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康桐
-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可溶性凝血酶调节蛋白结合的低密度脂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可溶性凝血酶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的水平变化,探索sTM参与或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的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收集正常人、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各24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sTM含量;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血浆脂蛋白组分,结合ELISA法分析sTM与脂蛋白结合情况及其变化。结果 各组冠心病患者的血浆sTM均显著升高。但三组冠心病患者之间的sTM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心肌梗死患者组还有一定的下降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浆LDL可结合sTM,且这种现象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密切相关。血浆LDL组份中sTM的含量由5.6±1.7ng/mg蛋白显著上升至稳定型心绞痛的65.1±11.3ng/mg、变异型心绞痛组的117.9±20.8ng/mg、急性心肌梗死组的126.4±19.4ng/mg.后两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浆LDL组份中sTM的含量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不稳定斑块的形成有关。
- 严鹏科刘康桐阮长耿蒋佩陈劲松匡希斌
- 关键词:凝血酶调节蛋白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急性冠脉综合症
- 平板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评价平板运动试验 (TT)、超声心动图 (U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4 0例冠脉造影 (CAG)阳性及 4 0例同期CAG阴性病人 ,分析其TT结果及UCG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值、阴性预值、准确性。结果 上述项目在TT和UCG之间均无明显差异 ;若TT结合UCG(TT .UCG)结果分析 ,则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阴性预值、准确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敏感性 (55.0 0 %vs 87.2 0 %P <0 .0 1)、阴性预值 (6 5.38%vs 86 .50 % ,P <0 .0 5)、准确性 (70 .0 0 %vs 82 .50 %P <0 .0 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T结合UCG结果分析 ,可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在无条件开展CAG的单位 ,平板运动试验结合超声心动图仍不失为一种诊断冠心病的价廉。
- 刘康桐石磊雷长城热沙来提.牙森李庆元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冠心病
- 吸烟对国人血清对氧磷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 :分析吸烟对中国人对氧磷酶 (PON)活性的影响。方法 :36 7例冠心病患者和 15 9例相匹配的健康人根据吸烟情况分别分为吸烟、不吸烟及戒烟 (A、B、C) 3个组 ,其中C组又根据戒烟时间长短分为C1、C2、C33个亚组 ,并分别用醋酸苯酯法检测各自的PON活性。结果 :吸烟降低了PON活性 [A组、B组、C组PON活性分别为 (91± 5 8)、(131± 73)、(112± 6 6 )kU /L ,P <0 .0 5 ],但其影响是较短时期的 ,PON活性的恢复与戒烟时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吸烟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其发病机制之一可能与它降低了PON的活性有关。
- 曾高峰刘康桐丁翠芬匡希斌刘格修
- 关键词:高危因素吸烟对氧磷酶PON
- 短QT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近况
- 2007年
- 短QT综合征是近来被认识的一种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以持续性QT间期缩短,家族性心悸,晕厥,猝死和阵发性房颤发生率高,有效不应期缩短和电生理研究中诱发心室颤动为特征。本文结合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综述了短QT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电生理特点。
- 王晓波罗平刘康桐邓万俊
- 关键词:猝死QT间期遗传学离子通道
- 美多心安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 1996年
- 观察美多心安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缺血性心脏病病人12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8例,射血分数均低于45%,心功能分级Ⅱ~Ⅳ级,连续服用美多心安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射血分数(EF)、左室宿短率(Fs)和用动态心电图记录24小时平均心率(HR)。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LVEDD、EF、FS和HR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LVEDD均有缩小,但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F、FS有明显增加,HR明显减少(P<0.05)。两组之间EF、FS增加值和HR减少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美多心安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衰均能改善心脏功能。
- 刘康桐
- 关键词:美多心安缺血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 湖南省永兴县高血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永兴县农村人群高血压流行状况,探讨高血压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永兴县碧塘乡6个村15岁以上人群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调查3010人,查出高血压患者156例,其中一、二、三级高血压患者分别为67、72和17例,总患病率为5.18%。45岁以下高血压患病率仅为0.48%(10/2 080),45岁以上为15.70%(146/930)。各年龄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与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占总病例数的35.26%,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占总数的10.26%。结论永兴县高血压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发病率水平,但目前仍为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应引起广泛重视。
- 廖国乐刘康桐颜克胜郭永良史晓彦何德彪
- 关键词:高血压流行病学患病率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及其4G/5G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的关系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变化及其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特点,以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其基因多态性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0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8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和60例对照者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寡核苷酸杂交分析法测定白细胞启动子4G/5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18.0±2.9 kAU/L)较稳定型冠心病组(16.8±2.7 kAU/L)和对照组(16.2±2.8 kAU/L)增高(P<0.01和P<0.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中4G/4G纯合子个体(49.1%)较稳定型冠心病组(28.6%)和对照组(26.7%)频率高(P<0.05);4G/4G纯合子个体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最高,5G/5G个体最少(P<0.05)。结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与启动子4G/5G基因型有关;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增高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曾高峰刘格修王燕刘康桐丁翠芬匡希斌
-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因多态性
- 食道心房调搏刺激方式及阿托品对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影响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评价经食道心房调搏( T E A P) 中刺激方式及阿托品的应用对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 S V T) 的影响,以探讨提高诱发的成功率。方法 对180 例临床确有或疑有 P S V T 者行 T E A P,于基础状态采用 S1 S1( S1) 法、 S1 S2( S2) 法未能诱发者行 S1 S2 S3( S3) 法刺激,上3 法均不能诱发者静注阿托品(0 .02 mg/kg) 后重复上述方法。结果 基础状态共诱发 P S V T126 例(70 .0 % ) ,其中采用 S1 诱发40 例(22 .2 % ) ,加用 S2( S1 + S2) 共诱发104 例(57 .8 % ) ,不能诱发者加用 S3 又诱发成功22 例,则 S1 + S2 + S3 共诱发126 例(70 .0 % )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S1 对 S1 + S2 , P< 0 .001 , S1 + S2 对 S1 + S2 + S3 , P< 0 .05) 。对54 例仍未能诱发者静注阿托品后重复试验又诱发出34 例,最后还有20 例(11 .1 % ) 不能诱发。比较用阿托品前后总的诱发成功率,差异极显著( P< 0 .001) 。结论 T E A P 单用 S1 刺激诱发成功率低,加用 S2 尤其是 S3
- 刘康桐雷长城
- 关键词:食道心房调搏阿托品室上性心动过速
- 髓过氧化物酶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心肌损伤中的变化规律及意义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在严重烧伤后大鼠中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烧伤早期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20%TBSAⅢ度烧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烧伤组。检测各组心肌组织MPO含量及血清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烧伤后2小时心肌MPO及血清cTn-T水平明显增高,至伤后48、72小时仍保持高水平,而血清CK-MB于伤后4小时方明显升高,至伤后24、48小时已表现出下降趋势,至72小时己接近正常水平。相关分析显示,心肌MPO水平升高与血清cTn-T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心肌组织MPO水平的显著增高与心肌损害的水平密切相关,表明中性粒细胞在心脏组织中的长时间聚集可能与大面积烧伤后早期的心脏损害有密切关系;同时利用心肌组织MPO水平的检测有助于研究预防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有效治疗方法。
- 蔺雪峰张丽琴刘康桐马小峰
- 关键词:烧伤髓过氧化物酶肌钙蛋白T心肌损伤
- 高血压病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用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高血压病各期病人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有左室肥厚的Ⅱ,Ⅲ期病人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单纯高血压组(Ⅰ期)显著增加;合并充血性心衰的Ⅲ期高血压病人高级别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Ⅰ,Ⅱ期病人显著增加(P<0.05~0.005)。提示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引起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 刘康桐匡希斌李庆元向丽珍
- 关键词: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