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洋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黄鱼
  • 8篇大黄鱼
  • 4篇微卫星
  • 4篇微卫星标记
  • 2篇生长性状
  • 1篇性状
  • 1篇养殖
  • 1篇养殖群体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育种
  • 1篇育种技术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体重
  • 1篇内脏
  • 1篇亲子鉴定
  • 1篇全基因
  • 1篇全基因组选择
  • 1篇族群
  • 1篇家系
  • 1篇多重PCR

机构

  • 8篇集美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王志勇
  • 8篇刘洋
  • 5篇刘贤德
  • 2篇叶华
  • 2篇谢仰杰
  • 2篇蔡明夷
  • 2篇叶坤
  • 2篇谌微
  • 2篇韦信键
  • 1篇姚翠鸾
  • 1篇任鹏
  • 1篇李佳凯
  • 1篇王秋荣
  • 1篇薛良义
  • 1篇武祥伟
  • 1篇韩芳
  • 1篇王盼盼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大黄鱼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其遗传方式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采用FIASCO方法构建大黄鱼(AC)n微卫星富集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选90个白色克隆,经过菌液PCR筛选得到60(66.7%)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其中有56个克隆(93.3%)含有CA/GT重复数大于5的微卫星序列。56个微卫星序列中,二核苷酸微卫星51个(91.1%),三核苷酸微卫星5个;二核苷酸重复中有48个为(AC)n重复,占二核苷酸总数的94.1%。根据Weber的微卫星分类规则,完美型占75.0%,非完美型占8.9%,复合型微卫星占16.1%。共设计引物52对,在1个大黄鱼家系中35对引物所在位点具有多态性,28个(80.0%)位点子代基因型为1∶1∶1∶1(AB×CD/AB×AC)分离类型,6个位点属1∶1分离类型,1个位点属1∶2∶1(AB×AB)分离类型。35个位点中有32个位点的分离符合孟德尔分离比(P>0.05),另外3个位点(LYC0137、LYC0139、LYC0152)明显偏离1∶1或者1∶1∶1∶1的孟德尔分离比(P<0.05)。本研究开发的微卫星标记为大黄鱼微卫星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以及群体遗传学、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分子工具。
叶华任鹏刘洋刘贤德王志勇
关键词:大黄鱼微卫星
大黄鱼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51个大黄鱼微卫星标记,以一个F1家系为实验材料,分析了微卫星标记与体长、体高、体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51个位点中有9个位点(LYC0401,LYC0076,LYC0077,LYC0078,KPC43,KPC86,LYC0403,LYC0079,LYC0080)与体长、体高、体质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其中LYC0401,LYC0076,LYC0078,KPC43,LYC0403和LYC0079的各等位基因与3性状的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
叶华刘洋刘贤德王志勇
关键词:大黄鱼微卫星生长性状
大黄鱼形态指标体系及雌雄差异分析被引量:22
2014年
为研究大黄鱼主要形态指标及雌雄形态差异,测量及分析了554尾大黄鱼12项计量性状及11项标准化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大黄鱼主要形态指标可分为整体框架结构、肥瘦程度、头部与吻长、躯干及尾部和胸腔纵切面大小5个指标;对计量性状分析显示,雌鱼个体间变异较雄鱼更大,雌雄形态差异较大的有体重、体高及体厚;对标准化性状分析显示,丰满度、体长∶体高、体长∶体厚、头长∶眼径及尾长∶尾柄高等5项性状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以体长∶体厚差异最大.这些性状可为雌雄辨别提供参考.
谌微王盼盼肖世俊刘洋叶坤陈庆凯王志勇
关键词:大黄鱼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浙江岱衢族养殖群体与福建闽-粤东族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解浙江(宁波)养殖岱衢族大黄鱼与福建闽粤东族大黄鱼群体的遗传差异,利用5对AFLP引物和14对微卫星(SSR)标记对宁波2个岱衢族大黄鱼养殖群体与福建官井洋野生和养殖群体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AFLP选择性扩增引物在4个群体中共扩增出244个清晰的条带,岱衢族养殖群体(NBB)的多态位点比例最低,为54.51%,其余3个群体则均在63%左右.微卫星引物分析出4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在6.00-8.36之间,观测杂合度为0.68-0.78,期望杂合度只有岱衢洋野捕群体的F1代(NBA)群体为0.75,其余群体均大于0.80.基于AFLP和SSR数据计算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官井洋野生群体(GJY)与养殖群体(FJ)在遗传上最为相似,聚类为一支,宁波养殖的2个群体(NBA,NBB)聚类为另外一支.综合4群体的各方面遗传差异参数可知,福建2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宁波2个养殖群体的略高.观察其三维散点聚类图和最小进化树均可发现,NBA群体的遗传结构与其他3个群体明显不同,并发现福建野生群体中有2个个体应属于福建养殖群体后代.
刘洋武祥伟吴雄飞薛良义肖世俊王志勇
关键词:大黄鱼AFLPSSR
大黄鱼体重和内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大黄鱼主要内脏指标差异及其与体重的相关性,随机取500尾养殖大黄鱼(雌鱼262尾,雄鱼238尾),分别测定体重、肠长和5个主要m(脏器),计算脏器指数(I)。结果显示:除I(心脏)外,大黄鱼各m(脏器)和I(脏器)在雌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黄鱼部分m(脏器)之间和I(脏器)之间达到显著性相关;除I(性腺)和I(肠长)外,余m(脏器)和I(脏器)均与体重和m(胴体)呈极显著相关(P<0.01);大黄鱼的m(心脏)、m(肝脏)、m(鳔)、m(胃肠)及肠长随鱼体增大而增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脏器)与体重有显著相关性,其中m(鳔)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强。
陈俊蔚刘洋谢仰杰肖世俊王秋荣叶坤王志勇
关键词:大黄鱼体重
大黄鱼22个微卫星标记在F_1家系中的分离方式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研究了1个大黄鱼F1家系150个个体22个微卫星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并分析了标记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22个位点共检测到6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37;平均观测杂合度与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5和0.73,部分位点基因型分布严重偏离孟德尔定律,暗示其可能与适应性基因相连锁,其中LYC0446位点附近可能存在隐性纯合致死基因。LYC0077位点与体质量、体长和体高均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等位基因A(165 bp)对应的生长性状表型值最大,可以作为选育快长性状的有效分子标记;LYC0015和LYC0243与体高呈显著相关(P<0.05),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不显著(P>0.05),LYC0015位点的等位基因C(110 bp)和LYC0243位点的等位基因A(160 bp)为有利的等位基因。对LYC0015、LYC0077和LYC0243进行不同基因型个体表型值的多重比较,找到3种对生长性状有利的基因型,分别为BC、AA和AB。同时,以体质量性状为参照,对3个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进行比较,找到一个最优基因型组合(BC/AA/AB),与3个位点单独分析对应的最优基因型完全一致,符合加性作用模型。
刘贤德韦信键蔡明夷刘洋王志勇
关键词:大黄鱼微卫星标记生长性状
大黄鱼微卫星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被引量:13
2014年
利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微卫星标记,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循环次数等条件,建立了3组大黄鱼微卫星多重PCR体系,每组包含3个微卫星位点,用3组微卫星多重PCR分析了一个大黄鱼选育群体JD-01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该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为12.11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7.40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46,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25、0.868,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165。运用Cervus 3.0软件,对已知系谱关系的9个大黄鱼家系及对应亲本进行了亲子鉴定分析,以验证3组微卫星多重PCR在亲子鉴定中的准确性。结果显示,使用该3组微卫星多重PCR体系进行亲子鉴定准确率为100%。大黄鱼微卫星多重PCR体系的建立为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亲子鉴定和辅助家系管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技术手段。
李佳凯王志勇韦信键蔡明夷刘洋刘贤德
关键词:大黄鱼微卫星标记多重PCR亲子鉴定
大黄鱼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研究项目
刘洋谌微刘贤德蔡明夷谢仰杰姚翠鸾韩芳王志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