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嘉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北京市科委课题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心脏
  • 10篇手术
  • 9篇动脉
  • 7篇肺动脉
  • 5篇外科
  • 5篇先天性心脏
  • 4篇心脏病
  • 4篇心脏外科
  • 4篇心脏外科手
  • 4篇心脏外科手术
  • 4篇室间隔
  • 4篇缺损
  • 4篇外科手术
  • 4篇先天性
  • 4篇先天性心脏病
  • 3篇氧代谢
  • 3篇婴儿
  • 3篇室间隔缺损
  • 3篇手术方法
  • 3篇术后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侯嘉
  • 13篇张辉
  • 7篇罗毅
  • 7篇程沛
  • 6篇李玲
  • 6篇刘迎龙
  • 5篇刘虎
  • 4篇尤斌
  • 3篇苏俊武
  • 3篇魏丹
  • 2篇吴永涛
  • 2篇李磊
  • 2篇李书闻
  • 2篇顾虹
  • 2篇刘承虎
  • 2篇李强强
  • 2篇杨传瑞
  • 2篇孟兵
  • 2篇金戈
  • 1篇张陈

传媒

  • 8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第八届北京五...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肺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婴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19例患儿,其中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膜性闭锁10例,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9例。15例经胸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手术,4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除早期1例同期行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及卵圆孔未闭缝合术外,其余18例均保留PDA、单纯切开肺动脉瓣。结果本组围术期死亡2例,院外死亡1例。其余16例术后当日肺动脉跨瓣压差为37—132mmHg,平均61mmHg;2周后为26~77mmHg,平均43mmHg,较术后早期明显降低(P〈0.05)。出院前不吸氧下测动脉血氧饱和度78%~92%,平均85%,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随访PDA均闭合,右心室较术前明显增大,三尖瓣反流消失或明显减轻,房水平分流消失。结论对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实施单纯肺动脉瓣切开术治疗安全有效。
张辉罗毅李玲侯嘉
关键词:肺动脉闭锁肺动脉狭窄室间隔手术疗法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心排量与氧代谢的变化规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分析婴幼儿期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心脏直视术后心排量与氧供、氧耗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0.5~2.75(1.25±0.68)岁,体质量5~13.7(8.68±2.49)kg,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0.95~0.99(0.97±0.70),超声心动图检查平均肺动脉压力65~82(67.86±21.35)mmHg(1 mmHg=0.133 kPa)。合并心脏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9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主动脉弓缩窄3例。麻醉时经颈内静脉置入4F Swan-Ganz漂浮导管,经桡动脉置入动脉测压管。分别于手术结束即刻、术后4 h、8 h、12h、24 h、48 h及72 h,由桡动脉及漂浮导管抽取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热稀释法测定心排量(CO),PHLIPS M:8007 A计算心排指数(CL)、氧供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氧摄取率(O2ER)。结果:①术后DO2I与VO2I显著相关,术后即刻呈线性依赖;②术后8 h CI、DO2I、VO2I最低;O2ER最高。结论:婴幼儿期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即刻存在着病理性氧供依赖,术后8 h既存在氧供不足又有氧耗下降,应积极提高心排量改善组织氧分。
刘承虎苏俊武李玲张辉侯嘉吴永涛魏丹刘迎龙
关键词:氧供氧耗肺动脉高压婴幼儿
双心室矫治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心室双出口或法洛四联症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总结双心室矫治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心室双出口或法洛四联症(CAVSD-DORV/TOF)的外科经验.方法:全部患者均按常规体外循环方法中低温(28℃~32℃)下手术.11例采用右心房-右心室径路,2例单纯右心房径路.应用逗号状补片修补VSD,其中双片法10例,单片法3例.5例采用单纯补片扩大右心室流出道(RVOT),4例行跨环补片,2例行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Ras-telli),1例单纯扩大主肺动脉,1例仅行肺动脉瓣交界切开.结果:2例死亡,均为CAVSD-DORV,VSD远离大动脉,合并镜面右位心.11例存活患者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右心室流出道无狭窄,房室瓣成形满意.10例患者随访3~77个月,心功能均为NYHAⅠ级或Ⅱ级,无再次手术发生.结论:双心室矫治CAVSD-ROVR/TOF近期及中期效果满意,可作为首选手术策略.采用右心房-右心室径路,应用逗号状补片双片法修补室缺以及精细的房室瓣成形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张辉程沛尤斌侯嘉金戈刘迎龙
关键词: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右心室双出口法洛四联症心脏外科手术
幼儿期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术后心脏功能与氧代谢变化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比研究幼儿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脏直视术后心脏功能与氧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幼儿期先心病患儿55例,其中男34例,女21例。分为2组:简单组30例,包括单纯室间隔缺损(室缺)15例;室缺+房间隔缺损(房缺)9例;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6例,均合并肺动脉高压。复杂组25例,包括法洛四联症12例,肺动脉狭窄型右室双出口8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上型5例。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中低温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心脏直视手术。分别于手术完成后即刻(术后0h)、术后4、8、12、24、48、72h时热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CO)。经桡动脉及漂浮导管顶端抽取血标本行血气分析。计算心排血量指数(CI),氧供应指数(DO2I)、氧消耗指数(VO2I)、氧摄取率(O2ER)。同时记录中心温度、动脉血乳酸、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及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对比分析两组间心脏功能与氧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1)术后8h时ScVO2两组患儿最低(简单组68%±14%;复杂组65%±9%);术后12h时CI(L·min^-1·m^-2)两组患儿最低(简单组3.29±0.65;复杂组2.88±0.54);DO,I(ml·min^-1·m^-2)、VO,I(ml·min^-1·m^-2)复杂组最低(分别为492±153和138±45);(2)术后DO2I、VO2I、O2ER、ScVO2随CI变化而改变,简单组高于复杂组;(3)术后CI与DO2I、VO2I、ScVO2正相关,与O2ER负相关。结论先心病心脏直视术后心功能下降,氧代谢紊乱,术后12h最重,复杂畸形更明显。术后早期积极提高心排量可以改善组织氧合。
刘承虎李玲侯嘉魏丹刘迎龙
关键词:心脏功能试验手术后期间
双心室矫治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双出口或法洛四联症
张辉程沛尤斌侯嘉金戈刘迎龙
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APVS)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4年12月至2006年11月共治疗APVS患儿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5例均伴法洛四联症,其中1例伴左肺动脉起源异常,1例伴左肺动脉狭窄,发育不良。全组患儿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其中4例患儿肺动脉瓣区置带瓣补片,1例采用牛心包直接补片。结果:4例存活,1例死亡,术后平均随访(13.8±5.76)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肺动脉瓣少量返流,右心室至肺动脉平均流速及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APVS的外科治疗应选用带瓣补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严重扩张的患儿应行肺动脉成形术,以解除气道压迫症状。
侯嘉张辉尤斌罗毅
关键词:肺动脉瓣缺如心脏外科手术
低体重婴儿心脏术后体外膜肺氧合器辅助2例报告
2013年
例1女,7个月,体重5.2kg。血氧饱和度96%。胸部X线片示:心胸比率0.61。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EF)59%,左心室短轴缩短指数(FS)30%,室间隔膜周部缺损13mm,房间隔中部缺损3mm,推测肺动脉收缩压75mmHg。诊断:室间隔缺损,三尖瓣重度反流,肺动脉重度高压。患儿于2012年8月8日行室间隔缺损修补补片+房间隔修补术。体外循环停止后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心率下降,反复试停机不成功。气管插管内吸出大量血性分泌物,左房测压20~25mmHg。
孟兵杨传瑞张辉侯嘉程沛
关键词:低体重婴儿体外膜肺心脏术后氧合器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短轴
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或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总结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或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的经验。方法2007年1月。2008年7月手术治疗24例。包括主动脉缩窄9例,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12例,主动脉弓中断3例。4例合并右室双出口(Taussig-Bing型)。22例合并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2例不合并室间隔缺损病儿1例合并主动脉瓣下狭窄,另1例合并肺静脉狭窄。主动脉弓降部成形均在深低温低流量持续性选择性脑灌注下进行。3例主动脉弓中断及9例主动脉缩窄病儿采用端端吻合术。12例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病儿中采用扩大端端吻合术8例,端侧吻合术2例,补片成形术2例。结果死亡2例。全组病儿围术期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肾功能损害。术后反复呼吸道感染2例。除1例残存压差大于20mmHg外,最长随访18个月,尚未发现再缩窄发生。结论主动脉缩窄或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一经诊断即需尽早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是安全、有效的。充分切除动脉导管组织,广泛彻底游离松解胸部各血管进行无张力吻合以及选择恰当的组织一组织吻合术式是主动脉弓降部成形手术成功及减少再缩窄发生的关键。
张辉程沛侯嘉李磊刘虎罗毅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中断心脏外科手术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氧代谢特点临床初探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索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氧代谢变化规律,从而为围手术期处理提供依据。方法:用SwanGanz四腔漂浮导管及惠普M1205A监护仪分析围手术期氧代谢指标变化。结果:术后72h内氧供(DO2)与氧耗(VO2)始终表现为直线相关关系,P<0.05。术后4hVO2最高,同时氧摄取率(ERO2)明显增加,而DO2并未显著增加。术后8~12h心排出量指数(CI)降至最低,为围手术期72h最低谷,此时段动脉血乳酸(LAC)表现为反弹性增高。术后12h内,尽管CI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但氧代谢指标已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LAC升高,动静脉氧含量差(CavO2)增加,混合静脉氧饱和度(SvO2)降低。结论:氧代谢变化早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72h均表现为病理性氧供依赖状态,易发生并发症或器官功能衰竭。术后4h为偿还氧债高峰期,机体开始表现出氧耗增加与氧供相对不足的矛盾。术后8~12h为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最危险时段,需及时进行干预性治疗以纠正氧代谢失衡,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张辉罗毅欧阳川苏俊武刘虎李磊侯嘉
关键词:心脏病氧耗量手术期间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氧代谢代谢特点器官功能衰竭
伊洛前列素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术后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究伊洛前列素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肺动脉高压(PA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合并PAH的CHD体外循环下行双心室矫治术患儿50例,年龄6个月~18岁,中位数年龄4.5(2.78,8.0)岁,分为吸入伊洛前列素组(组Ⅰ)、静注前列腺素E1(PGE1)组(组Ⅱ)。所有患儿均于术前放置PICCO及Swan-Ganz导管。通过术后测定、FICK法计算2组患儿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体循环阻力指数、肺血管阻力指数。在相同通气条件下,比较2组患儿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在用药后48 h内的变化趋势。结果:伊洛前列素组肺体血管压力比(Pp/Ps):用药后即刻、用药后30 min较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体循环阻力比(Rp/Rs):用药后即刻较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 min较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心排指数(CI):用药后即刻及用药后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伊洛前列素是高效的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可以显著降低合并PAH的CHD术后患儿的肺动脉压力(PAP)和肺血管阻力(PVR)。应用吸入性伊洛前列素可以提高CHD术后患儿的CI。伊洛前列素用于治疗CHD术后PAH是有效安全的。
侯嘉顾虹张辉李书闻李强强刘迎龙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伊洛前列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