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内膜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1篇蒂扭转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改变
  • 1篇异位症
  • 1篇止血
  • 1篇肿瘤
  • 1篇子宫出血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子宫腺
  • 1篇子宫腺肌
  • 1篇子宫腺肌症
  • 1篇腺肌症
  • 1篇卵巢
  • 1篇卵巢肿瘤
  • 1篇计算机

机构

  • 3篇铁道部北京铁...
  • 1篇北京铁路总医...

作者

  • 4篇余玉琳
  • 3篇潘俊峰
  • 1篇严庆汉
  • 1篇张立生
  • 1篇王玲娟
  • 1篇杨芳

传媒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铁道医学

年份

  • 2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和治疗
1992年
近几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发现率不断增加,但仍有误诊误治发生。为提高此病的诊治率,现将我院1984年1月~1990年10月住院手术和腹腔镜检查病理证实的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年龄23~55岁,其中31~50岁87例,占78%。
余玉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症
宫内节育器致异常出血子宫内膜止血反应的形态学改变被引量:46
1995年
选择25例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出血病例(IUD出血组)为研究对象,以20例放置IUD后无出血的病例(IUD无出血组)、及20例未放置IUD者(非IUD组)为对照。于月经前点滴状出血期的24小时内刮取子宫内膜,光镜下观察子宫内膜表浅微血管及螺旋动脉的形态学改变,测量螺旋动脉管腔直径和分别计数表浅微血管中纤维蛋白性及血小板性血栓;电镜下观察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IUD出血组螺旋动脉变性、扩张最明显,尤以海绵层为甚。IUD无出血组螺旋动脉轻度变性、扩张。血小板性及纤维蛋白性血栓计数以IUD无出血组最多,IUD出血组最少。提示:放置IUD致子宫异常出血可能与螺旋动脉收缩功能下降及血栓形成减少有关。IUD无出血组螺旋动脉收缩功能虽有轻度下降,但其血栓形成较多,这可能是该组月经量较放置IUD前无明显增多的形态学依据。
潘俊峰余玉琳陈桂英王玲娟严庆汉张立生
关键词:子宫内膜宫内避孕器子宫出血止血
计算机辅助产程监护被引量:4
1995年
计算机辅助产程监护潘俊峰,余玉琳,柴靖华,杨芳影响产妇最终分娩方式的因素较多,而且这些因素在产程中相互影响。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处理影响产程进展的因素,是降低难产率的关键。判断正确率的提高,依赖于对众多影响产程进展因素动态的综合分析。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潘俊峰余玉琳柴靖华杨芳
关键词:分娩监护产程监护计算机
卵巢良、恶性肿瘤与其蒂扭转
1993年
一般认为卵巢恶性肿瘤不易发生蒂扭转,临床上卵巢肿瘤蒂扭转以良性肿瘤占大多数。为了证实这一临床现象,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72年1月至1991年1月我院诊治并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870例,其中卵巢肿瘤蒂扭转89例,试图探索上述肿瘤蒂扭转与卵巢肿瘤良、恶性之间的关系。
潘俊峰余玉琳赵率红
关键词:卵巢肿瘤蒂扭转恶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