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国忠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急诊
  • 5篇并发
  • 4篇急诊死亡
  • 4篇病例
  • 4篇病例分析
  • 3篇有机磷
  • 3篇有机磷农药
  • 3篇中毒
  • 3篇通气
  • 3篇急性有机磷
  • 3篇急性有机磷农...
  • 3篇并发症
  • 2篇有机磷农药中...
  • 2篇有机磷中毒
  • 2篇农药中毒
  • 2篇缺血
  • 2篇缺血修饰
  • 2篇缺血修饰白蛋...
  • 2篇磷中毒
  • 2篇机械通气

机构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俞国忠
  • 3篇马斌
  • 3篇封凯旋
  • 2篇刘全有
  • 2篇姜凯
  • 2篇任积廷
  • 2篇许明正

传媒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农村医学...
  • 1篇中外妇儿健康...
  • 1篇全国危重病急...

年份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入住综合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先用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7.50%。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低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机械通气时间、多种抗生素的应用、ICU住院天数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机械通气时间和多种抗生素的应用的相对危险度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1.257(1.004~3.587)、P=0.024,6.243(4.013—39.525)、P=0.007。结论肺部感染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相关,机械通气时间和多种抗生素的应用是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封凯旋俞国忠顾斌芳凌杰兵姜凯瞿晓英马斌
关键词:机械通气肺部感染重症监护病房LOGISTIC回归分析
380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设施的进一步改善,急诊死亡病例疾病谱与比例也发生了变化。本文收集了我院2002年3月~2007年3月间急诊死亡病例380例,包括院前死亡98例,其间急诊总人数为187...
俞国忠
文献传递
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ICU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6月入住综合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先用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
封凯旋俞国忠顾斌芳凌杰兵姜凯瞿晓英马斌
32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91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发生并发症的327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从中找出主要并发症与预后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3—2009年间因自服有机磷农药致急性有机磷农药...
俞国忠
文献传递
32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症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91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发生并发症的327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从中找出主要并发症与预后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993—2007年间因自服有机磷农药致急性中毒病例中...
俞国忠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并发症
32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91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发生并发症的327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从中找出主要并发症与预后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3—2009年间因自服有机磷农药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例中,发生并发症的327例。依据服毒量、就诊时间、年龄及性别分布,以及经洗胃、拮抗剂伍用复能剂等救治措施后仍发生并发症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27例并发症中男性105例、女性222例,年龄分布在22—65岁,其中45—65岁间占215例。服毒量以有机磷农药原液50~100ml或以上者为多见,并发症中尤以肺水肿、呼吸衰竭、脑水肿为最常见,占总并发症病例的25.38%,并发症的发生又与服毒量、送院救治时间有明显关系。在救治过程中是否早期得到彻底洗胃及早期应用拮抗剂伍用复能剂又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之一,如何稳当掌握阿托品化的指征及维持阿托品化后的合理撤药,避免阿托品用药过量加重病情又是减少并发症的要点之一。这几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中国原创新药:盐酸戊乙喹醚(长托宁)注射液,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中能发挥较快、较好和较全面地控制中枢神经、胃肠道、呼吸道和腺体分泌增多等一系列症状、而一般不发生心跳加快、瞳孔扩大、视力模糊等副作用,疗效明显值得推广。结论:减少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症的发生,必须尽早彻底洗胃必要时间歇持续洗胃48小时,尽早应用拮抗剂伍用复能剂。早期达到阿托品化稳当合理撤药,广泛应用中国原创新药长托宁替代阿托品救治,不但可以充分发挥长托宁的拮抗效果,并减少或避免出现阿托品中毒等不良反应,应尽早选用。
俞国忠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并发症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103例疑似ACS患者[非心肌缺血性胸痛(NICP)45例(NICP组),ACS58例(ACS组)]在胸痛发作5h内取血测定IMA、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并在入院后即刻描记12导联心电图(ECG),同时选择30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检测,经ROC曲线分析获得区分NICP与ACS最佳临界值点(Cut—off值)。IMA、cTnI、CK-MB及ECG结果分别与最终诊断结果(NICP,ACS)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其诊断ACS的敏感性。结果ACS组与NICP组IMA值分别是(89.66±25.82)、(46.79±17.20)U/ml,2组间比较IM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0.935,最佳临界值为71.6U/ml,此时IM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71.4%、82.8%和83.3%。而同步测定cTnI、CK—MB、ECG诊断ACS的阳性率分别为29.3%、27.6%、48.3%。结论IMA是诊断急性心肌缺血早期灵敏指标,可明显提高ACS早期诊断的敏感性。
许明正奚志钢俞国忠何纪峰刘全有任积廷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103例胸痛发作患者分别于入院即刻及4、6、12、24h连续监测IMA、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三项指标,观察其变化规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对照进行检测。结果23例患者最终诊断为AMI;入院即刻IMA、CK-MB、cTnI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IMA89.3%、91.3%,CK-MB48.4%、92.3%,cTnI30.6%、93.7%;2k院6h内,IMA、CK—MB、cTnI的敏感性分别为91.3%、34.8%、52.2%,联合检测敏感性为100.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P〈0.01)。结论IMA对AMI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IMA联合cTnI、CK-MB检测诊断AMI,其敏感性明显优于单项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许明正奚志钢俞国忠何纪峰刘全有任积廷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急性心肌梗死
380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
<正>急诊室是我院接待危重病人和进行院内抢救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社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交通设施的进一步改善,急诊死亡病例疾病谱与比例也发生了变化, 本文通过我院急诊死亡病例的分析,从中了解了急诊...
俞国忠
文献传递
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双水平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吸氧、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激素、解痉平喘等);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纽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后,37例患者在2h内症状好转,呼吸减慢,心率下降,肺部湿哆音减少,动脉氧分压(PaCO2)上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在相应时间仅23例好转,有效率为57.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时,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安全,效果显著。
封凯旋俞国忠凌杰斌马斌
关键词: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