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
-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种缝线运用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运用二种不同缝线固定修补材料对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切口感染、术后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随访并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50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患者。结果二组患者发生术后复发、切口感染、术后切口疼痛(包括慢性疼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切口感染、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与缝线选择并无明显相关性。术者的操作技巧,严格的无菌原则,止血彻底,组织损伤小等才是防止术后感染、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 华烨韩继明王灿吴强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疝修补术缝线
- 64例结直肠损伤的救治被引量:2
- 2010年
- 回顾性分析64例结直肠损伤的手术治疗。非全层伤17例行简单缝合。全层破裂47例中,结肠和腹膜内直肠35例,Ⅰ期手术修复28例(80.0%)、造口后Ⅱ期手术7例;腹膜外直肠损伤12例,乙状结肠造口和骶前引流10例、Ⅰ期修补2例。存活60例并局部感染5例、直肠膀胱瘘2例、黏连性肠梗阻1例,均治愈。死亡4例(6.3%)均因合并伤大失血。本组表明结肠和腹膜内直肠损伤应争取Ⅰ期手术;腹膜外直肠损伤可分期手术,做乙状结肠近端造口加骶前引流。
- 高云瀚王灿吴强
- 关键词:结直肠损伤
- 11例地震伤的救治
- 2008年
- 对11例由前线医院转入的地震伤的救治进行总结。除1例遗留截瘫外,其余全部治愈。1例严重下肢挤压伤避免了截肢;3例伤口采样培养有梭状芽胞杆菌生长但未发生气性坏疽。诊治重点为对严重下肢挤压伤彻底清创、充分引流,以防止挤压综合征和气性坏疽;及时发现和治疗胸腹脏器伤的延迟性破裂。
- 高云瀚王灿吴强
- 关键词:地震创伤挤压伤厌氧菌
- 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结直肠癌病理分期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淋巴结微转移对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间手术切除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990枚淋巴结进行常规HE染色和CK20免疫组化检查,检测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HE染色法淋巴结转移检出率27.2%(269/990),CK20免疫组化淋巴转移检测率为37.2%(368/9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9枚淋巴结检出有微转移,11例TNM分期提高,HE染色重新分期率为18.3%(11/60)。结论:CK20免疫组化的检测可以显著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 于游王灿彭力吴强韩继明李雅嘉
- 关键词: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
- 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细胞角蛋白CK20及CEA检测53例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周围淋巴结509枚。结果5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21例有淋巴结微转移(39.6%)。微转移与浸润深度有关,深层组织的微转移阳性率高于浅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3、PT4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PT1、PT2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癌微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规检查淋巴结为阴性的结直肠癌,微转移检测可能对准确地确定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 于游王灿彭力吴强韩继明李雅嘉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肿瘤分期
- 老年胸、腹创伤病人的围手术期治疗
- 2002年
- 对 4 2例老年胸、腹创伤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时、适当、有效地治疗老年胸、腹创伤病人围手术期并存病和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关键。
- 吴强王灿
- 关键词:胸部创伤围手术期腹部损伤老年病人
- 78例腹壁切口疝的病因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78例病例中,腹部纵行切口54例,切口感染24例,合并糖尿病15例,慢性支气管炎14例,贫血、低蛋白血症12例,切口疝发生在6个月以内者51例(65.4%)。结论腹壁切口疝的主要原因与腹部纵行切口、切口感染、缝合技术及各种合并症有关。横向切口以及围手术期预防切口裂开、感染可以减少切口疝的发生。术后半年内应注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 于游吴强韩继明王灿
- 关键词:病因
- 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附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总结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的方式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腹壁切口疝的分类、手术方式和随访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行单纯缝合修补19例,复发3例(15.8%);行人工合成生物材料修补59例,复发2例(3.4%)。结论应根据切口疝患者的机体状况、腹壁缺损大小、腹内压升高情况等选择个体化的手术修补方式,人工合成生物材料修补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治疗手段。
- 于游王灿吴强
- 关键词:切口疝疝修补术疝修补材料个体化手术
- 脑外伤的麻醉处理与救治146例分析
- 2002年
- 杨小春安刚吴强
- 关键词:脑损伤麻醉急救
- 63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处理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方法 对 1997~ 2 0 0 0年间收治的 65岁以上的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 63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前并存病多达 61 9% ,术后并发症达 5 5 6% ,死亡率高达6 3 %。结论 及时、适当、有效地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存病和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关键。
- 吴强王灿陈维庭马小兵
- 关键词:老年患者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术后并发症