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长颖

作品数:18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唐山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视网膜
  • 16篇网膜
  • 12篇病变
  • 11篇视网膜病
  • 11篇视网膜病变
  • 11篇糖尿
  • 11篇糖尿病
  • 9篇糖尿病视网膜
  • 9篇糖尿病视网膜...
  • 9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血管
  • 5篇玻璃体
  • 4篇视网膜脱离
  • 4篇切除
  • 4篇黄斑
  • 4篇玻璃体切除
  • 3篇血管造影
  • 3篇荧光
  • 3篇荧光素
  • 3篇造影

机构

  • 15篇唐山市眼科医...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18篇刘长颖
  • 6篇陈芳
  • 5篇张怀强
  • 4篇魏素琴
  • 3篇刘淑伟
  • 3篇马景学
  • 3篇董如娇
  • 3篇刘庆华
  • 3篇刘鹏飞
  • 3篇董明霞
  • 2篇李克宁
  • 2篇景晓彬
  • 2篇刘彦才
  • 2篇王杰
  • 2篇梁丽
  • 1篇王志学
  • 1篇古玮
  • 1篇孙立倩
  • 1篇廖奇志
  • 1篇郁丽娟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激光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黄斑缺血患者黄斑区结构和微血管改变定量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黄斑缺血(DMI)患眼黄斑区结构和微血管改变。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23年1~7月于唐山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DMI患者23例31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4例23只眼,女性9例8只眼;年龄(59.5±4.6)岁。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小组制定的DMI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DMI组、中度DMI组、重度DMI组,分别为8、12、11只眼。采用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患眼黄斑中心凹1 mm范围内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VP)的血流密度(VD)、灌注面积(FA)、小血管VD(SVD),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VD、FA以及外层视网膜、脉络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对比观察不同程度DMI组患眼黄斑区结构和微血管改变。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DMI严重程度与GCC、外层视网膜、脉络膜厚度以及内层视网膜VD、FA和SVP的VD、SVD、FA的相关性。结果轻度DMI组、中度DMI组、重度DMI组患眼GCC(F=70.670)、外层视网膜厚度(H=12.393),视网膜SVP的VD(F=105.506)、SVD(H=25.300)、FA(F=107.655),内层视网膜VD(H=24.098)、FA(H=25.3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441,P>0.05)。组间两两比较:GCC厚度和SVP的VD、SVD、FA以及内层视网膜VD:重度DMI组与中度DMI组、中度DMI组与轻度D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层视网膜厚度:重度DMI组与中度D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层视网膜FA:重度DMI组与中度DMI组、轻度D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CC(r_(s)=-0.918)、外层视网膜厚度(r_(s)=-0.448)以及内层视网膜VD(r_(s)=-0.894)、FA(r_(s)=-0.918),视网膜SVP的VD(r_(s)=-0.919)、SVD(r_(s)=-0.924)、FA(r_(s)=-0.939)均与DMI程度呈负相关(P<0.05);脉络膜厚度与DMI程度无相关性(rs=-0.081,P>0.05)。结论不同程度DMI患眼GCC、外层视网膜、脉络�
刘长颖李玲娜高美子赵旭峥
关键词:光相干断层扫描微血管病变
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结构和微血管改变定量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通过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检查,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及各象限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密度特征并作定量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12/2020-05我院确诊DR患者33例54眼,并根据眼底情况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6例8眼、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18例28眼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9例18眼。选取同期与患者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8例26眼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定量分析不同分期DR患者黄斑区GCIPL厚度及各象限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线性密度(VD)和血管灌注密度(PD)。结果:DR组患者黄斑区各象限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VD、PD及GCIPL厚度最小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不同分期DR患者黄斑区GCIPL厚度最小值及各象限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VD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下方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VD对DR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807、最佳诊断界限值为18.60mm^(-1)、灵敏度为0.923、特异度为0.648)。DR患者黄斑区GCIPL厚度最小值与各象限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VD均呈正相关(r=0.342、0.480、0.384、0.342,均P<0.05)。结论:OCT结合OCTA检查为早期评估及定期随访DR的进展提供了可重复、可定量的检测方法和监测指标。
刘长颖李玲娜张怀强刘庆华梁丽赵旭铮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他莫昔芬视网膜病变多模式影像特征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他莫昔芬视网膜病变患眼的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唐山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他莫昔芬视网膜病变患者4例8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为女性,双眼患病;年龄(59.5±4.6)岁。乳腺癌切除手术后连续口服他莫昔芬20 mg/d,其中口服时间5、7、≥10年分别为1、1、2例。患眼均行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OCT血管成像(OCT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眼底自身荧光(AF)检查。观察患眼的眼底多模式影像特征。结果所有患眼均可见黄斑区视网膜黄白色点状结晶样物质沉积。眼底AF检查,黄斑区均可见斑片样强AF。FFA检查,晚期黄斑区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OCT检查,黄斑区神经上皮层间均可见点状强反射,其中神经上皮层间空腔形成、椭圆体带(EZ)中断、外板层裂孔形成分别为4、5、3只眼;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厚度降低7只眼。OCTA检查,拱环周围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减低,其中视网膜小静脉扩张2只眼;深层毛细血管丛(DCP)毛细血管扩张。结论他莫昔芬视网膜病变黄斑区可见黄白色点状结晶样物质沉积;神经上皮层间点状强反射、空腔形成、神经节细胞层变薄、EZ中断及外板层裂孔;拱环周围DCP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黄斑区毛细血管扩张;黄斑区片状强AF。
刘长颖李玲娜赵旭峥张怀强陈芳
关键词: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光学相干局部血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免平坦部灌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2017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免平坦部灌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河北省唐山市眼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66例(69只眼),行免睫状体平坦部灌注辅助下的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其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3个月后矫正视力:〈0.05者3只眼,0.05-0.25者33只眼,0.3-0.5者25只眼,0.5-0.8者8只眼。瞳孔渗出膜形成3只眼,角膜后弹力层明显皱褶8只眼,角膜严重浑浊水肿3只眼,术中均保持后囊膜完好,无视网膜脱离及脉络膜爆发性出血发生。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免平坦部灌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使患者的视力改善,并有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检查和治疗。
刘彦才刘庆华景晓彬王淑彦刘长颖石颂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双重多次染色黄斑前膜、内界膜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研究23 G玻璃体切割联合双重多次染色黄斑前膜、内界膜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伴黄斑前膜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9例19眼。接受三通道闭合式经睫状体平坦部23 G玻璃体手术。手术在曲安奈德标记、亮蓝染色辅助下23 G玻璃体切割,23 G内界膜镊分层剥离黄斑前膜及内界膜,硅油填充。3个月后取出硅油填充C3F8气体。观察手术时间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裂孔闭合和视网膜脱离复位情况,同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6-10(6.0±0.2)个月。结果 手术时间60-90 min,平均80 min;黄斑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率为94.7%;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1-0.04者3眼,0.05-0.10者12眼,0.12-0.25者4眼;术中剥离内界膜时部分视网膜点状出血,用笛针吸除大部分出血,必要时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2眼高眼压,予以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7-13 d眼压平稳恢复正常。余未见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23 G玻璃体切割联合双重多次染色黄斑前膜、内界膜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取得了较好疗效,不同程度上改善了视力,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刘鹏飞廖奇志刘淑伟白领娣张怀强刘长颖
关键词:黄斑前膜内界膜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标准7视野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标准7视野检查结果,以期为DR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收集2018-06/2020-06唐山市眼科医院诊治的120例DR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标准7视野检查,以眼底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标准7视野检查在DR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眼底病变特征的异同以及对DR分期评估价值。结果: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DR视网膜可视区面积、视网膜NP区面积、视网膜NV区面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区面积、黄斑区拱环结构改变较标准7视野的明显高(P<0.05),取图平均时间明显短于标准7视野检查(P<0.05)。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对DR病情程度正确检出率为94.8%(165/174),明显高于标准7视野的87.4%(152/174)(P<0.05)。结论: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在DR诊断中,在检查时间和检查空间方面较标准7视野检查更具优势,且前者更利于DR患者黄斑区、视盘区病变的检出,此外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更利于DR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可为DR的早期诊治提供更多参考。
王杰刘长颖陈芳刘庆华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眼科医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眼科医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知识的认知情况,指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工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调查省、市、县区级专业方向为眼底病、白内障和无专业方向的眼科医生共131人。结果对“糖尿病患者眼底随诊检查时间、DR的治疗方法、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与眼底激光治疗的关系、VI期DR患者治疗方法、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需补充眼底激光治疗”等问题的认知率较低。医院级别及专业方向为其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基层医院眼科医师的教育和培训,不同专业眼科医师问加强协作。
刘长颖马景学魏素琴陈芳董如娇董明霞刘立杰李克宁刘学英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问卷流行病学
多次染色在治疗伴黄斑前膜脉络膜脱离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多次染色在治疗伴黄斑前膜脉络膜脱离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总结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治疗的伴黄斑前膜脉络膜脱离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79例(79眼)。手术均采用曲安奈德标记、亮蓝染色辅助下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及内界膜剥离,硅油填充术式。在3个月行硅油取出C3F8气体填充术。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随访末期视网膜复位、脉络膜复位、视力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黄斑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率96.2%(76/79);脉络膜全部复位;术中视网膜有少量出血;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OCT检查未见术后黄斑前膜复发;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后来眼压恢复正常;术后炎症反应轻。结论多次染色在治疗伴黄斑前膜脉络膜脱离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取得良好疗效,不同程度上改善了视力,减少了并发症发生。
刘鹏飞张怀强白领娣刘淑伟刘长颖
关键词:黄斑前膜脉络膜脱离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基于增强预处理的改进U-Net眼底视网膜血管分割研究
2022年
视网膜血管分割是眼底图像研究的基础,也是医学分析和诊断中一项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一方面,眼底图像在采集过程中光照不足或者曝光过度,往往导致视网膜血管的边界不清晰。另一方面,位于血管分支末端的微小血管,有时肉眼也无法分辨。针对这些问题,首先使用加权平均值法对眼底图像进行灰度化预处理,替代传统的提取绿色通道方式,使其保留更多有用信息;其次,通过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对眼底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突出血管目标,并对眼底图像数据集进行翻转、旋转和平移等实现数据增广;再次,将处理后的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改进U-Net模型中进行分割;最后,对分割结果进行增强处理,提高对比度,提高图片可读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DRIVE数据集上平均Dice系数、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0.824 7、98.72%、85.38%和98.54%。
王福斌谭玉莹刘长颖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延误诊治原因的问卷调查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延误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诊治的原因。方法随机对83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诊治情况及延误治疗的原凶。结果延误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诊治的原因包括i大部分。患者因素占75.70%,医生因素占12.94%,社会因素占11.36%。其中“患者不知道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病变”占首位(29.72%),其次是“患者视力下降不明显(18.79%)”和“不知道DR的严重性(13.64%)”。结论在全社会范围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医护工作者对DR的诊治水平,纠正社会上对DR治疗的错误理解,正确引导DR患者及时接受治疗,是降低DR致肓率的重要措施。
刘长颖马景学魏素琴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问卷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