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超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电路端口电磁脉冲响应仿真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将系统辨识理论用于典型电路电磁脉冲效应敏感度预测领域,利用电路仿真软件PSPICE,选用基础单元电路,并在可变的脉冲干扰下获得其端口仿真条件下的响应输出。根据系统辨识理论,运用1组输入输出数据建立电路能量耦合模型。模型的预测输出与实际输出的拟合度能够达到98.5%,说明模型的精度达到了要求。通过改变干扰电压的各项参数,对比实际输出与模型输出的拟合度,检验任意干扰下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模型输出的峰值、趋势都能逼近实际输出;参数改变幅度越大,拟合度越低。这一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电路对脉冲干扰的敏感性能,为电磁脉冲效应敏感度预测新方法的探索打下基础。
- 刘卫超魏明樊高辉
- 关键词:电磁脉冲PSPICE软件系统辨识
- 电路端口电磁脉冲响应影响参数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探寻电子设备中的单元电路在电磁脉冲激励下的响应规律以及响应输出与输入脉冲干扰之间的关系,笔者选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运算放大器集成芯片组成的仪表放大电路进行了脉冲注入实验。根据采集的实验数据,分析了脉宽、幅值等因素对响应输出的影响。通过对比发现:一定功能的电路,在同一类但不同参数的脉冲激励下,响应有所不同,且与各参数有一定的联系。根据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系统辨识理论,建立了能量耦合模型。经过自验证,其拟合度能够达到88.4%,且具有较好地泛化能力,能够定性地对电路做出响应预测。
- 刘卫超魏明樊高辉吴启蒙
- 关键词:电子设备电磁脉冲仪表放大器神经网络
- 一种电子设备电磁脉冲响应预测新方法被引量:2
- 2011年
- 针对现有机理建模算法普遍存在计算电磁脉冲过于复杂的问题,探索基于实验统计的电磁脉冲响应预测新方法,使用开关电源进行雷击浪涌注入实验,并记录不同注入电压下的输入输出数据。依据系统辨识理论选用ARX模型对开关电源进行建模,并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通过所建模型预测不同幅值浪涌激励的响应并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该模型能准确预测脉冲响应,验证了系统辨识建模的有效性,并且计算过程得到简化,为电磁防护工程应用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 樊高辉魏明刘卫超
- 关键词:电磁脉冲雷击浪涌系统辨识ARX模型最小二乘算法
- 基于系统辨识的电路脉冲响应建模被引量:4
- 2011年
- 为探索基于系统辨识的电磁脉冲效应仿真新方法,设计了以阶跃信号和方波脉冲信号为激励源、稳压电源系统为对象的脉冲注入实验,分别采用OE模型和NARX神经网络模型对该系统的脉冲能量耦合传递函数进行建模。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出响应波形,且NARX模型预测能力强于OE模型,两者对阶跃、方波脉冲的预测精度分别达到93.0%、67.4%和76.0%、61.4%以上。两模型的仿真结果证实了系统辨识对电路电磁脉冲响应预测的正确性,为电磁防护设计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仿真新方法。
- 樊高辉魏明刘卫超
- 关键词:电磁防护系统辨识最小二乘法
- ESD EMP干扰下电路端口响应分析
- 2011年
- 为了探寻电路在静电放电电磁脉冲(ESD EMP)干扰激励下的响应规律以及响应输出与输入脉冲干扰之间的关系,选用运算放大器集成芯片组成的仪表放大电路进行了脉冲注入实验。根据采集的实验数据,分析了注入脉冲与响应输出之间的关系。根据系统辨识理论,建立了能量耦合模型。经过自验证,其拟合度能够达到94.3%,且具有较好地泛化能力,能够对电路的响应做出定性预测。
- 刘卫超魏明樊高辉谢文强
- 关键词:电子设备ESDEMP
- 电磁脉冲与电路之间能量耦合辨识建模方法
- 2011年
- 针对现有机理建模算法普遍存在计算电磁脉冲过于复杂的问题,探索基于实验统计的电磁脉冲效应仿真新方法,利用系统辨识,对以集成稳压电源电路为实验对象的电磁脉冲能量耦合建模进行了研究.由标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阶跃信号和方波信号作为激励,基于最小二乘法的OE(output error)模型对能量耦合传递函数进行建模,并用不同幅度的激励及其响应实测数据验证辨识所得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所得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出响应波形,阶跃信号波形拟合度分别为90.1%,78.7%,76.0%,方波信号拟合度为61.4%.证实了利用系统辨识对电磁脉冲响应建模的正确性.
- 樊高辉魏明刘卫超
- 关键词:系统辨识最小二乘法
- 静电放电电磁脉冲耦合的非线性优化建模被引量:3
- 2012年
- 针对现有机理建模算法普遍存在计算电磁脉冲响应过程过于复杂的问题,为能够给电子设备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响应计算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能量耦合建模方法,设计了脉冲场强测试仪的静电放电辐射实验。用NARX神经网络代替传统NARX网络,依靠遗传算法对网络的初始权值、阈值进行优化,以3.5 kV静电放电实验数据作为建模数据对系统进行非线性辨识,并对4.5 kV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响应进行预测。建模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准确预测响应波形,但优化后的NARX神经网络模型精度更高。该建模方法计算过程简单。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电磁脉冲响应建模。
- 樊高辉魏明刘卫超陈翔曹艳宾
- 关键词:遗传算法
- ESD EMP干扰下电路端口响应分析
- 为了探寻电路在静电放电电磁脉冲(ESD EMP)干扰激励下的响应规律以及响应输出与输入脉冲干扰之间的关系,选用运算放大器集成芯片组成的仪表放大电路进行了脉冲注入实验。根据采集的实验数据,分析了注入脉冲与响应输出之间的关系...
- 刘卫超魏明樊高辉谢文强
- 关键词:电子设备静电放电电磁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