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旭凌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小鼠
  • 5篇酒精
  • 5篇酒精性
  • 4篇脂肪
  • 4篇细胞
  • 4篇纤维化
  • 4篇肝病
  • 3篇血汤
  • 3篇脂肪性
  • 3篇瘀血
  • 3篇羟脯氨酸
  • 3篇下瘀血汤
  • 3篇近交C57B...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氨酸
  • 2篇脂肪性肝病
  • 2篇鼠模型

机构

  • 11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作者

  • 15篇刘旭凌
  • 7篇刘成
  • 3篇薛冬英
  • 3篇胡静
  • 2篇李季
  • 2篇郭永洁
  • 2篇张洁
  • 1篇庞慧芳
  • 1篇樊琴
  • 1篇李琦
  • 1篇殷佩浩
  • 1篇秦爱军
  • 1篇陈建杰
  • 1篇沈玉根
  • 1篇隋华
  • 1篇陆品相
  • 1篇吴坚
  • 1篇刘宁宁
  • 1篇叶军
  • 1篇符胜光

传媒

  • 5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宣肺通腑化瘀法对肺间质纤维化小鼠羟脯氨酸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宣肺通腑化瘀法防治肺问质纤维化(PF)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宣肺通腑化瘀法(中药)组、泼尼松组4组,每组7只。经鼻滴入博莱霉素建立小鼠PF模型。中药组和泼尼松组于制模8h内开始分别灌胃中药组方15.86g/kg或泼尼松1.3mg/kg,每日1次,连用28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制模28d取小鼠肺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及纤维化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用样本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肺泡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明显重于对照组;肺组织中HYP含量及BALF中TGF-β1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中药组和泼尼松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HYP及TGF-β1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1),且中药组TGF-β1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宣肺通腑化瘀法能明显减轻博来霉素致小鼠PF程度,降低肺组织中HYP含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蛋白表达,减少胶原蛋白产生,使PF病变减轻。
胡静郭永洁刘旭凌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羟脯氨酸中药疗法
蟾毒灵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及其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蟾毒灵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及其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人胰腺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S)、5-氟尿嘧啶组(5-Fu)、蟾毒灵组(Bu)、蟾毒灵加5-氟尿嘧啶组(Bu/5-Fu)。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20ml/kg、5-Fu 24mg/kg、Bu1mg/kg、Bu1mg/kg+5-Fu24mg/kg。用药后第7天处死,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TUNEL法检测瘤体凋亡指数,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SurvivinmRNA的表达。结果:与NS组相比,各药物干预组瘤体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0.01),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中Bu/5-Fu组瘤体体积明显小于Bu组、5-Fu组(P<0.05);Bu/5-Fu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Bu组、5-Fu组(P<0.01);Bu/5-Fu组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Bu组、5-Fu组(P<0.01)。结论:蟾毒灵能够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联合5-Fu可起到增效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胡强李琦殷佩浩秦爱军刘宁宁刘旭凌隋华吴琼陆品相余琛沈玉根
关键词:蟾毒灵胰腺癌细胞凋亡SURVIVIN裸鼠
下瘀血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肾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HFD)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小鼠肾脏的影响,以及下瘀血汤对NAFLD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健康对照及NAFLD患者各25例,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酸(UA)水平;将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FD组)、高脂组(HFD组)及高脂+下瘀血汤组(XYXD组),每组8只,第13周开始给予下瘀血汤每日1次灌胃至18周末,维持6周。检测各组TC、TG、BUN及Cr水平。HE、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和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检测CD68和α-SM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脂肪酸合酶(FASN)、IL-6、TNF-α、结蛋白(Desm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REBP1和TNF-α蛋白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相比,NAFLD患者TC、TG、BUN、Cr、UA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与LFD组小鼠相比,HFD组小鼠体质量、TC、TG、BUN、Cr水平均升高(P值均<0.001);与HFD组相比,XYXD显著抑制NAFLD小鼠TC、TG、BUN、CR表达(P值均<0.001)。肝脏病理学显示:HFD组小鼠肝脂肪变及炎症浸润较LFD组显著增加,而XYXD组病变显著减轻。肾脏病理学显示:与LFD组相比,HFD组肾组织炎性浸润明显,脂肪变显著,肾脏胶原形成明显;与HFD组相比,XYXD显著减轻炎症浸润、抑制脂肪变及肾脏胶原形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LFD组相比,HFD组肾组织中SREBP1、FASN、IL-6、TNF-α、Desmin和α-SMA的m 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01),XYXD组较HFD组均显著降低(P值均<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LFD组比较,HFD组SREBP1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值均<0.05);与HFD组比较,XYXD组SREBP1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
赵鑫王知意陶乐杨广越张玮吴柳马文婷陈蒨刘旭凌刘成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脂肾损伤下瘀血汤小鼠近交C57BL
桃红四物汤对CCl_(4)诱导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CCl_(4)诱导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桃红四物汤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桃红四物汤组小鼠腹腔注射10%CCl_(4),第3周开始给予桃红四物汤灌胃给药4周,检测肝功能(ALT、AST),观测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透明质酸合成酶-2(HAS-2)、Ⅰ型胶原(Col1)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SMA、Col1及HAS-2蛋白的表达。分离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应用siRNA沉默HAS-2,检测其对HSC激活的影响。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或LSD-t检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显著升高,桃红四物汤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显著下降(P值均<0.01)。病理学染色显示: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生的胶原纤维形成纤维间隔;桃红四物汤组胶原纤维间隔较疏松及炎症细胞浸润减轻。与模型组相比,桃红四物汤组α-SMA、Co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值均<0.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中HAS-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6.14,P<0.05),桃红四物汤组HAS-2蛋白表达水平(0.29±0.10)较模型组(1.00±0.12)明显减少(t=70.73,P<0.001)。siRNA沉默HAS-2,TGFβ处理后(Si HAS-2+TGFβ组)α-SMA、Col1 mRNA表达水平较NC+TGFβ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通过抑制HAS-2对CCl 4致小鼠纤维化有显著治疗作用。
刘旭凌杨广越张玮孙田甜马文婷吴柳薛冬英刘成陶乐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
平足蛋白(PDPN)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以及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平足蛋白(PDPN)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以及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2年6月首次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感染科的7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组织样本,实时定量PCR(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PDPN在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1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腹腔注射含10%CCl_4,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橄榄油共6周,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分离小鼠肝脏原代细胞,检测PDPN mRNA在各类型细胞中表达;使用PDPN蛋白处理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并使用NF-κB抑制剂BAY11-7082处理,分析PDPN诱导肝星状细胞炎症因子表达情况。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数据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样本中,PDPN mRNA在正常肝脏中表达较低,S3、S4期肝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DPN阳性表达主要集中在纤维间隔及肝窦,S4期肝组织PDPN阳性面积比S0期表达显著升高(t=8.892,P=0.001)。正常组小鼠中PDPN主要在肝窦表达少许,在CCl_4模型小鼠中PDPN表达显著升高(t=0.95,P<0.001),主要在纤维间隔表达;RT-PCR结果显示,PDPN mRNA在CCl_4模型小鼠中显著升高(t=11.25,P=0.002)。与肝细胞、肝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和肝内胆管细胞相比,PDPN在肝窦内皮细胞中明显高表达(F=20.56,P<0.001);PDPN蛋白处理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15 min,炎症相关因子TNF-α、CCL3、CXCL1和CXCR1的m 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BAY11-7082(NF-κB信号抑制剂)处理后,上述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结论在肝纤维化中主要表达在肝窦内皮细胞的PDPN增加,�
王知意杨广越张玮浦娅琼赵鑫马文婷刘旭凌吴柳陶乐刘成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味叶下珠片对HBV阳性肝硬化患者IL-7、病毒载量及巨核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苦味叶下珠片对乙肝病毒(HBV)阳性肝硬化患者白细胞介素(IL)-7、病毒载量及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 100例HBV阳性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ADV联合苦味叶下珠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ADV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IL-7、病毒载量及巨核细胞的水平。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IL-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6、9个月的HBV-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个月的HBV-DNA阴转率、HBV表面抗原(HBe 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CD4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V阳性肝硬化患者采用ADV联合苦味叶下珠片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清细胞因子IL-7水平失衡,帮助患者恢复免疫能力,除此以外,还能抑制病毒的复制,降低患者的病毒载量,防止细胞受损,降低其对巨核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刘旭凌邵周俊殷霞李季吴坚陈建杰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病毒载量巨核细胞
土鳖虫调控黏结合蛋白聚糖3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土鳖虫调控黏结合蛋白聚糖3(SDC3)对胆碱缺乏(CDAA)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胆碱充足(CSAA)组、CDAA组和胆碱缺乏加土鳖虫(CDAA+T)组。造模第12周开始,CDAA+T组小鼠给予0.108 g/kg土鳖虫(相当于成人用量10倍量)灌胃,CSAA、CDAA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8周末取血清和肝组织,检测小鼠肝功能、TC和TG,观测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实时定量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1α1)、SDC3 mRNA表达;检测SDC3在人和小鼠原代肝细胞、肝星状细胞(HSC)、内皮细胞和Kupffer细胞中的表达,应用Si-RNA沉默SDC3,检测SDC3在HSC活化中的作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DC3蛋白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或LSD-t检验。结果与CSAA组相比,CDAA组肝功能(ALT、AST)、血清和肝脏TC、TG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1),CDAA+T组小鼠血清ALT、AST、TC、TG水平较CDAA组均显著下降(P值均<0.05)。HE染色显示CDAA组脂肪变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增多,CDAA+T组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天狼星红染色显示CDAA组胶原增生显著增加,CDAA+T组胶原增生则减少;油红染色中CDAA组脂肪沉积明显,而CDAA+T组脂肪沉积减少。与CDAA组相比,CDAA+T组肝组织TGFβ、SDC3、α-SMA、COL1α1的mRNA表达和SDC3、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DC3在CSAA组中表达非常低,CDAA组中SDC3表达显著升高,主要在间质细胞,土鳖虫干预后表达显著降低(P值均<0.05)。PCR结果显示:人和小鼠肝脏各类型细胞中SDC3在HSC细胞表达最高(P值均<0.001)。体外培养LX2细胞,土鳖虫处理能显著降低TGFβ诱导的α-SMA、Col1α1上调,基因沉默SDC3后,土鳖虫不能抑制α-SMA、Col1α1升高(P值均<0.05)。结论土鳖虫显著改善CDAA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HSC�
杨广越陶乐张玮刘旭凌马文婷吴柳孙田甜姜浩刘成
关键词:土鳖虫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经鼻滴入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演变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经鼻快速滴入博莱霉素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观察肺纤维化模型小鼠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其羟脯氨酸含量变化,鉴定肺纤维化模型的成功建立。方法经鼻滴入博莱霉素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14天和第28天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取心、肝、脾、肾、脑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造模第28天后用样本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造模第14天和第28天后模型组小鼠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并且在造模第28天后肺纤维化程度进一步加重;②肺组织中HYP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经鼻滴入博莱霉素可以成功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肺纤维化模型小鼠HYP含量升高。
胡静刘旭凌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博莱霉素
桑菊饮加减合银翘散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观察桑菊饮加减合银翘散对流感病毒感染外感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89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流感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流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服用桑菊饮加减合银翘散,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 d。治疗结束后统计病例研究完成情况和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止咳时间、痰液中抗/促炎细胞因子含量以及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并计算sIgA和血清白蛋白(ALB)的比值sIgA/ALB。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显效率为9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71%(P <0.05),研究组退热时间和止咳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抗炎因子干扰素(IFN-g)、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唾液sIgA含量和sIgA/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桑菊饮加减合银翘散对流感病毒感染外感发热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快速退热和止咳,调节机体炎症水平,同时改善呼吸道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刘旭凌李季邵周俊周璇樊琴薛冬英
关键词:桑菊饮银翘散
凉血活血法对肺纤维化小鼠羟脯氨酸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凉血活血法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凉血活血法组、强的松阳性对照组。经鼻滴入博莱霉素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8h开始常规灌胃给药。应用凉血活血法(犀角地黄汤)防治28d后进行取材及实验指标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变化,用样本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模型组小鼠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凉血活血法组肺组织中HYP含量显著降低(P<0.01),BALF中TGF-β1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凉血活血法能明显减轻博莱霉素所致的小鼠肺纤维化程度,降低肺组织中HYP含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蛋白表达,减少胶原蛋白的产生,使肺纤维化病变减轻。
胡静郭永洁刘旭凌符胜光庞慧芳
关键词:肺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羟脯氨酸凉血活血法小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