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武

作品数:4 被引量:68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低涡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青藏高原低涡
  • 2篇热源强迫
  • 2篇西南低涡
  • 2篇流场
  • 2篇高原低涡
  • 1篇地面热源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水汽
  • 1篇水汽通量
  • 1篇特大暴雨
  • 1篇暖平流
  • 1篇流场结构
  • 1篇暴雨
  • 1篇大暴雨

机构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作者

  • 4篇刘红武
  • 4篇李国平

传媒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地面热源强迫下的青藏高原低涡流场结构
<正> 青藏高原低涡指发生在高原主体的低涡,主要活动在500hPa等压面上,平均水平尺度为400-500km,属于中一α尺度系统,多数为暖性结构,生命周期1-3天,它不但是青藏高原雨季中主要的降水系统,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东...
李国平刘红武
文献传递
地面热源强迫对青藏高原低涡作用的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9
2006年
将一类暖性青藏高原低涡考虑为受加热和摩擦强迫作用并满足热成风平衡的轴对称涡旋系统,给定符合高原地面加热特点的加热分布函数,通过求解简化后的柱坐标系中的涡旋模式,得到了低涡对应的流函数、水平流场、水平散度场和垂直运动场的解析解,分析了地面热源对高原低涡流场结构的作用,给出了高原低涡眼壁内、外侧以及不同高度上的水平流场、水平散度场和垂直流场的结构特征,对影响低涡生成的主要因子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揭示了地面热源强迫对高原低涡的形成及结构特征的重要作用。
李国平刘红武
关键词:低涡地面热源流场
近三十年西南低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8
2008年
西南低涡是在青藏高原地形影响下产生的α-中尺度天气系统,其发展东移后,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是造成中国夏半年暴雨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本文对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有关西南低涡的研究进展,从天气学、动力学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有关研究进行了分类,简要总结了各类研究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及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并归纳出该研究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刘红武李国平
关键词:西南低涡
一次由西南低涡引发的我国南方特大暴雨的综合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2008年6月10~14日我国南方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的强降水过程,给江河、水库的防汛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该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此次强降水过程发生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以及西南低涡在此次暴雨过程中的作用。其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水发生期间,中高纬度经向环流明显,主要表现为“两槽一脊”型,有利于冷空气不断南下;(2)在中低层流场图上分析出了“鞍”型场的环流配置,西南地区上空低层不断聚集由西南气流输送的大量暖湿空气,而在高层有干冷空气侵入,从而导致西南低涡强烈发展、东移以及强降水的发生;(3)本次西南低涡初期具有暖性结构,暖平流使中低层增温增湿,加大了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从而引起上升运动和凝结潜热释放,促使低涡强烈发展;(4)影响此次强降水的水汽来源有三支:一支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另一支来自中印半岛和南海的水汽输送,第三支是西风带的水汽输送。
刘红武李国平李国平邓朝平
关键词:特大暴雨西南低涡暖平流水汽通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