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军
- 作品数:163 被引量:315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低剂量CsA与MMF和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低剂量CsA与MMF和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应用研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低剂量CsA与MMF和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1865例次肾移植受者,男性1146例,女性719例,平均41.2&#...
- 项和立薛武军田普训丁小明潘晓鸣燕航侯军冯新顺
- 关键词:肾脏移植霉酚酸酯
-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的对比研究
- 目的:比较阿昔洛韦与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CMV感染(包括CMV活动性感染、CMV疾病)的临床效果,选择有效治疗CMV感染的药物及方案,提高CMV感染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尸体肾...
- 李杨田晓辉丁晨光薛武军田普训丁小明燕航潘晓鸣冯新顺侯军项和立
- 关键词:肾移植巨细胞病毒
- 冷冻保存后成人胰岛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的共培养
- 2005年
-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IS)对冷冻保存后的胰岛细胞的支持和保护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后的成人胰岛细胞经冷冻保存1 mo后分为 SIS组和对照组,在RPMI-1640培养液培养1 wk后分别测定两组的胰岛细胞回收率,观察胰岛细胞形态并进行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结果:SIS组胰岛细胞回收率为90.5±1.8%,较游离组62.7± 3.6%显著提高(P<0.05),胰岛形态较对照组完整.在高糖刺激下,SIS组胰岛素分泌量较游离组增高(25.8±1.7 mU/L vs 14.6±1.3 mU/L,P<0.05).在含有茶碱的高糖溶液中,微囊组的刺激指数为游离组的3倍.结论:SIS作为一种天然的细胞外基质材料,可显著提高胰岛细胞冷冻保存后的回收率,并改善胰岛细胞的功能.
- 侯军薛武军冯新顺田小辉庞新路藤焱
- 关键词:冷冻保存胰岛功能小肠黏膜下层
- 阻断NF-κB信号通路延长胰岛移植物存活
- 王晓红丁小明李杨薛武军田晓辉冯新顺侯军郑瑾
- DCD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治研究
- 目的 分析DCD供肾移植肺部感染的特点及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 1 月至 2017年12月施行的DCD供肾移植238例,以同期的尸体供肾移植(SCD)16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者均采用抗体诱导+他克莫司(T...
- 侯军薛武军
- 关键词:DCD肾移植肺部感染
- 重组hCGPx腺病毒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胞质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hCGPx)转染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含hCGPXcDNA的质粒pGEM-T-hCG-Px和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ACCMV-pLpA重组,构建pACC-MV-hCGPx穿梭质粒后,与包装质粒pJM17共转染293细胞,构建重组腺病毒AdCMV-hCGPx。以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hCGPx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以转染空载体的HK-2细胞为对照组,检测转染细胞中CGPx的表达水平。将HK-2细胞经缺氧再复氧损伤处理后,分别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率及死亡率。结果:各转染组细胞中CGPx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缺氧再复氧损伤处理后,AdCMV-hCGPx转染组细胞的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死亡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CGPx转染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保护缺氧再复氧引起的损伤。
- 项和立薛武军侯军田普训滕琰潘晓鸣丁小明
- 关键词:转染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
-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救治措施。方法:对5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体分布:细菌42例次(46.2%),巨细胞病毒(Cytom egalovirus,CMV)21例次(23%),真菌11例次(14.3%),结核杆菌6例次(7.8%),支原体5例次(6.5%),卡式肺囊虫3例次(2.6%)。44例(83%)重症肺部感染救治成功,9例(17%)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合并严重肺部感染者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可靠的病原学诊断、及时而有效的综合治疗可提高其治愈率。
- 侯军薛武军田普训丁小明冯新顺项和立
- 关键词:肾移植肺部感染病原体
- 活体亲属供肾的肾移植5例报告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及术前特异性输供体血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5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和供肾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5例活体亲属供肾者经随访10~24月全部健康,正常工作,术后无明显的并发症,5例肾移植受者目前移植肾功能(血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正常,且已恢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术后的免疫抑制剂使用量较同期的尸体肾移植受者低10%~15%。结论 活体亲属供肾是扩大供肾来源的较好途径,移植术后人/肾存活率优于尸体肾移植人/肾存活率。术前特异性输供体血有利于诱导受者产生免疫耐受。
- 田普训薛武军侯军燕航丁小明潘晓鸣杜斌冯新顺
- 关键词: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免疫耐受尿毒症
- 雷帕霉素在DCD供肾肾移植术后早期CNI中毒的应用研究
- 目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可以扩大供者来源,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器官紧张的局面,但是术后容易出现移植物原发无功能或肾功延迟恢复等严重并发症。同时在肾功延迟恢复的基础上,容易并发急排或药物中毒,导致肾功损害。本研究针...
- 冯新顺李杨丁晨光薛武军田普训丁小明潘晓鸣燕航侯军项和立田晓辉
- B型钠尿肽及其氨基末端前体在鉴别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辅助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浆B型钠尿肽(BNP)及其氨基末端前体(NT-proBNP)浓度变化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常规检测血浆B型钠尿肽及其氨基末端前体浓度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
- 焦自钊薛武军田普训丁小明侯军田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