的强烈富集,指示了俯冲作用的存在。但是老虎沟基性岩具有相对较高的Nb/Zr值,说明其源区经历过硅酸盐熔体的交代富集作用,而什司县基性岩低的Nb/Zr和变化较大的Th/Zr值指示其源区受到了流体的交代作用。综上分析,老虎沟基性岩和什司县基性岩形成于同一构造背景,二者源区分别受到了硅酸质熔浆和流体的交代作用,随后受1 930~1 850Ma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发生了变质。
王博何艳红孟祥舒务磊徐可心
一种古特提斯演化的动力学模型——来自中国古特提斯蛇绿岩的证据被引量:11
2002年
东古特提斯的演化是中国大地构造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国古特提斯蛇绿岩的综合对比显示 ,不同地区的蛇绿岩在源区特征和演化时序上体现的相当一致 ,岩浆源区缺乏来自俯冲板片的成分而基本是洋中脊型 (MORB)的 ,这使古特提斯蛇绿岩区别于世界上大多数蛇绿岩 ,因而也暗示古特提斯洋盆的演化具有自己的特点 ,应当把它作为具有时空分布和独立动力学机制的热演化系统。提出了一种建立在洋盆演化和深部动力学过程之上的工作模型。
孙勇陈亮冯涛高明何艳红
关键词:古特提斯蛇绿岩地幔柱动力学模型
北祁连构造带东端拼贴过程的探讨——金柳滩韧性剪切带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特征
2022年
金柳滩韧性剪切带位于北祁连构造带东端山门镇,是陇山岩群与葫芦河岩群拼贴的构造边界。通过陇山岩群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和金柳滩韧性剪切带内的花岗质糜棱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发现:陇山岩群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形成于461.9±7.0 Ma;金柳滩韧性剪切带内的花岗质糜棱岩获得了~460 Ma,~420 Ma和~380 Ma三组年龄。其中,~460 Ma的锆石具清晰的振荡环带、高的Th/U值、左倾型的REE模式和显著的Ce正异常以及Eu负异常的特征,表明了~460 Ma为原岩的形成年龄;~420 Ma和~380 Ma的锆石虽然具有类似岩浆成因的REE模式,但是其内部结构显示为弱环带或者无环带的特征,为变质成因锆石的特征。~420 Ma锆石的高Th/U值暗示其为超固相线变质锆石,富Th的矿物(如独居石等)已经熔融消失。~380 Ma锆石显示变化的Th含量和稳定的U含量,明显区别于~420 Ma锆石,表明其生长过程中有Th富集的矿物(如独居石)同时晶出。金柳滩韧性剪切带内糜棱岩中发育条带状构造,以及浅色糜棱岩发育条片状暗色体,记录了部分熔融作用。因此,~420 Ma和~380 Ma代表了两期部分熔融的时限。综合剪切带南侧葫芦河岩群~440 Ma的最大沉积年龄,金柳滩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限定于440~420 Ma。此外,陇山岩群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锆石具有正的ε_(Hf)(t)值(10.26~15.13)和487~790 Ma的t_(DM2)年龄,记录了强烈的早古生代陆壳生长事件。花岗质糜棱岩锆石ε_(Hf)(t)值和t_(DM2)年龄分别为-4.02~4.46和1120~1660 Ma,指示其源区以中元古代或者更加古老的陆壳物质为主。因此,北侧陇山岩群和南侧葫芦河岩群均不可能是花岗质糜棱岩的原岩,暗示其在440~420 Ma金柳滩韧性剪切带形成过程中已被强烈消减,与早古生代碰撞抬升地质作用过程一致。
朱子璇何艳红何艳红陈亮
关键词:北祁连东段韧性剪切带锆石U-PBHF同位素
陇县地区新街片麻岩套锆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寻找秦-祁结合部位早古生代岛弧型岩浆活动的证据,为秦岭和祁连造山带的对比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岩石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判别新街片麻岩套的构造属性,并通过LA-ICP-MS对其中的锆石进行U-Pb测年。结果新街片麻岩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SFE)和重稀土元素(HREE),指示其形成与俯冲作用有关,在构造判别图解中落入岛弧火山岩范围;U-Pb锆石测年结果显示,花岗质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447.7±5.4Ma。结论该年龄与北秦岭和北祁连造山带内部的岛弧火山岩活动的时限一致。
何艳红陈亮孙勇李海平
关键词:岛弧火山岩西秦岭
陇山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年代学研究
陇山杂岩地处秦岭—祁连造山带的结合部位,主体分布于陇县以西陇山山脉内,南以保平—山门韧性断裂带与葫芦河群相隔,向北与六盘山白垩纪沉积盆地以基底断层形式相接触,被后期火山岩体吞没,呈不连续透镜体状展布.陇山杂岩为一套由火山...
何艳红
关键词: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
文献传递
陇山杂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4
2005年
陇山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西南缘,构造位置与小秦岭地区遥相呼应,主要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火山-侵入岩和碎屑岩系正变质花岗质片麻岩具有高SiO2,Al2O3,高Na2O/K2O(>2.0)以及Sr/Y(>20)和La/Yb(N)(>10)特征,与太古代TTG岩套(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的地化特征相似,是陇山杂岩内部首次发现并报道的TTG质片麻岩系露头;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三组峰值年龄:1.90Ga(1.90-1.95Ga)、2.35Ga(2.35-2.40Ga)和2.50Ga(2.45-2.50Ga)1.90Ga的Th/U为0-0.08,2.35Ga和2.50Ga的Th/U几乎都大于0.1,指示陇山杂岩经历了1.9Ga透入性的变质事件、2.35Ga和2.50Ga岩浆事件,2.50Ga代表了英云闪长岩的形成时限本文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研究结果与华北克拉通内部记录一致。陇山杂岩与太华杂岩、涑水杂岩和登封杂岩等共同构成了华北地块南缘基底岩系的出露带,广泛且强烈的1.
何艳红孙勇陈亮李海平袁洪林柳小明
BC钢铁集团成本领先战略研究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我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但由于产能增长过快,造成钢材产品总体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BC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B钢)钢材产品面临着成本偏高、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形势...
何艳红
关键词:价值链管理PEST分析
文献传递
小秦岭太华杂岩副片麻岩碎屑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2018年
小秦岭地区是华北克拉通南缘早前寒武纪基底重要分布区,可见大量构造抬升剥露的基底结晶杂岩带。太华杂岩是小秦岭出露最古老的地质体,对于探讨华北克拉通南缘早期地壳形成和演化及其构造归属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小秦岭地区,太华杂岩被划分为正片麻岩系和以孔兹岩系为主的表壳岩。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测得小秦岭地区太华杂岩表壳岩中黑云斜长片麻岩碎屑锆石的源区物质主要形成于2.40—2.11Ga,经历了两期的古元古代晚期变质事件(-2.04Ga和-1.91Ga),限定该套表壳岩的沉积时代介于2.11—1.91Ga。结合锆石Hf同位素特征,我们认为该表壳岩的碎屑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中条山的沫水杂岩体及绛县杂岩体、熊耳花岗岩体、小秦岭古元古代花岗岩体等,其初始的源区物质可能为太华杂岩的新太古代正片麻岩系。此外,本研究揭示华北中部造山带可能记录了一个长达约250Ma(-2.05—1.8Ga)持续的俯冲一碰撞过程。
王敬宇龙晓平李振华何艳红杨潇潇
关键词:锆石年代学HF同位素小秦岭
秦-祁构造结合部位陇山岩群中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秦-祁构造结合部位以新阳-元龙大型剪切带为界,北侧的北祁连造山带和南侧的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线呈斜截关系,致使两侧岩石单元的对比存在困难。陇山岩群位于秦-祁结合部位的北祁连构造单元东端,是一套岩性复杂的中深程度变质杂岩,其形成年代和构造属性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本文重点以陇山岩群中黑云母石英片岩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U.Pb测年。其测年结果明显分为4组,两个主要区间为1097—795Ma(49%,峰期年龄约为929Ma)和2713—2265Ma(21.5%,峰期年龄约为2435Ma),另有两个次级年龄组为575—471Ma(12%,峰期年龄约为541Ma)与1864-1539Ma(14%,峰期年龄约为1717Ma)。通过最小岩浆峰期年龄和陇山岩群内侵人体的最老年龄初步限定其形成时代介于寒武纪早期-早-中奥陶世(539-454Ma),与已报道的晚太古代-早元古代陇山岩群TTG片麻岩形成于不同时代,不属于华北板块南缘基底的沉积岩系。通过与周边构造单元年龄特征峰值的对比研究发现,其新太古代-古元古代(2713-2265Ma)和中元古代(1864-1539Ma)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华北板块南缘基底,新元古代(1097—795Ma)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于北秦岭造山带和中祁连陆块,早古生代(575—471Ma)的碎屑物质来自于天水-武山构造带,与该洋盆形成过程有关。因此,陇山岩群中黑云母石英片岩的碎屑物源既包括北侧的华北板块南缘基底,又包括南侧的秦岭-祁连造山带,可能形成于早古生代红土堡弧后盆地的形成扩展阶段,与北秦岭东段宽坪岩群副变质岩和二郎坪岩群变沉积岩形成构造环境相似。
徐可心何艳红陈亮孟祥舒务磊
关键词:碎屑锆石年代学
南秦岭佛坪泥盆纪砂岩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对物质源区和构造环境的制约
2018年
泥盆纪地层广泛分布于南秦岭地区,为揭示南秦岭地质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目前,对于南秦岭泥盆纪沉积物源、构造环境存在争议,相关泥盆纪物质源区地壳生长仍旧缺乏深入讨论。本文通过对采自南秦岭佛坪地区泥盆纪砂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揭示,样品中锆石年龄主要分布于500—400Ma和1300—700Ma,少量为-1.85Ga、-2.5Ga和-2.7Ga。这些碎屑锆石U—Pb年龄和相应Hf同位素数据表明,该时期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于南、北秦岭和华北板块南缘,缺少来自扬子板块北缘的物源供给。综合已发表的刘岭群碎屑锆石Hf同位素数据,我们识别出南秦岭泥盆纪物质源区存在3期地壳生长事件,并且分别对应于北秦岭早古生代(500—407Ma)弧岩浆岩事件、华北板块南缘新太古末期一古元古代早期(-2.5Ga)和新太古代中期(-2.7Ga)的岩浆事件。结合累积曲线分布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刘岭群该时期为前陆盆地沉积环境。
李振华王毓婧何艳红朱喜龙晓平
关键词:南秦岭泥盆纪碎屑锆石HF同位素地壳生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