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东立

作品数:74 被引量:403H指数:11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60篇经济管理
  • 9篇文化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农民
  • 15篇合作社
  • 13篇农业
  • 12篇农民合作
  • 12篇农民合作社
  • 11篇金融
  • 8篇农村
  • 6篇人民币
  • 6篇期货
  • 6篇汇率
  • 5篇信贷
  • 5篇信用
  • 5篇农产
  • 5篇农产品
  • 5篇农户
  • 5篇汇率传递
  • 5篇保险
  • 4篇人民币升值
  • 4篇融资
  • 4篇升值

机构

  • 71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辽宁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沈阳化工学院
  • 2篇中国农村技术...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衢州学院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河北软件职业...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科技部
  • 1篇中国民生银行

作者

  • 74篇吴东立
  • 9篇谢凤杰
  • 7篇刘钟钦
  • 6篇高凌云
  • 3篇王璐
  • 3篇江金启
  • 3篇张广胜
  • 3篇曲昭光
  • 3篇陈杰
  • 3篇肖彬
  • 3篇刘强
  • 2篇吴飞鸣
  • 2篇戚迪明
  • 2篇刘婷婷
  • 2篇周密
  • 2篇宰晓娜
  • 2篇王振华
  • 1篇王绍斌
  • 1篇谭晓婷
  • 1篇姜策

传媒

  • 11篇农业经济
  • 9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农业经济问题
  • 3篇高等农业教育
  • 3篇中国农民合作...
  • 2篇农村经济与科...
  • 2篇辽宁经济
  • 2篇南方农村
  • 2篇农村经济
  • 1篇商业时代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中国市场
  • 1篇经济纵横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新疆农垦经济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构成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构成进行了解读分析,指出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构成可以从产品纬度、客户纬度和资源纬度三个方面,分别用价值主张、成本与收入结构、市场定位、分销渠道、客户关系、资源配置、价值网络和核心竞争力这八个核心要素来表述。
吴东立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的县乡财政问题——财政合理分权,义无反顾地走出“黄宗羲定律”
本文分析了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县乡财政问题。认为背后的原因是财政分权不合理造成的。对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郜亮亮吴东立
关键词:县乡财政
文献传递
WTO框架下粮食价格保险政策归属及其改进被引量:7
2017年
通过目标价格保险解决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带来的财政压力大、贸易扭曲等问题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及学者重点关注的农业价格改革方案之一。以黑龙江省庆阳农场的目标价格保险条款为例展开分析,研究发现,仅覆盖产量风险的粮食目标价格保险属于WTO"黄箱"政策的范畴。对比分析江苏常州实为收入保险的"目标价格保险"条款,提出将粮食目标价格保险政策调整为涵盖粮食价格风险及产量风险的区域收入保险政策,此政策归属WTO"绿箱"政策,可以在减缓目标价格支持政策困境的同时,减轻WTO"黄箱"政策支持总量上限压力。为更好地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户收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建立覆盖价格风险以及产量风险的区域收入保险制度;建立农业保险与农业补贴互补的农户收入保障机制;完善粮食收入保险参照价格建立标准。
谢凤杰宋宝辉吴东立
关键词:收入保险黄箱政策
辽宁省县域经济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程度测度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利用辽宁省2002至2012年的数据,选择粮食产量、农机总动力和农业技术人员等作为变量,基于因子分析方法测算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度,发现辽宁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总体差异变化不大,整体波动不大,个别县域会有较大浮动的变化;辽宁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在2002年以后开始提高,差异变化比较平稳;农业现代化与县域经济发展协调发展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增长而呈现"U"型。
王振华戚迪明吴东立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
华北平原节水技术、灌溉用水量反弹效应与地区异质性——基于Malmquist和LMDI指数分析被引量:21
2022年
很多地区节水技术的应用并未带来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下降。通过应用中国华北平原地级(直辖)市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和LMDI指数进行分解,测算出节水技术带来的农业灌溉用水反弹量和预期农业节水量。结果表明:中国华北平原节水技术引起的农业灌溉用水反弹效应均值为15.02%,这表明华北平原整体并未完全达到节水技术应用带来的预期农业节水量。节水技术应用放松了水资源约束,农户会扩大灌溉面积或高耗水高收益作物的种植,从而削弱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黄河区的农业节水反弹效应程度最大,部分地区甚至会造成农业灌溉用水的增加。节水灌溉面积的增加是农业节水反弹效应的直接原因,农田灌溉水利建设投资的增加和水权市场建设的不完善则是根本原因。
陈杰许朗吴东立
关键词:节水技术农业灌溉用水水权市场
回顾与前瞻:东北地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与专业发展——首届东北地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与专业发展论坛综述被引量:3
2020年
首届"东北地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与专业发展论坛暨东北地区研究生‘三农’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2月14~15日在沈阳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以及东北地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等,结合各自院校在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与专业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充分讨论。经过观点梳理认为,促进东北地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与专业发展应从提升师资力量、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打造研究生合作培养平台、增强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提高生源质量与专业认可度、优化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等六方面强化学科与专业建设。东北地区六所高等院校的24名研究生代表还在研究生‘三农’学术研讨会上,围绕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企业管理与农产品营销、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金融、林牧经济管理与农业生态经济等五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
张双月吴东立周密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学科建设
美国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性问题被引量:27
2009年
本文对当前美国次贷业务问题诱发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认为在金融危机出现的特殊时期,具有"盯市"特征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适用性存在问题,并从"盯市"计量、报表附注、约束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改进思路。
陈高华李艳吴东立甄立敏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
贸易模式与不完全汇率传递——基于扩展的古诺模型的解释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采用一个扩展的古诺模型分析证明了贸易模式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关系。首先,本文从破解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贸易规模和贸易顺差仍持续增长这一谜题出发,分析了中国贸易模式和出口结构特征,描述了中国在国际生产价值链上的角色,阐述了垂直型产业内模式和中间产品占比较大的贸易结构对人民币汇率传递水平的影响。其次,对Dornbusch采用的古诺模型进行拓展,引入贸易模式变量,构建了一个局部均衡的理论模型。模型分析表明,产业市场结构、本国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和贸易模式是影响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曲昭光吴东立
关键词:汇率传递古诺模型贸易模式国际生产分割
利益联结机制下农民合作社融资特征与融资方式研究
2023年
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加剧了融资困境,削弱了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优势作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多类型的发展态势,掌握农民合作社不同阶段的利益联结机制,根据合作社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特征选择适宜的融资方式是破解困境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梳理农民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相关理论与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和合作程度,将农民合作社的成长划分为初始成长阶段、深化加速阶段、综合拓展阶段。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利益联结机制,对每个阶段农民合作社融资特征和融资方式进行归纳分析。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农民合作社应选择与融资特征相适宜的融资方式,政府加强分类指导和监督农民合作社融资,金融机构持续开展特色信贷业务等对策建议。
高凌云吴东立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融资特征利益联结机制融资方式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效果评价——以沈阳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被引量:16
2016年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目前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实施此项改革措施。以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首批实施大类招生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为例分析改革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大类招生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识程度、学生志愿专业与意愿专业有较高的匹配程度、学生入学后的成绩较往年提高明显但生源质量并未有明显提高。通过总结梳理大类招生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大类招生分流制度、完善本科生全员导师制、进一步拓宽大类招生口径以及做好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学生引导及管理等建议。
吴东立谢凤杰
关键词:大类招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