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刚

作品数:2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护理
  • 4篇心肺
  • 4篇心肺复苏
  • 4篇急救
  • 4篇创伤
  • 3篇心脏
  • 3篇院前急救
  • 3篇急诊
  • 2篇心肺复苏术
  • 2篇心脏骤
  • 2篇心脏骤停
  • 2篇院前
  • 2篇伤患者
  • 2篇器材
  • 2篇抢救
  • 2篇骤停
  • 2篇壳体
  • 2篇护士
  • 2篇复苏术
  • 2篇创伤患者

机构

  • 27篇东莞市厚街医...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刘刚
  • 9篇袁群弟
  • 5篇胡文彩
  • 5篇刘萍
  • 5篇钟茂梅
  • 5篇黄春艳
  • 4篇姜椿法
  • 4篇杨凤玲
  • 4篇黄庆萍
  • 4篇张新斌
  • 3篇许柳琴
  • 3篇张建荣
  • 3篇黄子通
  • 3篇刘远山
  • 3篇伍远辉
  • 3篇吴玉娥
  • 2篇张淑清
  • 2篇农礼荣
  • 2篇余涛
  • 2篇高莹

传媒

  • 8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吉林医学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国际感染病学...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化抢救定位流程在救护车转运时心肺复苏的运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优化抢救定位流程在救护车转运时心肺复苏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救护车接受的59例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流程,将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救护车接受的52例患者设为实验组,给予优化抢救流程。比较两组的静脉通路开放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次数和医生borg自觉劳累程度评分。结果:实验组静脉通道开放提早,胸外按压中断减少,医生borg自觉劳累程度评分较低,优于对照组。结论:优化抢救定位流程运用于救护车转运时心肺复苏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都有益。
胡文彩刘刚钟茂梅杨敏方畅荣尹相智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救护车
236例城镇院前心源性心脏骤停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珠三角地区城镇心源性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提高复苏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整理我院急诊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236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院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病的年龄、性别、户籍以及发病时间、地点、到院方式和救治效果。结果 23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0.4±15)岁,男/女比例为4:1,外地户籍/本地户籍为1.84:1,发病月份以1月份最多,日时间以8:00~10:00最多,在居住地发病者占61.4%,由救护车接回者占62.7%,抢救成功率为22.033%,与复苏失败组相比,有目击者启动EMSS和由最初发现者送院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珠三角地区城镇心源性心脏骤停以外地户籍、青壮年男性居多,院前急救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在群众中大力普及心肺复苏技术是提高城镇心源性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姜椿法刘远山刘刚黄子通余涛张新斌黄春艳伍远辉
关键词:院前流行病学
现代信息技术在急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
2022年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为我国社会的众多领域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平台,例如在医疗行业的急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更加凸显了其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以“120”为主的院前急救措施也正在不断的改善和创新。通常急性创伤患者的情况都较为复杂和危急,而院前急救作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急救的全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急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钟茂梅罗日猛胡文彩董浩宇吴幸娜刘刚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院前急救
一种可移动的危重症综合急救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危重症综合急救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多个万向轮、多个立柱、顶板、螺杆、电机和托盘;立柱支撑住顶板,并给托盘导向,托盘可以上下滑动,电机用于驱动螺杆转动,螺杆...
黄庆萍杨凤玲农礼荣刘刚袁群弟
基于高危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高危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急诊收治的94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8月—2021年7月本院急诊收治的89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基于高危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指标,预后情况、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预检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高危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护理缩短了预检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提升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许柳琴张建荣高莹黄庆萍林静华刘刚杨凤玲郭秋兰
关键词:创伤急救
唤醒刺激对急性酒精中毒并中重度昏迷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唤醒刺激对急性酒精中毒并中重度昏迷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并中重度昏迷的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急性酒精中毒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唤醒刺激方法,观察2组患者意识转清的时间及跌倒、误吸、输液管脱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次数。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护理,都能恢复意识,观察组恢复清醒时间为(95±30)min,对照组恢复清醒时间为(220±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观察治疗期间对急性酒精中毒并中重度昏迷患者实施唤醒刺激,可明显缩短患者昏迷的时间及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刘萍刘刚黄春艳
关键词:护理质量
实时视音频录像结合PDCA循环在心肺复苏关键点时效性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实时视音频录像结合PDCA循环对提高心肺复苏关键点时效性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符合条件的心肺复苏病例,对前25例病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性心肺复苏流程,对后25例病人(观察组)在每次抢救后通过视音频录像,应用PDCA循环进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第一次除颤时间,心肺复苏仪上机的时间,口头医嘱下达到执行的时间三项关键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第一次除颤时间,心肺复苏仪上机的时间,口头医嘱下达到执行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时视音频录像结合PDCA循环在提高心肺复苏关键点时效性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刘萍刘刚
关键词:PDCA循环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亚谵妄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应对策略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亚谵妄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应对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东莞市厚街医院诊治的12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亚谵妄分为亚谵妄组和非亚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分析临床特征资料,总结亚谵妄的影响因素。结果12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出现亚谵妄40例,发生率为32.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的年龄、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ACHEⅡ)评分、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梗死循环类型及有无合并心房颤动均与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亚谵妄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入院时较高APACHEⅡ(≥10分)和NIHSS评分(≥15分)及合并心房颤动均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亚谵妄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亚谵妄的发生与年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NIHSS评分及有无合并心房颤动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针对以上因素给予患者更为积极且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亚谵妄的发生。
黄晓婷王敬琴吴玉娥袁群弟刘刚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一种急诊机械按压式开关阀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机械按压式开关阀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按压帽、上阀芯外壳、转动板和下阀芯外壳,上阀芯外壳内侧上端卡接有按压帽,按压帽底端插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上侧四周开设有第一通料孔,上阀芯外壳底...
江燕煊刘萍刘刚袁群弟
一种改良式血压监护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压监护仪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改良式血压监护仪,包括监护器,所述监护器上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监护器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监护器的侧...
刘萍刘刚罗日猛钟茂梅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