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新宽

作品数:405 被引量:99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2篇期刊文章
  • 158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1篇一般工业技术
  • 47篇化学工程
  • 7篇电气工程
  • 6篇理学
  • 5篇冶金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3篇合金
  • 44篇复合材料
  • 44篇复合材
  • 41篇纳米
  • 36篇涂层
  • 27篇铜合金
  • 27篇镁合金
  • 27篇化学镀
  • 24篇力学性能
  • 24篇力学性
  • 23篇钛合金
  • 23篇黄铜
  • 23篇溅射
  • 22篇微弧氧化
  • 19篇镀镍
  • 16篇电镀
  • 16篇镀层
  • 16篇球磨
  • 15篇导电
  • 15篇尼龙

机构

  • 351篇上海理工大学
  • 3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8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盐城工业职业...
  • 6篇宝钢集团中央...
  • 6篇盛利维尔(中...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央研究院
  • 5篇坤同勃志智能...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上海材料研究...
  • 3篇山东大业股份...
  • 2篇宝山钢铁股份...
  • 2篇西安电瓷研究...
  • 2篇华纬科技股份...
  • 2篇浙江金盾链条...
  • 2篇宁波博德高科...
  • 2篇上海脉诺金属...
  • 2篇盛利维尔(中...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404篇刘新宽
  • 298篇刘平
  • 242篇陈小红
  • 239篇马凤仓
  • 178篇何代华
  • 121篇李伟
  • 116篇李伟
  • 89篇张柯
  • 34篇杨丽红
  • 26篇丁文江
  • 24篇向阳辉
  • 22篇胡文彬
  • 21篇马明亮
  • 19篇周敬恩
  • 17篇毕莉明
  • 10篇席生岐
  • 10篇周洪雷
  • 8篇郑康培
  • 8篇王军艺
  • 8篇方其先

传媒

  • 33篇功能材料
  • 23篇有色金属材料...
  • 14篇金属热处理
  • 11篇材料导报
  • 10篇热加工工艺
  • 9篇上海有色金属
  • 9篇材料热处理学...
  • 7篇材料科学与工...
  • 6篇电镀与涂饰
  • 6篇中国有色金属...
  • 5篇材料科学与工...
  • 5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真空科学与技...
  • 4篇锻压技术
  • 4篇特种铸造及有...
  • 4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材料研究学报
  • 4篇稀有金属
  • 4篇中国腐蚀与防...
  • 4篇第五届全国化...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5篇2021
  • 14篇2020
  • 35篇2019
  • 47篇2018
  • 53篇2017
  • 37篇2016
  • 23篇2015
  • 28篇2014
  • 27篇2013
  • 33篇2012
  • 27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4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铜基原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原位复合材料,含有重量百分比为3~5%的铬、0.05~0.3%的锆、1~3%的碳,0.01~0.1%的稀土元素、其余为铜。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这种铜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在铜粉表面通过...
刘平陈小红周洪雷李伟李晋章管鹏飞刘新宽张柯马凤仓
文献传递
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及机理研究
化学镀镍是镁合金常用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耐蚀、耐磨性很好且镀层均匀,但目前这一工艺尚不够成熟,基础性的研究更为缺乏。本文围绕着镁合金的预处理过程、化学镀工艺、镀层的性能和镀液的寿命、镀层的初始沉积机制和结合机制以及不良镀...
刘新宽
关键词:镁合金化学镀耐蚀性
文献传递
Zr对冷轧Cu-15Cr原位复合材料Cr纤维相及性能的影响
通过冷轧变形并结合中间退火制备了Cu-15Cr和Cu-15Cr-0.24Zr形变原位纤维复合薄板材料.采用SEM、拉伸试验机和电阻率测试仪研究了Zr及退火温度对Cr纤维形貌、合金强度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纤维随...
毕莉明刘平陈小红刘新宽李伟马凤仓
关键词:软化温度抗拉强度冷轧变形导电性能
高强度铜合金短流程生产技术及高性能铜合金研究
了高性能铜合金及其发展,引线框架铜合金的短流程生产技术,上海理工大学高性能铜合金研究铜合金的强度和导电性是相互矛盾的影响因素,很难兼顾.尽可能高的提高合金的强度.效果最好的是时效强化和形变强化,此外分析了作为上引连铸一连...
刘新宽
关键词:铜合金上引连铸冷轧工艺退火处理
高能球磨对碳热还原合成氮化铝的作用被引量:18
1999年
研究了氧化铝球磨对碳热还原反应合成氮化铝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铝高能球磨几分钟后,晶粒细化至纳米级,随球磨时间增加,晶粒尺寸变化不大,而点阵畸变持续增加。氧化铝经球磨后,对碳热还原反应有促进作用:高能球磨氧化铝20h,碳热还原反应开始温度降至1000℃左右,完全反应的温度降至1250℃。球磨产生的机械化学作用,如晶粒细化、晶格畸变和大量缺陷及表面断键作用,是球磨促进碳热还原反应的主要原因。细化晶粒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刘新宽马明亮周敬恩
关键词:氧化铝高能球磨氮化铝碳热还原反应陶瓷
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铜基引线框架材料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刘平娄花芬陈小红郭慧稳刘新宽贾淑果丁顺德张柯刘月梅何代华姚廷鑫马凤仓胡萍霞李伟万建
项目在国家863、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科基金等项目支持下,经过20余年不断研究,通过强化相体系设计、尺寸和分布的有效控制等一系列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与集成,在铜基体中引入特定的纳米级析出相,并实现其均匀弥散分布,研发出满...
关键词:
关键词: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熔炼工艺铜合金
原位自生Ti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等温热压缩模拟方法在温度为850~1050℃和应变速率为0.02~0.50 s−1的工艺下研究了原位自生5%TiB(体积分数)增强Ti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试样的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力均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试样在高变形温度及低应变速率下变形时,TiB增强体有足够时间进行旋转取向而减少断裂,这有助于提高材料性能;通过计算得出试样在(α+β)相区和β相区的塑性变形表观激活能分别为789.8 kJ/mol和271.6 kJ/mol,大于钛的表观激活能。分析认为:TiB增强体对试样的热变形行为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变形温度的不断升高,试样的塑性变形表观激活能显著降低,表明试样在850~1050℃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在不同温度区间的变形机制不同,因此在(α+β)相区和β相区分别建立了其热变形本构方程。
王二永马凤仓刘新宽李伟张柯
关键词:钛基复合材料热变形行为
等离子喷涂低镍白铜B10涂层的组织性能
以低镍白铜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碳钢Q235表面制备B10涂层,喷涂功率23.5~26.4kW,喷涂距离130~180mm.研究了功率和喷涂距离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组织形貌...
孙联雷刘新宽刘平陈小红何代华马凤仓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
一种表面黑化的压延铜箔
一种表面黑化的压延铜箔,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箔基体;和结合在铜箔基体表面的黑化复合层,其中,黑化复合层包括自上而下的锌金属层、厚度为0.5‑1.5μm的镍金属层以及直接与铜箔基体表面结合的铜金属层,镍金属层为镍镀层,该镍...
刘新宽刘平陈小红张宁李伟马凤仓何代华张柯
文献传递
一种含有锆的耐海水腐蚀的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锆的耐海水腐蚀的铜合金,各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u 63‑75%、Al 0.05‑1.5%、Si 1.91‑3.5%、P 0.26‑2.0%、Zr 0.0008‑0.006%、余量为Zn,铜合金为单...
刘新宽刘平陈小红
文献传递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