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方方

作品数:10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土地利用
  • 3篇集约利用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建设用地
  • 2篇空间分异
  • 2篇建设用地
  • 1篇都市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优化配置
  • 1篇再开发
  • 1篇指标体系
  • 1篇数据共享
  • 1篇数据挖掘
  • 1篇土地管理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土地利用计划
  • 1篇农村居民
  • 1篇农村居民点
  • 1篇农村土地利用
  • 1篇资源优化

机构

  • 5篇上海市地质调...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卢方方
  • 2篇范华
  • 1篇赵亚莉
  • 1篇龙开胜
  • 1篇张鸿辉
  • 1篇陈基伟
  • 1篇陈利根
  • 1篇段浩
  • 1篇许伟
  • 1篇徐小峰
  • 1篇谷晓坤
  • 1篇顾媛媛
  • 1篇刘曦
  • 1篇徐小峰
  • 1篇段浩
  • 1篇代兵

传媒

  • 2篇上海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电子商务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上海房地
  • 1篇上海土地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科学发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生态地租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生态地租是衡量资源稀缺的社会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测算2002年和2007年中国各省份单位经济产出生态地租量和生态地租总量的基础上,运用ArcGIS和GeoDA软件分析生态地租空间分异规律;并进一步采用传统回归分析以及空间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辨析生态地租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单位经济产出生态地租量具有西南、东北低,冀豫高的稳定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呈增长趋势,东部地区则呈减少趋势,总体分布比较分散;②生态地租总量空间分异表现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东中西部分异特征,形成了明显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类型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是生态地租总量高度集中区域,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③生态地租空间分异受到人口、经济和产业结构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经济密度、人均消费水平及人均GDP与生态地租总量在空间关联性上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农业比重与生态地租总量之间显著负相关,存在空间上的分散性。
龙开胜赵亚莉张鸿辉陈利根卢方方顾媛媛
关键词:空间分异影响因素
大都市郊野乡村多功能评价及其空间布局——以上海89个郊野镇为例被引量:28
2019年
客观评价大都市郊野乡村多功能及空间布局特征,是分类制订精细化乡村振兴策略的关键之一。通过构建大都市郊野乡村"生态环境-休闲文化-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生活保障"多功能评价方法,使用多源空间数据、统计数据及调查数据,评价上海郊野89个镇的多功能值,提出镇域多功能发展类型及空间布局特征。结果表明:(1)上海市89个镇多功能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各项功能按照均值排序为生态环境(0.7674)>经济发展(0.6054)>农业生产(0.5882)>生活保障(0.5238)>休闲文化(0.2525);(2)生态环境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崇明岛、青浦西部和奉贤南部,农业生产高值区主要位于浦东南部、奉贤及金山、崇明南部和青浦,经济发展高值区主要位于中心城周边和新城周边区域的28个镇,生活保障低值区主要位于紧邻中心城与最偏远区域两类共29个镇,休闲文化高值区主要位于与中心城距离最偏远的松江、青浦、金山;(3)郊野镇多功能发展可划分为高均衡型、低均衡型和非均衡-混合发展型、非均衡-传统维持型和非均衡-城市化型共五种模式,仅浦江镇等10个镇为多功能高均衡发展模式,占11.24%。论文建立的评价方法及研究结论可为探索精细化都市郊野乡村振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谷晓坤陶思远卢方方周小平
关键词:空间分异
上海典型乡镇农村建设用地协调度与集约利用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构建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选取上海典型乡镇2009~2014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人口及经济相关数据,分析农村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趋势和集约利用水平,并评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卢方方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协调度集约利用评价
超大城市土地利用计划执行监测方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土地利用计划执行监测是促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剖析土地利用计划执行监测的逻辑发展与内涵,探索土地利用计划执行可实践的监测方法,并以上海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认为,计划执行监测的本质是衡量土地资源要素配置的空间精准性、时间效率性、流量稳定性。基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角度,从规模合理、空间适配、功能优化、联动效率、政策保障5个维度构建了超大城市土地利用计划执行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土地利用计划执行监测综合评价方法在实践中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地利用计划执行的问题与特征。其为土地利用计划执行监测提供了技术途径和实施方案,可为超大城市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与国土空间治理提供实践指导。
许伟范华卢方方
关键词: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体系资源优化配置土地管理
基于不同行业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比较——以常州开发区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目的:通过对不同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测算,揭示不同行业集约利用水平及其差异性;研究方法:以常州开发区为研究区域,在工业企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不同行业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研究区域不同工业行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果:常州开发区整体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中等,其中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不同行业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很大,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的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集约利用水平较低。不同行业用地集约水平的差异可以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相关的依据。
卢方方
关键词:集约利用
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政策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政策法规不完善、资金紧缺、激励政策引导不足和退出监管不到位,是当前低效工业用地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建立并完善低效工业用地退出机制,推动低效工业升级改造,盘活存量土地和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途径。
陈基伟代兵徐小峰段浩卢方方
关键词:集约节约用地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供地对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2012年
研究目的:将南京市近五年工业行业供地情况与南京市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比照,以期提出促进南京产业转型升级的供地对策。研究方法:描述统计法、对比法。研究结果:南京市近五年工业行业供地情况基本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吻合,以科研、研发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减少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供地。产业的容积率在规定范围内,但绿地率比标准要高很多。研究结论:产业园建设必须与节能减排节地相结合。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因"企"制宜。对于重点项目,优先供地,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加大力度控制绿地率,提高供地门槛,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卢方方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数据成果集成及应用探索
2020年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工作是测度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和空间潜力,促进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基础性支撑工作。通过开展现有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工作的数据成果集成和应用探索研究,一方面可系统整合各类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工作的技术体系,促进基础数据共享、评价流程优化、加强时空对比分析、提高评价成果更新效率;另一方面可加强评价成果的数据挖掘和集成应用,提高服务支撑水平、拓展应用领域,为市级、区级规划土地管理、园区平台乃至科研机构提供社会化信息服务,促进成果应用向多样化、工具化发展,提高土地管理的科学性和行业技术水平。
范华徐小峰段浩刘曦郝文璇卢方方
关键词:节约集约用地数据共享数据挖掘
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上海市3个乡镇为例
2017年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作为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上海市城乡发展不平衡,存在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产城融合不够、人居环境较差、人口结构不匹配等问题。近年来,针对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区土地的评价和研究较多,技术思路和方法都很成熟,但对于农村建设用地的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国内学者对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大部分停留在农村居民点的用地上。
卢方方
关键词:农村建设用地农村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乡镇经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