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柯 作品数:5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理学 更多>>
基于SBSE-GC/MS的荔枝白兰地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2014年 应用搅拌棒萃取法提取荔枝白兰地中的的香气物质,用峰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分析,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及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荔枝白兰地中香气物质经气相色谱分离共得到65个峰,鉴定出61种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5.81%,对荔枝白兰地香气贡献较大的是酯类60.77%、酸类12.23%、醇类7.62%、苯环衍生物6.13%、酮类化合物4.90%和萜烯类化合物4.53%,香气成分含量较高的前十种物质依次是乙酸乙酯19.02%、2,4-己二烯酸乙酯16.53%、山梨酸10.73%、琥珀酸二乙酯7.70%、辛酸乙酯4.73%、正戊醇4.60%、2,6-二叔丁基对苯甲酚2.25%、苯乙醇2.16%、玫瑰醚2.06%、己酸乙酯1.96%。构成荔枝白兰地香气特征的物质主要是酯类、醇类、酸类、少量的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 卢柯 乔慧 薛楚然 刘树文 徐向文关键词: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中国主要葡萄酒产区酒酒球菌糖苷酶活性 被引量:5 2014年 在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过程中,一些酒酒球菌产生的糖苷酶活性受葡萄酒环境的影响,筛选并利用在酿酒环境中具有高活力糖苷酶的菌株进行MLF,有助于提升葡萄酒的香气复杂性。本实验以中国5个酿酒产区19株酿酒特性优良的酒酒球菌和一株商业菌为实验菌株,通过测定5种糖苷酶活性,对其中5株糖苷酶活性高的菌株研究其在葡萄酒环境中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20株菌在相应底物作用下均含有可检测到的糖苷酶活力,不同菌株酶活性差异显著,地区间差异不显著。5株糖苷酶活性高的菌株最适p H值为4.0,最适温度为45℃,在低水平(4%乙醇+0.1 g/100 m L果糖)时有促进作用,高水平(14%乙醇+2 g/100 m L果糖)时抑制作用显著,葡萄糖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但各种酶活性表现为菌株依赖性。在模拟酒条件下,菌株相对酶活力仅是菌株酶活力的9.805%~32.331%。总之,在所选菌株中,SD-1f在葡萄酒环境中的糖苷酶活性最高。 乔慧 卢柯 杨世玲 薛楚然 刘树文关键词:葡萄酒 酒酒球菌 一种荔枝白兰地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荔枝白兰地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荔枝果实成熟度的控制(2)采收、分选(3)去皮、去核(4)调整荔枝汁的糖度和酸度,二次压榨(5)低温发酵(6)密闭储存(7)发酵酒一次蒸馏(8)发酵酒二次蒸馏(... 刘树文 陶永胜 徐向文 卢柯文献传递 不同萃取纤维对荔枝冰酒香气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相结合对荔枝冰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对不同固相微萃取纤维萃取香气成分的数量、种类以及各类化合物累积峰面积标准化值的比较,评价3种固相微萃取纤维萃取荔枝冰酒香气成分的效果。结果发现,不同萃取纤维对荔枝冰酒香气成分的萃取效果差别较大,85μm PA纤维萃取出化合物62种,75μm CAR/PDMS萃取出56种,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出52种。荔枝冰酒中主要香气成分是酯类、醇类、酸类、羰基类和少量的萜烯类,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是辛酸乙酯(38.96%)、癸酸乙酯(25.14%)、己酸乙酯(9.31%)、异戊醇(7.89%)、异丁烯酸甲酯(1.52%)、月桂酸乙酯(1.49%)、3-呋喃甲醛(1.26%)、癸酸(1.25%)、苯甲醇(1.21%)、β-大马士酮(1.21%)和苯乙醇(0.30%)。累积峰面积标准化值表明,85μm PA萃取酸类物质的灵敏度高,但对其他化合物灵敏度都较低;75μm CAR/PDMS萃取酯类和醇类物质的灵敏度高;50/30μm DVB/CAR/PDMS萃取醛、酮等羰基类物质的灵敏度高。综合考虑得出结论,75μm CAR/PDMS纤维最适合对荔枝冰酒香气成分的萃取富集。 卢柯 薛楚然 乔慧 刘树文 徐向文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 香气成分 荔枝及荔枝酒中特征香气成分研究 本研究以“黑叶”荔枝果实、荔枝酒及荔枝蒸馏酒为研究对象,通过搅拌棒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SBSE-GC/MS)分别对“黑叶”荔枝果实及其所酿干酒、蒸馏酒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香气值确定出果实及其酒中的特征香... 卢柯关键词:荔枝 荔枝酒 特征香气成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