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昉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聚氨酯
  • 3篇导管
  • 2篇介入
  • 2篇介入导管
  • 2篇聚氨酯材料
  • 1篇导管材料
  • 1篇血液相
  • 1篇血液相容性
  • 1篇医用聚氨酯
  • 1篇相容性
  • 1篇醚型
  • 1篇聚醚
  • 1篇聚醚型
  • 1篇聚醚型聚氨酯
  • 1篇扩链
  • 1篇扩链剂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樊翠蓉
  • 4篇谢兴益
  • 4篇刘昉
  • 4篇何成生
  • 4篇钟银屏
  • 3篇王德永
  • 2篇李洁华
  • 2篇乐以伦
  • 1篇何洪伟

传媒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年份

  • 2篇2002
  • 2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医用聚氨酯导管材料的合成被引量:1
1999年
以聚四氢呋喃醚 ( PTMG)、4 ,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 ,采用本体法合成了几种热塑性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 ( TPU)。测定了材料的拉伸性能 ,并用红外光谱 ( FT- I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讨论了软硬段配比、聚醚多元醇分子量大小、扩链剂结构对聚氨酯材料微相分离程度的影响 。
刘昉钟银屏王德永谢兴益何成生樊翠蓉旋洁乐以伦
关键词:聚醚型聚氨酯导管扩链剂
介入用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介入导管优良的血液相容性是确保血管内介入技术安全可靠进行的重要因素 ,我们对自己合成的四种介入导管用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评价 ,包括溶血试验、血小板黏附试验、动态凝血时间试验和动态血栓形成实验。结果表明 ,其中的 H5 0 - 10 0和 H6 0 - 10 0具有优良的血液相容性 ,完全可以用作介入导管材料。此外 ,还讨论了聚氨酯结构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
王德永刘昉李洁华谢兴益何成生樊翠蓉钟银屏
关键词:聚氨酯介入导管血液相容性
生物稳定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质初步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心血管系统修复和神经外科对生物材料生物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采用聚己二戊二醇碳酸酯二元醇 ( PHPC)、4 ,4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 MDI)、丁二醇 ( BDO)合成了新型聚碳酸酯聚氨酯 ( PCU)。采用红外光谱测定结构。PCU显示出较高的拉伸强度 (约 4 2 MPa)和高的断裂伸长率 ( 30 0 -4 0 0 % )。与 30 % H2 O2 接触角表明 ,PCU与 H2 O2 的相互作用比聚醚氨酯 ( PEU)小。体外模拟氧化试验表明 ,PCU的生物稳定性大大高于
谢兴益刘昉钟银屏樊翠蓉何成生何洪伟乐以伦
介入用聚氨酯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采用预聚法、半预聚法和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介入导管用聚氨酯材料 ,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示差扫描量热技术 (DSC)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材料内部存在微相分离结构 ,并且其相分离结构受原料的化学配比、合成方法影响。同时 ,还对它们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
刘昉王德永李洁华谢兴益何成生樊翠蓉钟银屏
关键词:聚氨酯材料介入导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