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超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声音
  • 3篇应试
  • 3篇课堂
  • 2篇教学秩序
  • 2篇教师
  • 2篇教学
  • 1篇电影
  • 1篇电影艺术
  • 1篇行为主义
  • 1篇学校教育
  • 1篇隐喻
  • 1篇知识
  • 1篇秩序
  • 1篇身体
  • 1篇提高课堂
  • 1篇主义
  • 1篇命运
  • 1篇教育
  • 1篇教育技术
  • 1篇教育技术学

机构

  • 5篇宁波大学

作者

  • 5篇刘志超
  • 4篇熊和平

传媒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全球教育展望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关于提高课堂声音影响力的思考被引量:3
2014年
课堂声音具有价值性、表演性与平等性等基本特性。能展现师生的民主对话、具有多元情感体验的声音,才算得上是好的课堂声音。提高课堂声音影响力的建议包括移情体验声音的力量、给予弱势声音群体更多的宽容与鼓励及营造平等的课堂话语环境等。
刘志超熊和平
应试课堂声音与教学秩序
2014年
应试课堂声音与儿童观在我国,应试教育理念支配下的课堂充满了行为主义的操作程式。教师的声音是学生行为应答的指令,从教师走进课堂的那刻起,学生并不要求对知识(类似巴甫洛夫实验中的狗食)作出应答,而是教师的声音。在教师主导的课堂声学的传播链条中,声音被假设为知识的替代物,符号化的间接知识则成为了客观事物的摹本。除了一头一尾之外,上课的中段也存在关于课堂声音的稳定结构。课堂声音有教师的声音与学生的声音,但两者始终处于不对等的声学地位上。
熊和平刘志超
关键词:声音教学秩序应试教师主导间接知识行为主义
电影艺术中教师的身体与命运被引量:5
2013年
在近三十年来以教师生活为题材的电影中,教师的身体通常被刻画为一种悲情式的美学符号,以此来彰显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崇高性。本研究透过电影中关于教师的种种病例,发现电影镜像中教师的身体遵从着一种"非死即残"或"非残即病"的古怪逻辑。电影艺术一方面实现了对教师职业的崇高礼赞与师德语义的时代建构,与此同时,电影学与医学结合起来给教师"造病"的方式,值得电影创作人员与观众的集体反思。
熊和平刘志超
关键词:电影艺术教师身体隐喻病例
应试课堂声音与教学秩序被引量:5
2014年
课堂声音系统是教学秩序的一种表征。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与制度背景下,作为儿童的学生通常被假设为被动发展的实验物种,操作性行为主义是课堂教学主要的教育心理学依据。作为一条悖论性的声学纪律,"保持安静"只针对学生而不是教师。这种"师讲生听"的课堂定律,其声学理论是建立在"听音"与"记音"基础上的传统语音学。应试课堂只能培养患有失语症,且不善言辞、缺乏幽默感、唯声是从的知识奴仆。
熊和平刘志超
关键词:声音儿童观教学秩序
应试课堂声音现象研究
从物理层面上说,声音的发声机制在于空气震动,同时作用于人的听觉系统,使人与人之间可以传播信息,交流思想。声音几乎充斥在世间每个角落。课堂作为师生授知与求知的交互场所,其中充斥着各种声音,它们来自于课堂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
刘志超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育技术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