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冰
- 作品数:14 被引量:80H指数:7
-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体育总局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电针内关穴预处理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线粒体NO、游离Ca^(2+)和AT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预处理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线粒体NO、游离Ca2+和ATP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n=10)、运动组(B组,n=10)、运动+电针非穴组(C组,n=10)及运动+电针内关组(D组,n=10)。C组和D组大鼠分别电针尾部和双上肢内关穴两周。2周后,后三组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运动后即刻分别测定心肌线粒体NO、游离Ca2+和ATP含量。结果:D组指标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力竭运动可使心肌线粒体NO产生显著增多,游离Ca2+和ATP含量显著减少;电针内关穴预处理可降低力竭运动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减轻运动性心肌损伤。
- 华冰
- 关键词:电针预处理力竭运动线粒体
- 毽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跟骨密度和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长期毽球练习对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和平衡能力的影响。绝经女性志愿者30例,随机分为毽球组和对照组。毽球组实施毽球运动干预,对照组不做特殊干预。实验前及实验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运用SONOST 3000超声骨密度仪测试跟骨密度相关指标,Korebalance平衡测试系统测定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相关指标并分析各组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毽球组骨密度指标BUA、T值和Z值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总体平衡指数(Balance Index Score,BIS),前后向平衡率(Front-Back Ratio,FBR),左右向平衡率(RightLeft Ratio,RLR)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长期毽球练习可有效延缓绝经后妇女骨组织含量降低速度,改善人体平衡能力,在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及降低跌倒风险中具有积极作用。
- 华冰
- 关键词:毽球骨密度
- 加滑扰动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本体感觉和平衡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加滑扰动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患者本体感觉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42例FA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1人。对照组常规理疗,实验组在常规理疗基础上做加滑扰动训练,实验共进行6周。实验前后,分别测试两组受试者踝关节本体感觉及平衡能力。结果:实验前后,实验组受试者主动位置觉、被动位置觉、总体平衡指数(BIS)、前后轴平衡率(FBR)、左右轴平衡率(RLR)均出现显著性改变(P<0.05或P<0.01)。训练后两组间五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滑扰动训练可显著改善FAI患者踝关节本体感觉及其患肢平衡能力。
- 华冰
- 关键词:本体感觉
- 适应性运动对大鼠离心运动后血浆IL-6变化的影响
- 2009年
- 观察适应性运动对大鼠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骨骼肌结构及血浆IL-6变化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两周离心跑台训练。两周后观察各组在运动前及完成一次性跑台离心运动后即刻、24h、48h和72h观察比目鱼肌结构及血浆IL-6的变化。结果:(1)运动后两组大鼠比目鱼肌均出现损伤性改变,尤以对照组更为明显,且以运动后24-48小时较为严重。(2)对照组运动后即刻血浆IL-6显著增高,随后逐渐下降,72h再次显著增高。实验组运动后48h达峰值。实验组运动后血浆IL-6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适应性运动有助于减轻离心运动导致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对血浆IL-6水平的升高有抑制作用。血浆IL-6可能与由剧烈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有关。
- 华冰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 原花青素干预对运动员DOMS和血浆IL-6水平变化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干预对运动员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点肌肉酸痛程度及血IL-6、T-AOC、SOD、MDA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运动员16名,随机均衡的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B组)。受试对象服药2周后,进行一次大强度离心跑台运动,建立运动延迟性肌肉酸痛模型,并分时点测定主观感觉酸痛阈和血IL-6、T-AOC、SOD、MDA。结果:A、B两组主观感觉酸痛阈各时点均显著低于运动前,A组运动后各时点均显著低于B组同时点;A、B两组运动后血浆IL-6浓度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运动后即刻达峰值。A组运动后IL-6各时点显著高于B组同时点;A组运动后T-AOC各时点均显著低于B组同时点;A、B两组运动后SOD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A组运动后各时点SOD活性实验组显著低于B组同时点;A、B两组运动后即刻MDA水平升高至峰值,随后下降,A组运动后各时点MDA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同时点。结论:原花青素可减轻大强度离心运动导致的DOMS,抑制IL-6的产生,能有效提高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 华冰
- 关键词:原花青素离心运动延迟性肌肉酸痛白细胞介素-6
- 大蒜素对大鼠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血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一次性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骨骼肌结构及血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64只大鼠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每日腹腔注射大蒜素注射液20mg/kg;2周后各组完成一次跑台离心运动,在运动后即刻、24h和48h取比目鱼肌及股动脉血检测;结果电镜观察大蒜素组运动后各时相比目鱼肌损伤较对照组为轻。大蒜素组运动后24h血清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8h血清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后即刻,大蒜素组和对照组血清MDA都升高(P<0.01,P<0.05),且大蒜素组血清MDA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蒜素可显著提高离心运动大鼠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
- 王东辉孙君志苏全生熊若虹华冰
- 关键词:大蒜素离心运动自由基动物实验
- 电针内关穴预处理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线粒体NO、游离Ca2+和ATP含量的影响
-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预处理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线粒体NO、游离Ca2+和ATP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23±14克,随机、筛选分为4...
- 华冰邓蜀李
- 关键词:电针预处理力竭运动线粒体三磷酸腺苷
- 大强度离心运动大鼠不同时相骨骼肌结构及血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被引量:8
- 2009年
- 背景:运动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从而避免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发生。目前应用白细胞介素6和CK-MM评定骨骼肌微细损伤还较缺少实验性研究。目的:观察运动预处理对大鼠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骨骼肌结构损伤及血液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和CK-MM变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2006/2007在成都体育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80只,体质量(231.3±12.44)g。每组又随机分别分为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48,72h5个亚组,每组8只。方法:无预处理组:除对运动前组外其他大鼠进行一次速度19~21m/min,坡度为-16°的90min的跑台运动。运动预处理组:进行2周离心跑台训练,2周后,除运动前组外,其他大鼠进行一次性跑台运动,运动方式同无预处理组。主要观察指标:一次性离心运动后即刻、24,48和72h观察比目鱼肌结构及血液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CK-MM的变化。结果:运动后两组大鼠比目鱼肌均出现损伤性改变,尤以无预处理组更为明显,且以运动后24~48h较为严重。无预处理组运动后即刻血浆白细胞介素6显著增高,随后逐渐下降,72h再次显著增高。运动预处理组运动后即刻略降低,随后逐渐升高,于48h达峰值。运动后运动预处理组血浆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无预处理组。运动前运动预处理组肌酸激酶和CK-MM均低于无预处理组。运动后无预处理组、运动预处理组两组肌酸激酶和CK-MM先升后降,除运动后72h外,运动预处理组CK和CK-MM水平及变化幅度低于无预处理组。结论:运动预处理有助于减轻离心运动导致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及运动应激所引起的相关血液指标变化。肌酸激酶和CK-MM活性水平的个体差异较大,更适用于个体自身的纵向比较。
- 华冰董柔苏全生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同工酶
- 广场舞对老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及身体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广场舞锻炼对老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及身体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30名长期参加广场舞锻炼老年女性为实验组,30名平时无规律锻炼习惯老年女性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动态平衡得分(score)、5次起坐时间、计时"起立-行走"时间(TUGT),统计分析各组数据。结果实验组score、5次起坐时间、TUG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广场舞锻炼可有效改善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提高身体活动能力。
- 潘夏艳麻哲慈蓝紫丹钱培峰华冰
- 关键词:广场舞老年女性身体活动能力
- 大鼠急性离心运动后血IL-6、CK、CK-MM和Ca^(2+)变化的比较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大鼠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骨骼肌结构及血IL-6、CK、CK-MM和Ca2+的变化。方法: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又分为运动后即刻组、24h组、48h组和72h组。运动组完成一次性跑台离心运动。观察各组比目鱼肌结构及血IL-6、CK、CK-MM和Ca2+的变化。结果①运动后大鼠比目鱼肌出现损伤性改变,运动后24~48h较为严重;②运动后即刻血浆IL-6显著增高,随后逐渐下降,72h再次显著增高;③运动后CK和CK-MM先升后降,但差异不显著;④运动后Ca2+持续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血浆IL-6可能与由剧烈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有关。CK和CK-MM更适用于个体自身的纵向比较。
- 华冰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同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