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贵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吕梁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部外科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原理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两组,其中常规组采用术后对症干预,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肠道功能,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促进患者的身心素质,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刘玉贵
- 关键词:腹部外科手术肠内营养胃肠功能
- 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诊治体会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腹部手术后并发胃瘫的2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胃瘫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呕吐,无明显腹痛,大多数患者排气正常,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示胃蠕动差,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21例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以及应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及中西医结合等非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手术后胃瘫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胃镜检查也有重要价值;排除机械性梗阻后,采取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 刘玉贵
- 关键词:胃排空障碍腹部手术
- 毕Ⅰ式和毕Ⅱ式吻合术治疗远端胃癌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比较毕Ⅰ式和毕Ⅱ式吻合术治疗远端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于普外科行D2胃切除术的远端胃癌患者21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吻合术毕Ⅰ式94例,毕Ⅱ式116例。分析行毕Ⅰ、Ⅱ式吻合术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程度等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术后随访3年,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行毕Ⅰ、Ⅱ式吻合术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程度、淋巴转移与肿瘤TNM分期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行毕Ⅰ式吻合术患者手术时间为(182.8±56.3)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3±2.4)d,短于毕Ⅱ式,且毕Ⅰ式残胃吻合口炎、残胃吻合口溃烂、胆汁反流与残胃原发癌的发生率低于毕Ⅱ式(P均<0.05)。行毕Ⅰ式与毕Ⅱ式吻合术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3.0%(78/94)、78.4%(91/116),两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毕Ⅰ式和毕Ⅱ式吻合术均为远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有效手段,患者术后生存期差异小,但毕Ⅰ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临床治疗远端胃癌时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吻合术式。
- 刘玉贵
- 关键词:远端胃癌消化道重建
- 原发性小肠肿瘤32例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以腹痛(27/32)、黄疸(3/32)、便血(9/32)、腹胀(8/32)、腹部压痛、包块(13/32)、肠梗阻(2/32)、体重减轻、消瘦(19/32)为多见。其中良性小肠肿瘤8例,恶性小肠肿瘤24例,腺癌占多数(16例)。结论: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需运用各种不同的辅助检查综合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
- 刘玉贵
- 关键词:小肠肿瘤
-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伴胆囊结石的疗效及对血淀粉酶(amylase,AMS)、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BP伴胆囊结石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6例(给予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和对照组94例(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胆总管结石枚数、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AMS、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dvanced oxidative protein products,AOPP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胆总管结石枚数、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AMS水平较术前均下降(P<0.05);术后两组AMS水平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血清MDA、GSH-Px、AOPPs、SOD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1周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096,P>0.05)。结论ABP伴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腔镜+十二指肠镜手术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均能降低AMS水平且安全可靠,但前者术后应激反应更小。
- 李林兵刘玉贵贺进军王晓明
-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结石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氧化应激反应
- 保乳手术综合治疗乳腺癌63例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刘玉贵
- 关键词:保乳手术乳腺癌乳腺肿瘤腋淋巴结
- 清胰汤联合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清胰汤联合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中的患者为38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生长抑素,治疗组的治疗药物为清胰汤联合大黄,对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自主排便恢复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CT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腹胀、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自主排便恢复时间均较治疗组有所延长,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 <0. 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淀粉酶恢复快,白细胞恢复正常所用天数少,2组患者在治疗前CT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CT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 <0. 05)。结论清胰汤联合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胃肠道功能进行有效改善,且可以促进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CT表现早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和普及应用。
- 刘玉贵
- 关键词:厥脱急性胰腺炎清胰汤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