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新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商学院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从自我教育的内涵释读新课程改革被引量:1
- 2011年
- 新课程改革说到底就是中国面向新世纪预设的,应变未来各种挑战的一种文化构建。这一构建指向的目标就是"智慧",在学生身上,生成一种基于他个人的生存智慧,在国家、民族层次,生成一种自主创新的复兴大智慧。但"真正的智慧是不可能被教会的",
- 韩永红侯立新
-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自我教育释读文化构建大智慧
- 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辩证关系被引量:3
- 2010年
- 现代学校教育以科学为主要内容,同时就把科学改造自然的态度移置到了学生身上。这样,现代学校教育也就变成了他授、师授的,围绕着改造人、塑造人的他人教育活动。信息时代把自我教育提到了至尊高度,自我教育每提升、发展、完善一小步,就能推动客观世界向前一大步。由此,辩证透析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就显的迫切而有必要。
- 韩永红侯立新
- 关键词:人类文化他人教育自我教育辩证关系
- 试论自我教育的缘起性机制被引量:1
- 2010年
- 系统论把全部生命系统都看做是能够生成、影响和保持自身完整生长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创造的自维生结构。人是其中的一种自维生结构,这种"自维生"活动在人类社会被称做"自我教育",因此,自我教育应该是全部生命系统中最高级的自维生活动。由于系统等级结构中高层次系统总是包含着低层次系统,所以,围绕着人类人文系统的自我教育,其萌发、起始和缘起可以说在根本上与其他生命的自维生模式有着绵延流长的共同机制。
- 韩永红侯立新
- 关键词:自我教育缘起
- 简析自我教育与几种教育模式的辩证关系被引量:2
- 2010年
- 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主体教育"、"个性教育"、"个体教育"、"自主学习"、"自学"等教育模式被突出高扬在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层面,之后产生的问题是这些教育模式无论是塑造"主体"还是养成"个性",都没有在学生身上鲜活地找到一个准确、具体的心理载体,而显得笼统、抽象。实质上,无论是"主体教育"还是"个性教育"都是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由此,塑造、养成某种"自我"应该是这些教育模式追求的核心,这样以主动、自觉塑造自我的自我教育就必然成为了"主体教育"等教育模式的枢轴,从而就在自我教育与这些教育模式之间生出了层次不一、复杂多样的辩证关系。
- 韩永红侯立新
- 关键词:自我教育主体教育个性教育
- 大学文科教学中的有效教师被引量:4
- 2011年
- "钱学森之问"折射出的是当代中国大学文科(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苍白。在国家日趋开放、多元和包容的大趋势下,大学文科教学并没有迸发出应有的人文性、性灵性、睿智性,去促动大学生的最深层心理,以生出对人类高深人文底蕴本能般的探究欲,其中不能不说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要推动大学文科有效教学的深入展开,大学文科教师就必须具备由一系列大学文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特殊能力凝聚而成的某种教学人格,这些特殊能力包括:高深的专业学术水平、非主客体化的大学生观、移情般的教学学术素养等。
- 韩永红侯立新
- 关键词:文科有效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