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冈义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峡核
  • 3篇顶盖
  • 2篇家鸽
  • 1篇电刺激
  • 1篇兴奋性
  • 1篇神经传递
  • 1篇神经回路
  • 1篇视觉
  • 1篇视神经
  • 1篇通路
  • 1篇突触
  • 1篇突触后
  • 1篇突触后电位
  • 1篇中脑
  • 1篇蟾蜍
  • 1篇细胞
  • 1篇两栖
  • 1篇两栖纲
  • 1篇两栖类
  • 1篇后电位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吴冈义
  • 3篇王书荣
  • 1篇王荫亭
  • 1篇王远
  • 1篇高宏峰
  • 1篇顾勇
  • 1篇肖军
  • 1篇颜坤
  • 1篇王书荣

传媒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视觉感受野的兴奋性和抑制性调制
王书荣吴冈义肖军王远王荫亭顾勇
该课题组揭示了峡核是视觉中枢,研究了这两个视觉中枢之间的神经回路和信息加工,在神经元的电生理性质、神经通路、突触连接、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亚型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发现即发现同侧视顶盖使峡核神经元兴奋,而对侧视顶盖则使它...
关键词:
关键词:兴奋性
低等脊椎动物中脑视觉神经回路的研究
吴冈义
关键词:视神经峡核
两栖类峡核的顶盖外投射
1995年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法研究了中华大蟾蜍峡核的顶盖外投射。结果指出:(1)中脑脚盖前背核、中脑深核和表层峡网核投向双侧峡核,对侧投射经过Veli交叉;(2)这些脚盖核投向整个峡核,其间没有区域对应关系。讨论了这些投射的可能功能意义。
吴冈义王书荣
关键词:两栖纲峡核顶盖蟾蜍
家鸽峡核顶盖通路的神经传递被引量:4
1995年
采用微量离子电泳的方法研究了家鸽峡核顶盖的神经传递。电刺激峡核小细胞部(Ipc)主要诱发顶盖细胞的抑制性反应(Ⅰ-型),也有少量兴奋-抑制型反应(EI-型),兴奋性反应以乙酰胆碱为递质,抑制性反应则以GABA为递质。据推测,Ipc可能通过直接的神经投射调制顶盖细胞的活动。
高宏峰吴冈义王书荣
关键词:家鸽峡核顶盖神经传递
家鸽顶盖细胞的突触后电位和形态特征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采用细胞内记录技术,研究了86个家鸽顶盖细胞对电刺激视束和峡核小细胞部(Ipc)反应的突触后电位,并用荧光黄(LY)标记了13个记录细胞,根据突触后电位的类型和出现顺序,反应可分为4种类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序列(EI型),E型,I型和IE型,电刺激视束主要产生E或EI型反应,而半数以上细胞对电刺激Ipc产生I型反应。在LY标记的顶盖细胞中,有5个神经节细胞,4个锥体细胞,2个双极细胞和2个星形细胞,神经节细胞主要分布在顶盖Ⅲ和Ⅳ两层,其它细胞均位于顶盖Ⅱ层,从电记录和荧光标记看来,顶盖细胞的形态特征与其突触后电位类型似有相关性。
吴冈义王书荣颜坤
关键词:顶盖突触后电位电刺激峡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