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家润

作品数:44 被引量:259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天文地球
  • 17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地层
  • 8篇茅口期
  • 8篇化石
  • 8篇海平
  • 8篇海平面
  • 8篇海平面变化
  • 8篇二叠纪
  • 8篇TING类
  • 8篇层序
  • 7篇动物群
  • 7篇石炭
  • 7篇层序地层
  • 6篇剖面
  • 5篇台地
  • 5篇茅口组
  • 5篇寒武系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二叠系
  • 4篇沉积环境

机构

  • 44篇南京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南...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石油天然气总...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中国建筑材料...
  • 1篇安徽省地质矿...

作者

  • 44篇刘家润
  • 20篇施贵军
  • 14篇杨湘宁
  • 6篇黄志诚
  • 6篇周建平
  • 5篇冯洪真
  • 5篇吴俊奇
  • 4篇张庆龙
  • 4篇倪培
  • 4篇孙历
  • 4篇曾家湖
  • 4篇刘道忠
  • 4篇孔庆友
  • 4篇潘国强
  • 3篇林春明
  • 3篇杜小弟
  • 3篇陈云棠
  • 3篇陈智娜
  • 3篇赵葵东
  • 2篇凌洪飞

传媒

  • 9篇高校地质学报
  • 8篇地层学杂志
  • 4篇古生物学报
  • 4篇微体古生物学...
  • 3篇南京大学学报...
  • 3篇岩石学报
  • 2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火山地质与矿...
  • 1篇岩相古地理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6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铅山晚石炭世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被引量:8
2012年
江西铅山晚石炭世硅质岩大多呈条带状、少量呈层状和结核状产出,赋存于灰岩层内或层间;主要由微晶石英组成,含有少量蛋白石或玉髓,未见硅质生物及硅化特点。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晚石炭世硅质岩的SiO2含量为74.51%~98.48%,Al2O3,TiO2,MgO及∑REE含量低,分别为0.10%~3.42%(平均为0.45%),〈0.01%~0.12%(平均〈0.02%),0.07%~1.46%(平均为0.20%)和〈1.52X10。24.66×10“(平均不足4.84×10“);δCe值为0.15~0.70(平均为0.42),呈负异常。A12O3与TiO2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两者与SiO2相关性极低。在双变量SiO2-A12O3,SiO2-MgO和三变量Al—Fe—Mn,Fe—Mn一(Ni+Co+Cu)判别图上,硅质岩几乎都落入热液成因及生物沉积成因区;在双变量Fe2O3/TiO2-A12O3/(A12O3+Fe2O3)判别图上,落入大陆边缘沉积区范围。综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薄片观察结果,可以认为研究区硅质岩形庸千女陆沩绥苴甫I夭『丰尊与海戽执蝻活云fI右羊.
李二恒刘家润倪培蔡逸涛赵葵东叶春林朱筱婷
关键词:硅质岩地球化学沉积环境晚石炭世
皖北夹沟上前寒武系同期异相岩层关系的认识被引量:1
1996年
皖北夹沟唐山子的岩层界面横向追踪及地层工作结果,显示该地点所存在的上前寒武系倪园组(非礁相岩层)的下部与赵圩组(叠层石礁相岩层)的下部为先后关系,而与赵圩组的中上部为同时不同沉积相的沉积。倪园组与赵圩组为部分同期异相的地层关系是目前所建立的皖北上前寒武系地层层序中尚未显示的。同期异相的相变现象在前寒武系的地层学研究中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刘家润施贵军吴俊奇方一亭
关键词:地层前寒武纪
安徽铜陵及邻区早石炭世沉积古地理被引量:10
2010年
依据前人研究结果及实测剖面资料、基于层序地层所获得的沉积古地理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安徽铜陵为中心区域的研究区,在早石炭世沉积层序CSQ1沉积时期存在呈北东—南西向延展、包含繁昌—铜陵—贵池在内的剥蚀区——繁贵岛,自CSQ2沉积晚期该岛被海侵海泛分割为铜陵北东的繁岛和南西的贵岛两部分,并存续至CSQ3沉积末期;繁贵岛和繁岛、贵岛两侧以及繁岛与贵岛之间为海相、滨海平原相沉积区,发育有浅海相碳酸盐、混有陆源碎屑的碳酸盐以及滨浅海和滨海平原陆源碎屑沉积,各沉积带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此外在CSQ3沉积晚期还发育有潮坪碳酸盐沉积。随着海平面变化,沉积区扩大,岛区缩小,沉积带类型及其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和迁移摆动。沉积古地理的变化表明,在CSQ1和CSQ3两沉积时期分别发育同沉积断裂(带),后一期断裂横穿原繁贵岛而导致铜陵地区新生海区形成,构成可能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矿的构造与古地理背景。
叶春林刘家润王训诚蒋少涌
关键词:早石炭世沉积古地理同沉积断裂层序地层
徐宿地区上前寒武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刘家润
关键词:层序地层海平面变化上前寒武系苏皖北部
黔南茅口期台地相层序地层及类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02年
黔南台地相区可识别出栖霞期末—茅口期的 7个沉积层序 (S1 — S7) ,其中所含的化石材料表明 ,茅口期沉积由 S1 上部和其上 6个沉积层序的 13个体系域构成。根据层序地层研究成果和类资料 ,查明了研究区茅口期层序地层中较常见类 30属 10
刘家润杨湘宁施贵军冯洪真
关键词:茅口期二叠纪层序地层TING类
下扬子区二叠纪主要岩石类型成因的地球化学信息被引量:8
1998年
下扬子区二叠系为一套碳酸盐岩、硅质岩和陆源碎屑岩的混合沉积。对灰岩、白云岩、硅质岩和泥质岩进行系统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分析,依据分析结果论述其成因特征。
杜小弟黄志诚陈智娜刘家润
关键词:下扬子区二叠纪岩石成因地球化学信息
贵州南部台地相区栖霞期末-茅口期图形资料——类动物群特征与海平面变化背景的相关性
贵州南部台地相区猴场、火铺、朗岱和打铁关4条剖面层序地层学特征表明,研究区栖霞期末—茅口期(Misellina claudiea带顶部一Neoschwagerina带)海平面经历了连续7次升降三级旋回的波动变化,其过程可...
刘家润
鲕状铁建造的特征与形成机制——以鄂西泥盆系火烧坪铁矿床为例
2021年
鲕状铁建造(Ooidal Ironstones,OIS)是一种独特的含砂质、泥质、硅质或硅质碳酸盐,且铁质鲕粒含量超过50%,铁含量超过15%的沉积铁矿床。上扬子地区中—上泥盆统OIS广泛发育,被称之为"宁乡式铁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铁矿资源。本文选取鄂西地区的火烧坪铁矿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相的识别与划分、矿石组构的鉴定与统计、鲕粒的显微形貌和成分分析,试图精确厘定铁质鲕粒的形成环境以及形成过程,建立和完善火烧坪乃至"宁乡式铁矿"的成矿模式。研究表明,火烧坪铁质鲕粒主要产于以含泥砂质碳酸盐为主的滨-浅海带,特别是滨-浅海转换带远端和浅海带近端,而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层均产于海侵旋回中海进—海退—海进的快速转换带。结合火烧坪铁矿沉积环境,本文为鲕粒的胶体化学成因模型提供了新证据,并完善了OIS成矿模型:(1)海进过程中,风化作用加剧所导致的海水富营养化促使海水深部呈缺氧的还原环境,Fe^(2+)得以局部富集;(2)短时期的海退给鲕粒的形成提供了核心物质的来源的同时,还使得水体动力环境和氧化还原环境发生改变,促进了鲕粒的沉积和生长;(3)又一次的海进使OIS得以沉积埋藏和保存。
甘凯吴昌志杨涛刘浩存叶辉向萌刘家润李伟强
关键词:泥盆纪沉积环境
徐宿地区新元古代辉绿岩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9
2000年
同位素测年数据显示 ,徐宿地区的辉绿岩床是震旦纪早期和震旦纪晚期两次侵入的产物。岩床多呈板状或楔状 ,为超浅成—浅成侵入体 ,其化学成分以高SiO2 、CaO和低Al2 O3、MgO及(K2 O +Na2 O)为特征 ,属大陆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 ,但稀土元素分馏并不强烈。Rb、K、La等不相容元素富集 ,而Nb、Sr亏损明显。δ18O值在 6 6 3‰~ 9 93‰之间 ,多数 >8‰。研究表明 ,该区基性岩浆来源于过渡型地幔 ,主要通过部分熔融方式形成 ,在岩浆上侵过程中遭到陆壳或花岗质岩石的混染。
潘国强孔庆友吴俊奇刘家润张庆龙曾家湖刘道忠
关键词:地球化学新元古代沉积岩
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的碳氧同位素记录被引量:20
2000年
对宜昌地区寒武系和下奥陶统的碳酸盐碳、氧同位素进行测定 ,所得δ18O大于 - 10‰且与δ13C不相关 ,表明研究区碳酸盐样品基本上保存了碳、氧同位素的初始比值。δ18O在白云岩样品中呈现正漂移而在非白云岩样品中呈现负漂移 ,认为δ18O反映海水古盐度变化 ,即δ18O随着古盐度升高而增大 ;δ13C在缺氧沉积物中呈现负漂移 ,但负漂移的δ13C却不限于缺氧沉积物 ,推测δ13C可能反映古海洋的初级生产力 ,即δ13C随着初级生产力的提高而降低。研究还指出 ,由于Z值与δ13C密切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99) ,综合运用δ18O和δ13C的经典盐度公式不适用于研究区古盐度环境的重建。
冯洪真刘家润施贵军
关键词:氧同位素寒武系下奥陶统碳同位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