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阳

作品数:7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尿嘧啶
  • 3篇胃癌
  • 3篇氟尿嘧啶
  • 2篇手术
  • 2篇嘧啶
  • 2篇5-氟尿嘧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氧化苦参
  • 1篇氧化苦参碱
  • 1篇有效率
  • 1篇治疗食管
  • 1篇治疗胃癌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胃吻合...
  • 1篇食管和胃静脉...

机构

  • 7篇江汉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刘阳
  • 6篇刘文
  • 3篇崔军凯
  • 2篇刘念
  • 2篇钟若雷
  • 2篇刘婕
  • 1篇全卓勇
  • 1篇袁林
  • 1篇余阳
  • 1篇刘念

传媒

  • 2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胃癌根治切除术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老年胃癌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切除术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老年胃癌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胃癌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试验组(n=60)。对照组病人单纯行胃癌根治切除术,试验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5-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病人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病人治疗后6月、12月及18月的生存率。检测并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病人治疗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腹腔脓肿、腹膜炎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治疗后6月、12月及18月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病人CD3^+、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所占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病人CD3^+、CD4^+、CD8^+及NK细胞所占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试验组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切除术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老年胃癌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病人肝、肾及骨髓等的不良反应较小,能够延长病人生存期,但对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刘阳刘婕刘文
关键词:5-氟尿嘧啶胃癌免疫功能
“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出血
2014年
目的介绍“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术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75例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出血病例行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时使用“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术治疗的结果。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75例手术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术后复发出血2例,手术死亡1例。结论“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术可减少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安全、有效。
崔军凯余阳刘阳全卓勇
关键词:吻合口瘘门静脉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健胃消痞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G-17、ET-1、胃蛋白酶原、EGF及NO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2
2018年
目的:探讨健胃消痞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G-17)、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胃蛋白酶原、表皮生长因子(EGF)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健胃消痞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G-17、ET-1、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I(PG II)、EGF及NO水平的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P=0.021);两组患者血清G-17、PG I、PG II及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ET-1和EGF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以上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结论:健胃消痞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CAG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能与其明显改善患者血清G-17、ET-1、PG I、PG II、EGF及NO水平有关。
刘阳刘文刘婕崔军凯钟若雷
关键词:雷贝拉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腹壁切口疝与横、纵切口选择的关系——Meta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比较腹部横切口与纵切口两种不同方式与切口疝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中与之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和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1990年1月1日至今公开发表的关于腹部切口发生切口疝的相关文献,对最终纳入的文献采用Stata(12.0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检索出文献502篇,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通过阅读全文最终纳入22篇研究文献,共累计病例5 405例,其中发生切口疝的病人共654例,切口疝总发生率为12.1%,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部横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为4%,而腹部纵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为10%。不考虑权重的情况下进行横向切口与纵向切口疝发生率的t检验,发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横向切口可能是预防腹部手术后切口疝发生率高的优选切口。
钟若雷袁林崔军凯刘阳刘文
关键词:横切口纵切口切口疝剖腹手术META分析
氧化苦参碱联合5-FU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协同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氧化苦参碱联合5-FU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协同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通过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单独及联合应用5-FU作用于SGC-7901细胞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法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SGC-7901细胞VEGF 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氧化苦参碱中剂量、高剂量组及其联合5-FU组均能显著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P<0.01);与单独使用5-FU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显著增高(P<0.05);氧化苦参碱及联合5-FU组中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VEGF mRNA转录及其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对5-FU的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具有协同作用;促进氧化苦参碱对VEGF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刘阳刘念刘文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5-氟尿嘧啶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结肠癌cT_(4b)N_0M_0及cT_(4b)N_(1~2)M_0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miR-141、TSG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结肠癌cT_(4b)N_0M_0及cT_(4b)N_(1~2)M_0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清miR-14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结肠癌cT_(4b)N_0M_0及cT_(4b)N_(1~2)M_0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1),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组。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前进行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手术治疗情况,两组KPS(Karnofsky,KPS)评分以及三组miR-141、TSGF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KPS评分改善率(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KP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根治性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miR-141、TSGF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及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miR-141、TSGF水平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cT_(4b)N_0M_0及cT_(4b)N_(1~2)M_0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较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在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有助于降低miR-141及TSGF表达水平。
刘阳刘文刘念
关键词:结肠癌新辅助化疗腹腔镜手术TSGF
参一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参一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胃癌患者89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滴注时间2 h;第1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注射液200 mg/m^2,滴注时间2 h,尔后先静脉推注氟尿嘧啶注射液300 mg/m^2,然后改为静脉滴注600 mg/m^2,滴注时间22 h;2周为1个化疗周期,肿瘤明显缩小的患者继续1个周期化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一胶囊,20 mg/次,2次/d,连续服用28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8.6%、71.2%,临床受益率分别为83.8%、9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8+)、CD^(4+)/CD^(8+)明显降低,而治疗组这些指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消化系统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一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清VEGF水平,增强免疫功能,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刘阳刘文刘念
关键词:参一胶囊FOLFOX4方案注射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注射液胃癌有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