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子明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循环热处理对Ti-V微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研究了循环热处理对Ti-V微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显微组织观察结果对各个循环次数的试验钢晶粒尺寸进行统计和计算,并结合SEM二次电子像揭示了试验钢在循环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进而解释了晶粒细化机制;对试验钢进行TEM实验,观察了沉淀相粒子的尺寸、成分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循环次数下的试验钢进行了室温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实验。结果表明,Ti-V微合金钢的平均晶粒尺寸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持续减小(至第7次循环);受复杂碳化物平均尺寸的影响,抗拉强度Rm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自第1次循环开始);而冲击吸收功AKU则因平均晶粒尺寸和先共析铁素体比例的共同影响,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并在第3次循环时达到最大。
- 吕政任学平李志宏计霞卢子明
- 关键词:金属材料晶粒细化力学性能
- 冷轧变形量对2205双相不锈钢超塑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2205双相不锈钢经过固溶处理和不同程度的冷轧变形后,在950℃下保温5min,以1.5×10-3s-1的初始应变速率进行恒温超塑性拉伸试验,研究冷轧变形量对2205双相不锈钢超塑性的影响规律。观察不同冷轧程度的组织,揭示冷轧变形量影响材料超塑性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固溶及冷轧后的试样中,都只存在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固溶后的试样组织比较粗大,其延伸率为200%;增大冷轧变形量,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双相组织变得越来越细小而均匀,更易于晶粒转动,有利于超塑性变形,累积冷轧变形量从50%增加到85%时,延伸率从360%增大到1 150%,变形过程中的峰值应力从78MPa降低至约60MPa。与80%冷轧变形后的试样相比,经85%冷轧变形后的试样内部,整体出现明显的晶粒破碎现象,这种细小的组织能够起到弥散强化作用。在随后的超塑性变形过程中,作用应力较80%冷轧变形的试样高。
- 李殊霞任学平卢子明
-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超塑性冷轧变形量峰值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