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树勋

作品数:46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哲学宗教
  • 5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哲学
  • 9篇老子
  • 8篇道家
  • 6篇庄子
  • 6篇自然观
  • 6篇自然观念
  • 5篇政治
  • 5篇简帛
  • 4篇老子哲学
  • 3篇道德
  • 3篇德论
  • 3篇刑罚
  • 3篇意蕴
  • 3篇儒家
  • 3篇合法性
  • 3篇法性
  • 3篇《老子》
  • 3篇《庄子》
  • 2篇心性
  • 2篇形而上

机构

  • 29篇南开大学
  • 16篇清华大学
  • 1篇比利时鲁汶大...

作者

  • 45篇叶树勋
  • 1篇戴卡琳

传媒

  • 4篇哲学研究
  • 4篇现代哲学
  • 3篇中国哲学史
  • 3篇哲学门
  • 2篇哲学动态
  • 2篇文史哲
  • 2篇中州学刊
  • 2篇人文杂志
  • 2篇学术研究
  • 2篇南开学报(哲...
  • 2篇历史法学
  • 2篇中国儒学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周易研究
  • 1篇史学月刊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道德与文明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孔子言论的“第三方”立场及其多元诉求——以孔子德论的向度解析为中心被引量:1
2015年
在孔子的观念重塑下,殷周以降盛行的"德"思想已从统治者用以自我解释的政治工具转变为儒者群体对公共秩序的伦理规设。透过观念新意义的发掘,可探寻到其间蕴含的言论立场的改变与价值诉求的变化。孔子言论中的"德"主要表现出三种向度的诉求,分别是针对统治阶层的德政规劝、面向普通民众的德教期待以及儒者群体的德性自觉,而这三种向度之间又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一并体现了"道德第三方"对天下秩序的普遍关切。思想言论的第三方立场及其引发的价值诉求的多元化,是我们探讨孔子学说需要重视的问题。
叶树勋
关键词:孔子德论伦理向度
曹峰:《近年出土黄老思想文献研究》
2016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黄老学说是战国中期到西汉前期颇为盛行的一股思潮,但由于材料缺乏的缘故,学界对它的研究长期以来都很薄弱。1973年马王堆汉帛的出土,让黄老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材料的限制,而近年陆续公布的郭店简、上博简等出土文献也再度带来了新的契机,为这一领域的继续深入提供了新的材料支持。曹峰教授的新著《近年出土黄老思想文献研究》正是这一背景下的前沿性著作,该著融简帛研究与思想史研究于一书,在扎实的文本考释基础上,对黄老道家的思想史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综合探讨,将当前的黄老道家研究推向了新的水平,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具有很高的学术意义。
叶树勋
关键词:西汉前期黄老思想黄老道家上博简思想史研究黄老学说
“德”与“得天命”的关系——西周“德”观念的一个问题被引量:3
2021年
“德”是西周思想的核心符号。对此学界存在两种流行解释:一是沿着“德者得也”的传统训诂,将其解释为得自天命者;二是基于“以德受命”的思想,将其看作受天命之依据。此二者存在一定的张力:后者更能反映周人所言“德”之义;前者之所以流行,既有传统训诂的影响,也与西周“德”之话语的歧义性有关。考察“德”与“得天命”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把握西周“德”观念,也便于发现“德”在后世所发生的重大转型。在“以德受命”思想中,有所得是目的,“德”只是一个工具,体现的是周人的功利诉求;而在孔子、老子的改造下,“德”成为价值,有所得乃是修“德”、成“德”的基本途径。自此,中国思想上的“德”乃能超越工具性思维,成为一纯粹的道德概念。
叶树勋
关键词:西周
从“自”“然”到“自然”——语文学视野下“自然”意义和特性的来源探寻被引量:6
2020年
无论是从汉语言史来看,还是从中国观念史来看,“自然”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符号。作为一个巨链型观念,它在历史长河中流变出复杂多样的意义,表现出诸多方面的特性。通过语文上的分析,可以在复杂化背后探寻出某些基本的信息,这些信息一定程度上是它意义演化的渊源,也是它某些特性的成因。当“自”和“然”走到一起,它们以多种方式构造起来,其中,作为形容词的结构是基础性的构造,源于此,“自然”具有一个基本义——表示事物“由其本性而自发活动”的状况,其他诸种义项和此义存在不同形式的关联。“自然”是一个富含活动意味的概念,兼有描述功能和规范功能,指向的是活动主体的本原性和自发性,否定的是他者力量和自我故意,这些特性都和两个词素的功能特点密切相关。其间,“自”的语义兼容性是理解“自然”的一个关键,它促使这一概念在表现出两种形态的同时,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总言之,这里的考察不仅是为了探寻意义和特性的某些来源,也是希望从语词出发,为充分理解“自然”的哲学内涵提供语文上的信息。
叶树勋
郭象“自然”观念的内涵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1
2018年
"自然"是郭象哲学中极为重要而又内涵复杂的一个概念。它在不同的话语场合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需要区分语境进行解析。透过含义的多样性,也可发现郭象有一根本理解,即"自然"作为事物活动的普遍形式,意味着事物的活动既非由于他者作用,亦非出于自我故意,而是自发地由其本然在发展。这反映了郭象对万物生成及其存在发展的基本看法,由此可对其他重要概念,诸如"自生""独化""玄冥"等作出更充分的理解。郭象经常在"天""人"语境中阐述"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一些通常属于"人为"的情况却被归为"自然"。问题在于,"自然"的尺度本来是模糊的,郭象利用了这一模糊性,拔高"自然"的尺度以涵括更多的人事。由此来看"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更充分地发现问题的实质。
叶树勋
关键词:郭象
生命价值的内向省察--“德”观念在庄子哲学中的意义
2015年
庄子深深关切乱世中的个体境遇,对生命主体的根本价值展开了深入而通彻的内向省察,这种省察集中体现于他对生命之“德”的思考上。“德”在庄子哲学中的意义并非纯粹地附属于“道”,亦非单向地定格于“心”或“性”,而是以一种动态的意义,逐次展现了庄子关于生命问题的过程性思考:吾人生命具足的先天之德原无不善,顺乎德之自然,即葆德之真实;遗憾的是,世人往往受困于诸般俗世之韄,导致天真之德亦随之败坏;为葆全此原真之德,吾人切当化除各种物累而葆持天德;由乎此,生命即可迈向天真之德完满实现的游和之境。在这种动态视域中,“道”指示着生命进发的目标,而“德”则是意味着如何达成此境地的内向省察与自我解悟。庄子在后者的思考上,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较之老子都表现出明显的推进。
叶树勋
关键词:庄子天真
先秦道家“德”观念研究
本文以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德”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讨这一观念从老学到庄学和黄老学的演变情况及其在道家学说中具有的基本内涵。“德”的话语是前诸子时期的思想主题,在“以德配天”的政治意识形态中,“德”因具有解释政权合理性的功效...
叶树勋
关键词:先秦道家心性政治
文献传递
老子“玄德”思想及其所蕴形而上下的通贯性——基于通行本与简帛本《老子》的综合考察被引量:7
2014年
"玄德"在老子学说中不仅具有多层域的丰富意涵,而且还蕴含着老子形而上学、政治哲学以及心性论之间的通贯性。在综合考察《老子》通行本和简帛本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语境的疏证与解析,渐可发现"玄德"思想的多重义理:形上世界的"玄德"意味着"道"对万物"生而弗有"的两面性作用;这一作用推衍到形下的政治生活,便是指圣人效法"道"而具备"以不智治国"的"玄德";但圣人的效法又绝非外在模仿那么简单,其间还深蕴着"涤除玄鉴"的内向体认,"玄德"的工夫论意义也于此展现。发掘老子"玄德"的多重意涵,不仅使我们对此观念的义理具有更综合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为我们理解老子思想形而上下之间的内在关联提供新的参照。
叶树勋
关键词:玄德
老子“自然”观念的三个问题被引量:11
2018年
围绕老子的"自然"观念,当前学界出现了新的研讨动向,其间有一些情况容易引发理解上的分歧,需要加以再探讨。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需得到进一步审视。一是何谓"自然"。"自然"的意义在思想史上是动态发展的,现有的某些阐释容易忽视这一点,难免会用后起之义诠释老子的"自然"。这一术语在老子思想中意谓自己如此、不受他者影响,强调事物活动的自发性。此义和后起的表示行动不刻意、不做作的义项有所不同,理解时要避免将后者带入。二是何者"自然"。由于"道"的地位很显赫,"自然"往往被归为"道"的属性;但实际上,老子所言"自然"并非指"道"的属性,而是指万物自发活动的表现,具体到政治场合则意味着民众自我成就的情况。三是何以"自然"。老子言"自然"都是放在关系中来讲,一方(万物或百姓)之所以"自然",有赖于另一方(道或圣人)"无为"。概言之,"自然"在老子思想中意谓自己而然、不受外力干涉,这里的"自己"自宇宙论而言是指万物,自政治哲学而言则是指民众,这一理路集中体现了老子关于反干涉、保障活动自发性的哲学理念。
叶树勋
关键词:老子
“心”何以是“良”——孟子以“良”界定“心”的意义追寻被引量:4
2019年
孟子以"心"言"性",以"良"界定"心",这是孟子在心性论上两个层次的创造。前一层意义已被熟知,而后一层意义还有待掘发。在孟子以前,"良"并无规定心性之意义,是孟子首次将它运用到心性论场合,用以界定由"性"而显之"心"的情状。这种界定和"良"的原有语义有一定关联,但孟子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使用。首先,"良"的良善义指明此"心"的"善"的属性;其次,它的首等义(与其本义有关)乃强调此"心"是头等、至大之"心";再次,"良"的确实义对此"心"在每一人的真实性进行强调和确认。在孟子的多重规定中,"良心"的范畴远比"善心"小。针对"心"的相关表现("知""能""贵"),孟子使用了同样的规定,原因在于此四者皆以"仁义"为实质。因而,孟子在根本上是对"仁义"之"性"作出"良"的肯定,意味着此"性"不仅是善,而且是诸善之首,此等"首善""确实"存在于"心"。由此来看,孟子的人性论不仅是"性善论",更是一种"性良论"。
叶树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