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咏梅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血液
  • 6篇血液检验
  • 6篇临床血液
  • 6篇临床血液学
  • 5篇细胞
  • 5篇教学
  • 5篇骨髓
  • 4篇临床血液学和...
  • 2篇多媒体
  • 2篇多媒体教学
  • 2篇多媒体教学课...
  • 2篇形态学
  • 2篇血细胞
  • 2篇血细胞减少
  • 2篇血细胞减少症
  • 2篇血液学
  • 2篇增生
  • 2篇实验教学
  • 2篇全血细胞
  • 2篇全血细胞减少

机构

  • 10篇贵阳医学院
  • 5篇贵阳医学院附...

作者

  • 14篇刘咏梅
  • 7篇杨芳
  • 6篇肖芸
  • 5篇曾小菁
  • 4篇黄吉娥
  • 4篇赵蓉
  • 3篇李艳玲
  • 2篇刘菲
  • 2篇陈晶
  • 2篇张亚莉
  • 1篇韦利亚
  • 1篇刘菲
  • 1篇张姝
  • 1篇吴坤
  • 1篇胡世雄
  • 1篇莫非
  • 1篇廖颖
  • 1篇夏曙华
  • 1篇冉连会
  • 1篇蒋琳

传媒

  • 4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贵州医药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检验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图文分析系统互动模式在临床血液学与血液检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中血液形态学是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密切结合,因此对"实践性"的要求极高。在血液形态检验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实践的环节引入骨髓图文分析系统互动模式教学法,并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培养应用型、创造型的医学检验人才。
杨芳曾小菁张亚莉黄吉娥刘菲刘咏梅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4
2009年
现代医学教育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贵阳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对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课程进行了系列改革,通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获得了明显的提高。
肖芸曾小菁刘咏梅杨芳黄吉娥
关键词:血液检验教学改革
骨髓细胞形态学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病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例确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并结合临床提供的病史、体征及实验检查作出诊断。结果发现200例中巨幼细胞性贫血31例(占15%)、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占8%)、慢性贫血18例(9%)、溶血性贫血24例(占12%)、急性白血病42例(占21%)、恶性淋巴瘤12例(占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0例(占15%)、恶性组织细胞病6例(占3%)、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占1.5%)、骨髓转移癌1例(0.5%)、多发性骨髓瘤6例(占3%)、脾功能亢进10例(占5%)、骨髓造血功能低下1例(占0.5%)。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的主要手段是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咏梅赵蓉李艳玲张姝
关键词:细胞形态学全血细胞减少护理
开放式实验在《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杨芳刘咏梅韦利亚刘菲
关键词: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方法开放式实验教学
临床血液学检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及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该文基于统一制作课件的设想,介绍了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这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基本方法和技巧。提出只有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精心制作,有效地应用,才能更好地辅助教学。
肖芸曾小菁杨芳刘咏梅
关键词: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白血病患者p16基因失活机制研究
2010年
目的了解白血病患者p16基因纯合性缺失、点突变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白血病发生中p16基因失活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以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对57例白血病患者进行p16基因纯合性缺失、点突变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研究。结果在受检的57例白血病患者中,共有6例发生p16基因纯合性缺失(10.53%);无p16第1、2外显子缺失的51例白血病患者中均未见点突变发生;无p16基因第1、2外显子缺失、突变的51例白血病患者中共有16例发生p16基因甲基化(31.37%),其中14例(27.45%)发生在急性白血病患者;57例白血病患者中共有22例发生p16基因失活(38.60%)。结论白血病发生过程中表观遗传学机制和遗传学机制相互作用,p16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是急性白血病发生中p16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
肖芸刘咏梅蒋琳冉连会
关键词:白血病P16纯合性缺失点突变甲基化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肖芸曾小菁刘咏梅杨芳黄吉娥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法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效果
XPDLys751Gln多态性与成年人急性白血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D Lys751Gin多态性与成年人急性白血病(AL)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按照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00例成年人AL患者为病例组,100名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观察对象外周血XPD Lys751Gin基因多态性。结果成年人AL病例组和对照组Lvs/Lvs、Lvs/Gin、Gin/Gin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83%、16%、1%和90%、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4,P=0.49);携带XPD Lys751 Gln突变基因(Lys/Gln+Gln/Gln)的个体不增加AL的发病风险(x^2=2.10,P=0.15,OR:1.84;95%CI 0.80~4.25)。按FAB形态学分型,携带XPDLys751Gln突变基因型(Lys/Gln+Gin/Gln)个体患AL的危险度增加(OR=2.77,95%CI 0.99—7.73)。结论XPDLys751Gln可能与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风险有关。
肖芸吴坤刘咏梅
关键词:白血病成年人XPD多态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形态学的观察
2007年
目的:为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病态改变,对确诊的MDS的骨髓象进行系统观察,记录骨髓中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细胞形态上的变化,为MDS的形态学诊断寻找有力的诊断依据。方法:用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进行骨髓细胞学形态分析。结果:粒、红、巨三系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表现,粒系主要以内外浆、颗粒粗大核浆发育不平为主,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红系主要以双核、多核为主,核浆发育不平及巨幼样改变为主,巨核系主要以多圆核为主。结论:MDS至少有两系以上的病态造血改变。
陈晶赵蓉刘咏梅
关键词:MDS细胞形态病态造血
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08年
刘咏梅杨芳胡世雄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检查骨髓活组织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