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光辉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小麦
  • 3篇锈病
  • 3篇条锈病
  • 2篇四川小麦
  • 2篇体细胞无性系
  • 2篇种质
  • 2篇小麦体细胞无...
  • 2篇小麦种
  • 2篇小麦种质
  • 2篇麦种
  • 2篇抗条锈
  • 2篇抗条锈病
  • 2篇抗性
  • 2篇抗性鉴定
  • 2篇分子标记
  • 1篇穗发芽
  • 1篇退火
  • 1篇退火温度
  • 1篇小麦品种
  • 1篇小麦品种(系...

机构

  • 5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杨随庄
  • 5篇刘光辉
  • 5篇黄可兵
  • 5篇杨仕雷
  • 2篇代芳
  • 2篇王炜
  • 2篇邢国风
  • 1篇曹世勤
  • 1篇康晓慧

传媒

  • 2篇种子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四川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及5个分子标记的有效性检验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鉴定四川小麦的穗发芽抗性,筛选出能鉴定四川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分子标记,检测了90份四川小麦品种(系)的发芽指数(GI)、整穗发芽率(SGR),同时利用5个分子标记(Vp1B3,Dorm-1,Mst101,Xwmc468,Xgwm282)对上述小麦材料进行PCR扩增,分析扩增片段与GI、SGR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0份品种(系)的GI均值为20.7%,变化范围为0.1%~51.9%;SGR均值为42.7%,变化范围为0.4%~90.3%;有22份品种(系)的GI和SGR均小于10.0%。5个标记中,标记Dorm-1与穗发芽抗性不相关;标记Mst101与SGR相关显著,与GI相关不显著,能否用于穗发芽抗性筛选需进一步验证;其他3个标记(Vp1B3,Xwmc468,Xgwm282)都与穗发芽抗性相关,表明这3个分子标记均可用于四川地区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的筛选。
刘光辉杨随庄黄可兵杨仕雷邢国风
关键词:小麦发芽指数分子标记
四川小麦品种(系)中慢锈基因Lr 34/Yr 18/Pm 38的分子检测被引量:1
2015年
慢锈性基因Lr 34/Yr 18/Pm 38对小麦叶锈病和条锈病都具有广谱持久抗性,为明确该基因在四川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对90份四川小麦品种(系)进行慢锈病基因Lr 34/Yr 18/Pm 38的分子检测。利用与Lr 34/Yr 18/Pm 38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STS标记cs LV 34和基于该基因第11外显子(exon 11)等位变异开发的4对功能标记cssfr 1、cssfr 2、cssfr 3、cssfr 4检测90份四川小麦品种(系)。结果表明,所检测的90份四川小麦材料中都不含Lr 34/Yr 18/Pm 38位点,功能标记cssfr 1~cssfr 4检测结果与STS标记cs LV 34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四川小麦品种(系)含有Lr 34/Yr 18/Pm 38基因位点的材料较少,在过去育种中,Lr 34/Yr 18/Pm 38基因不被人们重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刘光辉杨随庄黄可兵杨仕雷
关键词:小麦品种(系)LR条锈病分子检测
小麦种质WS4-8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分子作图被引量:1
2015年
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和利用抗病种质是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的基础。为明确小麦体细胞无性系4-8(WS4-8)的抗条锈病基因及其遗传规律,用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3对WS4-8和感病品种铭贤169及其杂交后代群体进行了苗期接种鉴定和抗条锈基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WS4-8对CYR33表现抗病,其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利用BSA法对构建的F2代遗传作图群体进行了SSR标记分析,标记Xgpw5281、Xcfd35和Xgwm341与抗性基因具有连锁关系,且都为共显性标记,与抗病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6.8、7.2和21.8cM。根据作图结果,将WS4-8所携带的对CYR33的抗条锈病基因定位于小麦3DS染色体上。基于该基因的作图位置与分子标记结果,认为该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暂命名为YrWS4-8。
杨随庄代芳刘光辉黄可兵杨仕雷王炜康晓慧邢国风
关键词:抗条锈病基因分子作图基因定位
抗条锈病小麦种质WS4-8的抗性鉴定及遗传
2015年
为明确小麦体细胞无性系4-8(WS4-8)抗条锈病的遗传稳定性及抗性遗传特点,采用基因推导、抗性鉴定、遗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抗条锈性的鉴定和等位性分析。结果表明,WS4-8所携带的抗性基因与已知抗性基因不同;WS4-8的条锈病抗性表现优异,遗传稳定;用CY33小种对WS4-8和铭贤169的正交、反交组合F1和F2代植株人工接种鉴定表明,F1全部抗病,F2群体符合3R∶1S单基因控制的抗性遗传规律,WS4-8对CY33的抗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用CY33对WS4-8分别与Yr5/6×Avocet S、Yr10/6×Avocet S、Yr15/6×Avocet S及92R137(Yr26)组配的杂交组合F1及F2代植株人工接种鉴定表明,F1全部抗病,而F2中有感病植株,说明WS4-8所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与Yr5、Yr10、Yr15、Yr26不等位。研究表明,WS4-8的抗条锈性是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与已知抗性基因不同,可能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
杨随庄王炜曹世勤杨仕雷黄可兵刘光辉
关键词:小麦种质
退火温度T_m对小麦SSR扩增结果的影响探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西科麦4号、N 48和铭贤169为材料,探究退火温度Tm对小麦SSR扩增结果的影响。在最佳PCR扩增体系下,55对小麦SSR的Xgwm引物中,除去18对无扩增产物的引物外,余下可以分为Tm对扩增结果无影响和Tm对扩增结果有不同影响2大类。结果表明,退火温度Tm对扩增结果有影响且每对引物都有其扩增的合适扩增温度。
代芳刘光辉黄可兵杨仕雷杨随庄
关键词:小麦SSR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